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专题 | 植被“保水、保土”作用
相关推荐
-
【植树节】为什么植树、植什么树?(附树在高中地理中的三大难点和三大误区)
关于植树节 为什么植树节在3.12 真正将植树节作为一个专门的节日确立下来,是在1915年7月.在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的倡议下,当时的北洋政府正式规定了以每年清明节为植树节,自此中国有了植树节. 192 ...
-
【CC讲坛】李永华:跟着植物的思维治理荒漠化
让沙尘及沙尘暴自然地来.自然地去? 自从3月15日经历了近十年最强沙尘暴天气后,沙尘就像"开了阀"一样,隔三差五就来北京"溜达"一圈儿,导致空气质量下滑,能见度 ...
-
微专题:水土流失,全方位总结
购买高中地理<微专题精选100例>.<综合题做题方法50讲>.<核心素养状元卷52套>,扫描下面二维码,进入淘宝正大教育图书店,客服是天道殷勤818,其它店铺皆为盗 ...
-
基于期刊论文的高考地理试题设计研究14——以汾川河洪水与植被覆盖为例
一.真题呈现 (2018全国文综Ⅱ卷,10)地处黄土高原的汾川河流域多年来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2013年7月,汾川河流域降水异常增多,表1为当月6次降水过程的时长.降水量和汾川河洪峰情况.第5次降水 ...
-
八省联考自然地理专题重组
选择题部分: 本题共40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我国北方内陆某市电视台9月27日(周日)发布未来一周天气预报:①全市天气以晴朗和晴间多云为主:②最高气温19~22℃ ...
-
微专题——植被(含森林)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生物(植物和动物)与自然环境各要素的关系 生物是地理环境中非常活跃的特殊部分--生物圈.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位于大气圈底部.岩石圈上部.水圈的全部.生物圈与地理环 ...
-
微专题——植被截流
植被截流 1 概念 植被截流是指植被通过树冠滞留.根系阻挡.延滞下渗等方式减少降水对地表的影响,植被截流与植被覆盖率有关 2 树冠对降水的作用 植物的残枝落叶落在地上然后形成一定厚度拦住水流,以及植物 ...
-
【微专题】水平阶、鱼鳞坑、草方格的地理作用
水平阶是沿等高线自上而下内切外垫,修筑成一种里低外高的台面.台面水平或稍向内倾斜有较小的反坡也称反坡梯田. 断面示意图 水平阶整地:在坡面上自上而下,每隔3-5米,沿等高线修筑阶面,阶面宽度随坡度大小 ...
-
【微专题】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1.划分依据: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 (1)地震波的分类及特点 (2) 不连续面及波速变化 2.C以上:地壳 CD间:地幔 D以内:地核(E外核.F内核).3.岩石圈 由 ...
-
空中课堂:微专题38风力作用与地貌(视频讲解)
Show More
-
微专题——坡向对气候、植被的影响
阴坡与阳坡的概念 正如古代文献所言"水北为阳, 山南为阳.水之南山之北为阴" (<左传>) , 作为地理学的术语, 阴坡与阳坡提出的依据是实地考察中发现的坡向与气候.土 ...
-
【高三板块】地理一轮复习微专题精练:(25)外力作用
辽东半岛位于辽宁省南部,北部宽,南部狭窄,除少数山峰海拔在1000米以上外,大部分地区海拔在500米以下,山势浑圆,地势平缓.辽东半岛岩溶地貌发育广泛,南部.中部和北部以受侵蚀剥蚀影响的山区为 ...
-
【新微专题】高考地理地球内部圈层与岩石圈、岩浆作用与岩浆岩
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1.划分依据: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 (1)地震波的分类及特点 (2) 不连续面及波速变化 2.C以上为地壳,C.D之间为地幔,D以内为地核(由E外核和F内核组成). 3.岩石圈 ...
-
【高考微专题】霍霍巴
温馨提示: 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霍霍巴是生长在北美干旱沙漠地区的一种野生植物,喜高温,耐旱性强,不耐寒,喜排水良好.透水性强的砂质土壤.霍霍巴种子提取的霍霍巴油具有极高的经济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