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区就是娱乐圈,天天吃的瓜都与众不同

泽哥,北京人,曾靠奥数保送初中。北大毕业后进入教育圈,所带自己最擅长的小学奥数课程,十年毕业班经历,也接触过很多公立校老师。对北京小升初和奥数体系均有深入了解。

写在前面:泽哥所有观点仅代表个人。

记:各瓜其瓜,瓜人之瓜,瓜瓜与共,天下大同。
感谢提供今天推文标题、图片、题记的各位家长,起的特别到位!
这一周的海淀升学,可以说是北京非常特殊的存在了,以至于有东城家长今天还在感叹:海淀还有择校?不是应该都摇号了么?
当然,对于非海淀区的家长,以及海淀区非升学年级的家长来说,这一周海淀的“瓜”真的是太多了。恨不得每天都有不同的消息从各种渠道中传出,满足了各位吃瓜群众们的好奇心。
不过终于,经过上个周末,海淀大部分的小升初择校以及幼升小的择校总算是告一段落。各个被学校看上且录取的孩子都已经办理了入校手续,踏踏实实准备初中了。虽然涉及的人数不多,大部分孩子还是会等后面的入学结果。但泽哥还是写篇文章做下记录,以免后面忘记(今天有家长问我去年早培的考试情况,我发现我都记得不太深刻了,所以还是得多做笔记才可以)。
先记录下今年泽哥最关心的幼升小情况,毕竟明年就要轮到泽哥自己了。
从今年海淀幼升小同一体系内两所备受瞩目的学校招生来看(泽哥拿不准要不要放学校名称,干脆就不放了,大家也能猜出是哪,猜不出的就往海淀最厉害的中学猜就好),大体上能得出如下四个有关今年幼升小择校的结论
1、无论传言怎样,跟自己都没关系,自己接到短信和电话才和自己有关
前一阵时间,很多去参加了通州活动的家长,基本上都做到了手机不离手,保证电话一旦响起就能第一时间接起来。尤其是看群里有传言说学校开始通知了的时候。但最终,在通州搞了活动的学校到底招了多少人,谁也说不清,可能只有等九月真正开学时才能一探究竟了。保证能接到电话是对的,但对于群内有的传言,可以不必过于当真,至少要自我相信一点:学校没录取我,是学校的损失,我自己该怎样就怎样就好
2、孩子不仅要学的好,还要能够适应新的考查形式
其实这一点从每年早培的招生录取中也能感觉到。因为只要不是孩子熟悉的做纸版试卷的考查形式(早培是看大屏幕答题,限定的是每题的时间而不是总时间),孩子一定没办法发挥出自己百分百的实力,就看谁适应的快,能发挥出的实力强。例如今年幼升小的两种考查形式,对孩子来说都是极大的挑战。一种是举手比答案+抢答,对内向稳重反应慢的孩子来说,简直就是灾难,但这部分孩子极有可能是非常擅长做纸版试卷的。另一种是视频问答,面对灰色屏幕的手机,还要口答手机中飘出来的问题,对孩子的随机应变也是非常大的考验。据称有的孩子拒绝回答老师问题,边上家长怎么着急都没用。所以如果想要备考,不仅仅是会做几道题,而是要提前熟悉各种考试形式
3、别睡太早,不仅是说家长,还包括了孩子。
家长别睡太早很好理解,因为很多的录取电话都发生在晚上。但今年,对于有习惯八九点就睡觉的孩子来说,也会有比较“悲剧”的情况发生。因为有的电话面试就在晚上的九十点钟。即便不是把已经熟睡的孩子叫起来答题,是在孩子已经很困的情况下答题,无论哪种情况,相信对于孩子的实力来说,一定是会打折扣的。实际上也是如此。光看今年幼升小电话提问中的问题,难度不算大,如果孩子有纸笔,相信一定能够答的不错。但换到电话答题,且每人只有一题的机会,那么到底能否答出,能否讲清楚做题过程,这对孩子的要求就变得更高了。处于困意中的孩子是很难做到的。也难怪有家长开玩笑说,可能学校就是要睡的没那么早的孩子吧。
4、家长务必做好规划,即便幼升小,保底也很重要
这里的规划是家长要想明白自己要的是什么。因为今年某学校从原来海淀中心的校址,搬到了五环外相对偏僻的地方,导致有家长因为地点的问题,在最一开始报名的时候就放弃了。可能这部分家长有了比较好的学校作为保底。但作为没有好保底校的家长,以及想为了孩子有一个更好学习环境的家长来说,非常不建议在那么早就放弃。泽哥身边就有放弃了中关村三小而去五环外上学的家长,家长想的很明白,就是为了能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实际情况也是如此,用家长的原话:报名确认当天就是一个课外班家长的见面会。当然,这也需要家长具备接送或者学校旁边租房的能力。但无论选择如何,家长内心务必对于孩子到底怎么上学要有个自己的选择
整体来说,能参与到幼升小择校中的家长毕竟还是少数,在幼升小的阶段,还是学区房和摇号会占主体,这也是为啥很多讲学区房的公众号会这么受家长欢迎的原因。但涉及上学这么大的事情,泽哥还是强烈建议家长,在看任何文章时,都擦亮眼睛,内容确实会对大家有帮助,因为会说很多大家不知道的部分,但所有文章也都有目的性,别被绕进去就好。
而说到海淀今年的小升初,虽然择校还没完全结束,但由于顶尖学校的择校基本结束,所以泽哥也做下记录,主要也是提醒所有关注海淀小升初的家长,和泽哥自己。
必须提前说下:每年小升初的情况都不相同,今年的不一定能够套用到明年
和幼升小一样,同样还是四个结论:
1、有拿得出手的成绩是表象,孩子的实力才是内在
近两年由于疫情和政策的原因,很多活动都转为了线上举办,所以很多话也不用说的那么明白。现在基本上家长都知道简历很重要,简历上孩子获得的成绩和荣誉也很重要,但最重要的不是写在简历上的有多少多高的荣誉,而是孩子确实具备和那些荣誉能够匹配的实力
而且在所有的课外荣誉中,参与门槛越高,获奖人数越少,题目难度越大的活动,所谓的“含金量”越高,也就是说拿到这些荣誉的孩子,获得重点学校青睐的概率也就会越大。
2、不仅校外成绩,校内成绩同样重要
其实即便在几年前杯赛盛行,海淀择校拼奥数的年代,很多学校对三好还是有着很高的重视程度。时至今日,三好还是择校舞台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虽然在有些学校,三好生的评选是个黑盒子,但对于绝大部分学校,以及大部分被选上三好的孩子而言,综合素质还是领先其他一般孩子的,所以,学校对于三好,还是比较看重,即便是顶尖学校。只不过进校后到底是否在实验班,就需要参加分班考试而定了,毕竟就像泽哥说的,不是所有的三好学习成绩都那么好。当然,这里指的三好是区三好起
3、海淀择校,需要有一颗大心脏
从这两年看,海淀的大范围择校录取,都发生在一派之后。而派位摇号的录取结果是没办法改变,摇上必须要去的。这也就意味着,如果家长想让孩子走择校的这条路,在某种程度上就要放弃一派(一派填重点校等同于放弃,因为概率极低)。如果为了求稳,在一派中选择了相对中签率高的中等校,一旦中签,就会错过后面重点校的录取。不过好处是家长也不知道自己是否错过了后续的录取(因为学校不会通知这些已经摇中的家长),心态上可能会好一些,至少不会有遗憾。但当家长看到身边可能有不如自家孩子成绩的去了比自家孩子摇中学校还要好的学校时,也不要心有不满,毕竟三年后甚至六年后才是靠真本事的时候,那时候再一教高下不迟。
4、择校不是终点,后面面临的挑战还很多
有一所学校,每年能够择优录取的人数,但大部分录取的孩子不会承诺实验班,而是需要进去通过分班考试进入。所以对于很多孩子来说,即便被名校录取了,面临的第一个挑战便是分班考试。即便孩子顺利度过了这第一个挑战,接下来校内的各种考试,是决定孩子能否直升本校高中的关键。而直升本校高中,才是各位家长费尽心思进入名校初中的最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比外校的孩子多一个进入名校高中的途径。而对于没有获得直升资格的孩子来说,才会到中考的那个环节。所以,学习的路还有很长,小升初才是刚刚开始
最后,本来泽哥想回答一下最开始东城家长提的那个问题:为啥只有海淀的瓜这么多?但想了想,实在不太好回答。只能理解成:自己不努力,还不让别人努力,无论在什么维度下,总是不对的。但确实,有时是否努力不在自己,而在大环境。
今年海淀的“瓜”算是吃完了,至于明年海淀的“瓜”还有多大,范围有多广,这就只能天知道了。但无论怎么说,虽然择校的名额一定会越来越少,但还是希望今年的各位吃瓜群众以后都能变成瓜的一部分吧。
最后,小道消息中的“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今天正式成立,要“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百年华诞”。有关其他的小道消息是不是也不远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