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俗谚中了解老北京

(0)

相关推荐

  • 什刹海的“九庵一庙”

    前不久,地上11层的积水潭医院新北楼被拆除,"银锭观山"再现,这个"楼让景"案例让什刹海再次成为暑期游览热门区域.什刹海地区不仅有烟波浩淼的海子.遐迩闻名的银锭 ...

  • 泰兴古城十景之九——风雨沧桑、坚定守望、智慧阳光的九条巷

    这里是<三坔夜话>,李老师斯时乡轩临窗,于此跟你诗词吟哦,抒怀述志,漫笔人生,点情碰心,说故事,聊语文,话庄道巷,谈古论今,...... 长江三角洲有一条黄金水道,苏中大平原有一座传世华表 ...

  • 什刹海文化概述

    <鼓楼静语>邮箱1225077169@qq.com 欢迎老街坊们投稿. 云水逸 张晓红 什刹海文化由于受到北京文化的影响,加之又与中国大运河文化带.北京中轴线文化带相互融合,互为补充,内涵 ...

  • 仲泊游水墨寻影《北京旧迹》之银锭桥

    [中网资讯]仲泊游以水墨语言追忆北京旧迹,北京是一座有故事的都城,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画家以点滴往事写意晚清民初的过往人物及老北京风景片段,去唤起人们对北京悠悠岁月的回味. 银锭桥位于什刹海前海和后海 ...

  • 记忆中的老北京的交通运输——人力运输

    <鼓楼静语>邮箱1225077169@qq.com 欢迎老街坊们投稿. 四十年代北京人力运输占有很大比重,可谓包罗万象,使用的工具也是多种多样,下面仅常见的普遍使用的人力车介绍一些. 独轮 ...

  • 平江俗谚

    击题目下方平江乡友网,为您推送平江各类历史文化资讯 天文物候 正月初一一朝霜,预置锄头挖老秧.正月雷打雪,二月无休歇,三月耙干田,四月秧上节.三月清明迟浸种,二月清明早种秧.麦吃四季水,只怕三月廿七一 ...

  • 平江俗谚 (二)

    击题目下方平江乡友网,为您推送平江各类历史文化资讯 农事物产 一子落地,万担归仓.栽禾一天,吃饭一年,半年辛苦半年闲.富字田起脚,累字田起头.田内多只角,只服勤人作:田外四只角,只服能人作.谢了元宵灯 ...

  • 收藏红色经典小说有句俗谚:“三红一创,青山保林”

    作者 | 金冰池 来源 | 孔夫子旧书网动态 时代造经典光辉永流传作者:踏雪寻梅 建国以后涌现了一大批非常优秀的经典小说,堪称扣人心弦.荡气回肠,深深的影响并教育了几代中国人民,在中华大地上屡次掀起了 ...

  • 儿歌童谣中的老北京(下):申哥寻访老北京系列之五十九

    另有一则童谣,讲的是帝都的东半城. 东直门,挂着匾,隔壁儿就是俄罗斯馆:1949年以前的"俄罗斯馆",其实并不是俄罗斯(或苏联)大使馆.此地当时还留有俄罗斯的东正教堂.这座教堂,初 ...

  • 曾经的年味儿都去哪儿了?北京人有感而发,怀念记忆中的老北京

    曾经的年味儿都去哪儿了?北京人有感而发,怀念曾经的老北京 可能不少北京人都跟我一样,马上过年了,却一点过年的感觉都没有,一点都没有曾经在胡同生活过年的那种氛围,甭管到哪儿都一个样,唯一不同的就是北京明 ...

  • 年俗年味:老北京的过年

    "糖瓜祭灶,新年来到,姑娘要花,小子要炮,老头儿要一顶新毡帽!"老北京人过年,一般从"腊八"开始,一直延续到元宵节后.旧时北京的一首民谣中说:老婆老婆你别谗,过 ...

  • 水彩画中的老北京

    老北京,更多的是一种回忆...... 如今 城区合并,胡同拆除,区民外迁,环境变化 这一切都在让老炮儿在寻找一种失落的精神 ...... 但是 在画家的画笔下 赋予了老北京胡同不一样的色彩 赋予了老炮 ...

  • 299句生意俗谚俚语——源远流长的商业智慧

    泱泱中华,源远流长.商业智慧,精粹辉煌. 由于篇幅所限,"李济安创业"仅辑录299句生意俗谚俚语,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阅者有益,编者幸甚. 1.物以稀为贵. 2.真不二价.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