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的初心

1徐建华

行走的燕子

我认识燕子是在1992年,那时我们都很年轻。那时候,儋州二中物理组就我们两个女老师,因为我教高中、她教初中,除了一起开组会,工作上再无交集。加上我在人际关系中总是比较被动与保守,所以,在很长的时间里,我们彼此保持不远不近的距离。

当年,燕子剪着男生一样的短发,却喜欢穿着风摆杨柳一样的长裙,一条绿色的鱼尾裙穿在身上,走起路来袅袅婷婷,是一种风情万种的做派。为什么说是做派呢?因为,只要她不开口,那神情、仪态就是一个百分百的淑女。可是,如果一听她说话,眼里便只有她的短发,再也看不见长裙。在科组会上,她常常有自己的观点,那语言像连珠炮一样,密集而又有威力,有一种咄咄逼人的气势。我并没有认真听她说什么,只是默默同情那位陪着笑脸的科组长:她在组会上这样说话,他为什么不生气反而要陪笑呢?那时候我是相当“正直与良民”的,对这朵带着刺的玫瑰有点怵,也有一点不以为然。

1996年,我当了科组长,组里又来了一位年轻的女老师。燕子在组会上不“放炮”了,但她也不怎么买我的帐,我在组织学习的时候,她和那位年轻的女老师也说得火热。我没有前任科组长脾气好,当场就发火了,厉声说:你们不要说话好不好?!她们再也没有说话了。以我年轻时的个性,谁要是这样当众冲我发火了,我是不会再理她的,至少在一段时间内。可燕子不这样,她就像那件事情没有发生过一样,事先和我不远不近,事后还是和我不近不远。她的态度给了我鼓励,我决定以科组长的身份去听她一节课。

燕子经常晒她的阳台上的花花叶叶

课堂上的燕子比组会上的她要迷人多了!她的课堂上学生相当活跃,她自己眉飞色舞、俊目星驰,享受一呼百应快感。显然,学生都非常喜欢上她的课,她的教学很有成效。虽然,那时候,我的课堂还是有条有理的满堂灌,但是,凭直觉我知道燕子的课上得好,上得比我好,我当时根本就上不出她这么好的课。我把自己的感受对她说了,也在组会上说了,表示要向她学习。她嘴里说“这有什么呀”,但内心还是开心的,从那以后开组会就比较认真了。我也不再有些紧张、有些戒备地面对她,才听明白,很多时候她的话是有道理的,只不过有些道理谁都明白,但都不愿意说,而她比较迫切不能已于言罢了。

更让人刮目相看的是,海南省开展首次初中物理老师说课比赛,燕子获得省一等奖,要知道,那是在2000年,很多人还不知道说课是咋回事。而且全省只有三名一等奖,一名在海口,一名在三亚,另一名被燕子摘回了儋州,相当不容易。载誉归来,她到学校、儋州市,做了很多场说课展示。在展示中,她一样是眉飞色舞、俊目星驰,我都被她圈粉了。同时也在心里想,这成绩应该也有我一份功劳吧,当时我个人订了一份《中学物理教学参考》杂志,当我在杂志上第一次看到说课这种教研形式的时候,就在组会上组织大家学习了,并在组里开展说课尝试。当然,这话只放在我的心里,仿佛沾上燕子成绩的一些荣光,就和她更加亲近了一些。

共品旧时的美食

后来,我调到海口工作,有很多年,我和燕子失去了联系。有一天,我去金花市场买菜,在海师大东边的小门那里,我们相遇了,才知道她也调到海师附中工作。他乡遇故知,相互说了很多话,知道我离开儋州二中后他们一家经历了一些什么。后来,我们一起去西南大学参加国培,她主动和别人调房要和我住在一起,我这才发现我们其实是非常合拍的伙伴。我们的想法经常不谋而合,在守时、做事情的态度上,也高度一致。且我晕路,而她的方向感极好,有她带路,我们逛遍了高低不平错落有致的西南大学的角角落落,每天都有新的发现。

这些年,和燕子的交集越来越多,如一起评中考试卷、一起整理教辅资料、一起给同一期双五百人才集训做讲座,一起分享行走的经验、一起去追一款曾经的美食、一起讨论种花、一起讨论做面点……燕子是个心灵手巧的人,她种的花品种多,一年四季阳台上花开不断;她做的面点有型有色、又好看又好吃,皆让人羡慕。她说,她喜欢在旧城区慢慢逛,经过一个低矮的房子时,看门里安静地坐着一位老人,就和老人聊几句天,有一种返璞归真的宁静。她熟悉自己所在城市的角角落落,哪里有一段城墙、哪里有一座牌坊、哪里有一个小吃店,他们的来历与特色她都门儿清。我是越来越欣赏她的工作能力与生活的态度。

向我介绍古城墙

有时候不免比较,现在的燕子和当年的燕子是同一个人吗?细想过后回答是肯定的。其实,燕子一直就是那个燕子,真实、坦诚、无拘无束而又有自己的追求。她不做虚妄的梦,也反感被潮流裹挟——我不会妨碍谁,谁也左右不了我——只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经历体验自己的人生,制造和安享一个又一个生活的小确幸。别人的怀疑或认同影响不了她,改变不了她听从自己的内心、为自己而活的初心。

燕子,有人在静静地欣赏你。

燕子的面点杰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