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最被低估的开国皇帝:3万士兵定天下,后人却只记得他儿子

辛弃疾曾言:“钟鼎山林都是梦,人间宠辱休惊。”人生如梦,为欢几何,天地为旅社,光阴为过客,往事如烟,历史如昨,浮生一世,流芳百世也好,籍籍无名也罢,终成历史烟云,如梦一般。

在中国数千年的封建历史中,产生了众多的历史王朝,每一代历史王朝都有君主。由于历史上王朝众多,而且有时王朝更迭速度过快,有的君主尽管曾坐拥江山,却没有什么存在感,已经不太被人所记得。

尽管如此,那些开国君主却常常让人难忘,为世人留下深刻印象,譬如一统天下的秦始皇,创立汉朝的汉高祖刘邦,开辟宋朝的宋太祖赵匡胤等等,他们作为开国皇帝,统一了天下,开创了属于自己的朝代。

一般情况下,一个王朝的开国君主常常是最令后世所钦佩的,毕竟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开国君主需要经历种种的战争与较量才能创立新的国家,而相较于开国君主而言,他的继位者只需要坐享其成。

然而,当我们说到唐朝,我们第一个想到的却不是它的开国君主,反而往往会是唐太宗李世民,或者唐玄宗与杨玉环。那位推翻隋朝统治者,建立了唐朝的唐高祖李渊,存在感却极低,作为一代君主,李渊的实力明显被世人低估了。

据史料记载,李渊出生于十六国时期,是西凉的开国君主李暠的后代。显然,李渊的家族世代显贵,出生在这样一个家族之中,李渊同样注定将拥有非凡的一生。

在隋炀帝执政期间,李渊曾任郡守、殿内少监等职。当时民间百姓早已对隋炀帝的暴政心生不满,发起了数次的起义,此时的李渊作为朝廷官员,一边镇压民间起义,一边招降纳叛,自己的军队实力与日俱增。同时,李渊最有谋略与野心的儿子李世民,即日后的唐太宗早已预料到了隋朝必定会走向灭亡,于是暗地里结交了众多的能人志士,为日后唐朝的建立预留了众多人才。

一开始,李世民和刘文静已经在私下密谋起兵的事宜,当李渊知晓了二人的计划后,一开始他表现得十分的反对,从这一细节我们不难发现,在起兵造反这件事情上,真正起到主导以及带头作用的,其实是李渊之子李世民。

好在李渊虽然犹豫,但最终还是做出了正确的选择,答应了李世民起兵的提议。公元617年,李渊正式发动了兵变,他先是占据了马邑,自称为天子,隋炀帝听闻这个消息后,自然是勃然大怒,下旨要问李渊的罪。

见此情形,李渊自然有些慌张,然而李世民却表现出了超乎常人的淡定,并且进一步劝说自己的父亲,时间已到,可以举事了。最终,在李世民以及身边谋士的鼓励下,李渊派人到各个地方招兵,民众苦隋炀帝久矣,因此,在短时间内,便招募到了数千兵力。

公元617年七月,李渊率领3万兵力,正式起兵,十一月之时,李渊及其军队便已经打到了长安城。李渊深知百姓对于隋朝的统治者早已积累了无数的怨恨,于是他以“废昏立明,拥立代王,匡复隋室”为借口,在隋炀帝被杀死之后拥立杨侑为帝。当然,李渊并不是真的为了替隋朝找到一个贤明的君主,他此番行为,只不过是为了让自己称帝有更合乎伦理纲常的要求。

公元618年,杨侑将皇位禅让给了李渊,自此开始,为后人所熟知的大唐便建立了,定都长安。从李渊决心起兵到取得胜利,李世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无论是招纳贤良或是征战沙场,毫无疑问,李世民都是出色、甚至是最优秀的。

在此之前,李渊曾答应李世民,事成之后,便会立李世民为太子,然而,大唐建立之后,李建成却成了太子,李世民却只被封为了秦王。最终,由于李世民不满于李渊的决定以及李建成连同其他兄弟排挤李世民,玄武门之变由此爆发。

公元626年,李世民于玄武门附近杀害了李建成、李元吉,见此情况,李渊百感交集,他当即将军政大权让给了李世民,并且将迟来的太子身份赐给了李世民。两个月之后,李渊退位,将皇位禅让给了李世民。在此之后,为世人所津津乐道的“贞观之治”也便开启了。

从公元618年到公元626年,李渊在位的时间一共只有八年的时间,对于个体生命来说,八年的时间已经很长了。可是对于一个王朝来说,八年的时间往往不足一提,这也就更加解释了为什么后人常常会忘记李渊,因为他在明君李世民之前,导致后人常常只能记住他的儿子李世民,而忘记了他。当然,李渊在位时间之短,亦是后人不太能记住他的一个原因。

然而,不得不说的是,当初李渊带领三万士兵起兵,通过自己的力量将一个强大的帝国推翻,建立了闻名后世的唐朝,着实是一番壮举,可人们因为常常将注意力放在了李世民的身上,而忽略、低估了这样一位出色的历史人物。

参考资料:《历史研究》

(0)

相关推荐

  • 大唐名将:郎舅夹缝里的柴绍

    大唐开国皇帝李渊,据说有19位女儿,更有超出这个数字的女婿,成为大唐李氏集团一股不可忽视的中坚力量,其中从战功功绩来说,女儿女婿中首推柴绍和平阳昭公主:因为平阳昭公主是唐朝第一位死后赐予谥号的公主,也 ...

  • 历史上统一最快的开国皇帝,凭什么被史书和后世写成平庸老好人?

    大唐高祖神尧皇帝李渊,是历史上最被低估和忽视的帝王之一.他的姨父是大隋高祖文皇帝杨坚,他的表弟是大隋世祖明皇帝杨广,他的儿子是大唐太宗文皇帝李世民. 因为统治期夹在这几位在整个中国历史都可算是光芒万丈 ...

  • 历史上最被低估的皇帝

    历史上最被低估的皇帝可能是汉朝的汉宣帝.汉宣帝叫刘病已,他是汉武帝的太子刘据的孙子,刘据后面起兵失败自杀,刘病已那时刚生下来,就坐了四年牢,碰到大赦才出来.后面,汉昭帝死了后,霍光找了昌邑王刘贺试用了 ...

  • 中国历史上一个被低估的皇帝,他做了很多影响1000多年的大事

    好奇组长 发布时间:17-11-1400:23优质创作者 在西方人眼里,中国历史上最具历史影响力的皇帝不是秦皇汉武,也不是唐宗宋祖,而是短命王朝隋朝的开国皇帝隋文帝.美国历史学家迈克尔.哈特说:&qu ...

  • 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成了皇帝的太监,其后代更是无人不知

    熟悉三国历史的可以说没有不知道曹操的,作为三国时期的一代枭雄,再加上后世文学.影视作品的演绎,曹操拥有着极高的知名度.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后世赋予曹操的头衔代表了人们对他的肯定,也代表了他的伟大 ...

  • 三国历史人物——孙权(三国时期东吴开国皇帝)

    吴太祖大皇帝孙权(182年-252年5月21日),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生于下邳(今江苏徐州市邳州).三国时代东吴的建立者.父亲孙坚和兄长孙策,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中打下了江东基业.建安五年 ...

  • 南北朝历史人物——宋武帝刘裕(南朝刘宋开国皇帝)

    宋武帝刘裕(363年4月16日-422年6月26日),别名刘德舆.刘下邳.奇奴.寄奴,南朝刘宋开国皇帝.刘裕统一南方,北伐中原,改革弊政:后因功高震主,篡晋自立,建立南朝宋政权.刘裕先后消灭刘毅.孙恩 ...

  • 五代十国历史人物——刘知远(五代十国时期后汉开国皇帝)

    刘知远(895年-948年),别名刘暠,沙陀族人,五代十国时期后汉开国皇帝.刘知远早年追随石敬瑭,曾两次救护石敬瑭脱难:公元947年,遣牙将王峻向契丹奉表投降,后晋灭亡.同年,刘知远看准时机,在太原称 ...

  • 五代十国历史人物——石敬瑭(五代十国后晋开国皇帝)

    石敬瑭(892年4月20日-942年9月11日),别称儿皇帝,五代十国后晋开国皇帝.石敬瑭曾帮助李嗣源登基,经营河东,冲锋陷阵,战功卓著.石敬瑭割燕云十六州给契丹,以儿国自称,在契丹帮助下大败后唐军队 ...

  • 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武则天,权谋果敢,你是如何评价的?

    作为我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武则天,她的功过是非.她的文治武功.她的权谋心机.她的铁血政策等等,有人说其权谋善变,有人说其功大于过,恐怕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人不敢妄加评论,就客观地分析一下吧,不足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