关于柴胡桂枝汤的“心下支结”研究报告
相关推荐
-
中传院黄双辉老师讲伤寒论第15期
大医精诚,养浩然之正气,极天地之大观. 中传院黄双辉老师讲伤寒论第15期 第38条讲解 38.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 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 ...
-
四十一、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肢节烦疼(四肢关节疼痛之甚。),微呕,心下支结(心下感觉支撑闷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原文146
四十一.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肢节烦疼(四肢关节疼痛之甚.),微呕,心下支结(心下感觉支撑闷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原文146 [郑论] 按伤寒至六七日,所现仍是太阳表证病情,但有微呕 ...
-
太阳病二三日,不能卧,但欲起,心下必结,脉微弱者,此本有寒分(指痰饮也。以痰饮本寒,故曰寒分。)也,反下之,若利止,必作结胸,未止者,四日复下之,此作协(势)〔热〕利也(指表热而下利)。
太阳病二三日,不能卧,但欲起,心下必结,脉微弱者,此本有寒分(指痰饮也.以痰饮本寒,故曰寒分.)也,反下之,若利止,必作结胸,未止者,四日复下之,此作协(势)[热]利也(指表热而下利).原文139 ...
-
胃胀,胃痛,胃炎,热结心下——大黄泻心汤
3治疗热痞 曹某,男,30岁,工人.1970年5月10日初诊.患者自述胃脘部胀闷欲呕7天,近3天加重.口渴心烦,口舌生疮,不发热恶寒,小便短赤,大便黄色稀水,热臭灼肛.西医诊断为:"急性胃肠 ...
-
阳微于外而水气结于心下,此为阳微结
伤寒论是一部注重临床的医学经典,通过详尽的症状,看似散漫,实则十分严密地表现了津液在人体的出入及转化,从而建立起六经辨证体系. 在伤寒论146-148条,就展示了伤寒病外证阳气微弱,水气结于心下的一种 ...
-
学习经方的体会——客气结于心下,不可虚以实治,当用何方?
作者:王宪武 单位:北京杏林隆源中医经方(王宪武)工作室 近日在冯世纶先生身边跟诊,先生讲"痞证有虚实之分,临床宜依据症状反应选方用药,随证加减,客气结于心下,不可虚以实治,否则胃极虚.&q ...
-
四十七、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是一种支结而痛,由胸中窒塞不通进一步发展而成。)者,未欲解也,栀子豉汤主之……
四十七.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是一种支结而痛,由胸中窒塞不通进一步发展而成.)者,未欲解也,栀子豉汤主之,发汗若下之,而烦热胸中窒者(胸中烦闷而热的感觉.胸中窒:胸中痞塞不舒的感 ...
-
三十七、问曰:病有结胸(证候名,主要证状是心下鞕痛(胃脘部)。),有(结脏)〔脏结〕(证候名,主要证状是心下鞕痛(胃脘部)。),其状何如?答曰:按(则病)〔之痛〕,寸脉浮,关脉沉,名曰结胸也。何为…
三十七.问曰:病有结胸(证候名,主要证状是心下鞕痛(胃脘部).),有(结脏)[脏结](证候名,主要证状是心下鞕痛(胃脘部).),其状何如?答曰:按(则病)[之痛],寸脉浮,关脉沉,名曰结胸也.何为(结 ...
-
午夜梦回,你的心下结里藏着谁?
筑基报总第15期 小编的碎碎念: 在你白天欢乐的外表下,是否有隐匿的心事连自己都未曾察觉呢? 午夜梦回,你会想起谁? 在被你遗忘的角落里,你心下的结默默帮你记着什么? 心下结 文/夏雨 我跟两个同事一 ...
-
伤寒论中结胸、小结胸、痞、支结到底是什么...
伤寒论中结胸、小结胸、痞、支结到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