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看见3种颜色,有人看见17种,人眼分辨颜色的能力为何会不同

相信很多男性读者都曾经有过一个困扰,那就是女人眼中色彩缤纷的口红色号,看起来很多都是相同的颜色。
实际上,对于不同颜色有不同的感受,并不只有这一个案例。不只是男女之间存在着对色彩分辨能力的差别,相同性别之间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如果你不相信的话,就看看下面这张图吧。
这张图是网友发布在推特上的一张图片,包含着许多不同但相对比较接近的颜色。请仔细看,你到底能看到图中的几个颜色呢?
令人惊讶的是,网友们给出的答案五花八门,而且相差甚远。图片的发布者本人说自己只看到了3种颜色,而评论区中甚至有人说看见了17种颜色,差了近6倍!这样大相径庭的答案,引发了网友们的热烈讨论,没有人知道答案,因此也为了图中真正的颜色个数而争辩不已。
作为科普作者,我当然不会花大量的篇幅和大家讨论这种趣味测试的问题。不过,这里涉及到了许多人体的小知识,咱们可以借机科普一下。
早在一个半世纪以前,就有科学家对相关的问题非常好奇了,比如奥地利物理学家恩斯特·马赫。马赫在声学、光学、力学等方面都颇有成就,后世甚至用马赫数来代表音速。不仅如此,马赫的爱好非常广泛,他还是著名的心理学家和哲学家。同样的,在人体视觉方面,马赫也非常有兴趣,并对此进行了一些研究。说起来也不算跨行,他本来就研究过光学。
关于视觉,有一个现象非常吸引他:对于两个非常接近的颜色,如果将它们分开,人们是很难区分彼此之间的差异的;如果把这些颜色放在一起,那么区分起来就要容易得多了。
1865年,马赫对这个神奇的现象进行了研究。在仔细思考之后,马赫提出了他的猜想。他认为,在这个过程中,人类的眼睛内部会出现一些生理上的变化,尤其是构成视网膜的感光组织。为了纪念他在这方面的研究贡献,后人甚至将颜色明度对比的视觉效应命名为马赫带。

(图片说明:马赫带)

随着人类的医学和人体学理论越来越完善,科学家们惊讶地感慨:尽管没有今天的技术,但马赫的推测在很大程度上是正确的!
如今,凭借着更加先进的技术,科学家们在马赫描述的基础之上,更加系统和具体地进行了阐述。根据目前的研究,我们的眼睛内部造成这种神奇现象的机制,来自于视网膜中一种名为横向抑制的变化。
我们知道,人类的眼睛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那就是视网膜。它和电影幕布的原理类似(或者可以反过来说),世界上的各种物体发射或反射、透射的光通过瞳孔投射在视网膜上进行成像。在视网膜上分布着大量的视锥细胞,它们就是用来感光的;同时还有大量的视杆细胞,是用来将不同波长的可见光以不同的颜色反馈给我大脑的。
这些受体会将光强和波长的信息发送到我们的大脑,然后大脑经过处理就能让我们感受到不同物体的明暗以及颜色的差异。
在平常的生活中,我们的大脑承担的工作已经足够复杂了,因此有的时候它会尽量选择将一些问题简化。比如说,当我们眼睛内的两个细胞给大脑传递了并不完全相同但却十分相似的信号时,它就会将其近似看作相同的信号,这就让我们很容易混淆两种非常相近的颜色。
但是,如果两种相近的颜色靠在一起的时候,情况就不一样了。
我们的大脑在漫长的岁月里,也进化出了一些有趣的技能,以便自己能够更好地区分相似的颜色。
当其中一个感光细胞向大脑传递信号的同时,还会抑制周围的细胞,使其信号被削弱,这就是所谓的横向抑制。一般来说,视网膜内的一片感光细胞都在一边输出信号一边削弱周围细胞的信号,大家“同归于尽”,所以最终结果是回到公平状态,就好像谁也不曾干扰过彼此一样。因此,如果我们分开来看相似的颜色,每一次都是这样“公平”的博弈。
但是,如果是一群对较暗的阴影区进行反馈的细胞相对比较安静,而它们又恰好处于一群比较“吵闹”的感光细胞周围时,这种抑制作用就会对一种很神奇的方式影响到它们,最终的结果就是导致我们对阴影之间的差异的感受有了更强的感受。而这种情况,就是出现在两种不同的颜色相连的时候。
如上图所示,当我们看到两个相似却不同的颜色时,较亮的部分会更强烈地刺激受体细胞,从而触发神经元传递更强的信号;反之,较暗的部分对受体细胞的刺激也较弱。与此同时,感受较亮区域的受体细胞可以释放出更多的抑制信号,使得较暗区域被抑制。于是不同的区域给大脑传递了不同强度的信号,我们就可以明确地感受到二者之间的边界和区别。
所以说,各位男同胞,如果实在分不清女朋友的口红色号,不如把它们放在一起进行对比,还是会起到不错的效果的。
当然了,这个解释仍然有不足之处,它还是无法解释为何有些人能分辨的颜色比较多,有些人就要少一些。以第一张图为例,有些人只能分辨出极少的几个颜色,而有些人却能分辨出十几种。而且,男女之间对于色彩的分辨能力,也同样有巨大的差别,这其中还有其他影响颜色区分的因素,那就不是横向抑制的效应所能解释的了。
不过话说回来,还是回到口红的例子上来,男女之间对颜色的分辨能力之别,还是需要正视的。虽然平时我们会用来做调侃,但是女性需要理解男性的生理功能确实在分辨色号方面属于短板,而男性也要理解女性的确能够把看似一样的两种颜色清楚地分辨开来,这就好像男性的身体素质一般相对更强一些一样。
总是,科学研究最终还是要为人服务。理解了彼此之间生理构造的不同,或许对于男性和女性的相处也是一个巨大的帮助。
(0)

相关推荐

  • (27)《颜色-不是你想象的那样》

    这次我们回到<颜色-不是你想象的那样>的第一篇,那里说:我们看到的颜色只是大脑对不同波长的可见光(380nm~780nm)的一种编码而已.不同生物能感受到或能看到的光谱波长是不一样的. 人 ...

  • 【你知道吗】为什么有人分不出红和绿

    眼睛之所以能看见五彩缤纷的世界,是因为在眼睛后部的视网膜上,有一种圆锥状的感光细胞(即视锥细胞),它含有对颜色敏感的色素,因此能感受色彩. 正常人的视锥细胞里有3种感光色素,它们能对红.蓝.绿3种原色 ...

  • 精绝女王的“鬼眼睛”在这里!

    ☺ 4月1日 导读 1.精绝女王的"鬼眼睛"有意义吗? 2.光的波长真的与我们对颜色的感知是线性关系吗? 1 "鬼眼睛" 我们看到的颜色只是大脑对不同波长的可见 ...

  • 科普|你听到看到的世界都是真实的吗?

    我们都是行走的波形信号接收器.在这个充满电磁波和机械波的世界里,眼睛感知着波长为380~760纳米的电磁波--也就是"光",耳朵感知着频率为20~20000赫兹的机械波--即所谓& ...

  • 你在图中看到了几种颜色?

    majer @ 2021.02.10 , 17:52 本月初,有人在Twitter上发布了一张图片,配上文字是"你能在图上看到几种颜色?" 你看到了多少种颜色???我看到了3种 - ...

  • 为什么这9种蔬菜,有人百吃不厌,有人看见就吐?

    谈到蔬菜,总是让人面有菜色. 总之,食肉族眼里就没有好吃的蔬菜,即便有母亲的唠叨,营养学家的警告,对很多人来说,吃这9种蔬菜仍是一场"酷刑": 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苦瓜 苦瓜,或许就 ...

  • 生物干货丨17种生物颜色反应,哪种颜色你最喜欢?

    地理生物轻松学 公众号ID: dilishengwu520 1 斐林试剂检测可溶性还原糖 原理:还原糖+菲林试剂→砖红色沉淀 注意:菲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要混合均匀后方可使用,而且是现用现配,条件是需要 ...

  • 有人很难冒汗,有人动不动就满身汗,哪一种说明身体出了问题?

    出汗是人体一件很正常的事,很多人都出过汗,尤其到了夏天出汗的时间就更多了.有些人觉得出汗时汗液在身上,又黏又有异味,很让人困扰. 但是出汗是身体在进行排泄和调节体温.当出汗的时候,身体毛孔处于打开的状 ...

  • 1种“野草”,有人看到就拔,有人却挖回家当“盆栽”,美死了!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让人们都越来越注重居家生活,都想把家里装饰的更美更舒适,为此很多人都会在家里养上一些盆栽花卉绿植,以此来装饰点缀家居,这也是很多人养花的开始,但是养花久了,很多人都会发 ...

  • 我朋友圈的4种人,有人买房遍全球,有人买不起郑州!

    一种贵族身份,抵得上普通人奋斗20年. 有些人一辈子都到不了北京,有些人出生就在北京,宿命中的事情,很难通过后天努力所能改变!你还能说人人生而平等吗? 培养一个贵族需要100年.我朋友圈里面,有极少数 ...

  • 有人主动给自己发消息是一种幸福

    千语熏/文 主动的人才会更靠近幸福. 我大概是个不太幸福的人,打开所有的通讯软件,也没能收到来自谁的问候,就连朋友圈也是冷清得很,只有几个人在下面评论. 偶尔收到的短信是10086,收到的微信消息是腾 ...

  • 这道题,有人看一眼就知道,有人觉得很难!你属于哪种?

    每天动动脑,快乐不会老!看了这么多脑筋急转弯,今天来点不一样的. 题目: 号称天才的小智被打晕后囚禁在一间密室里,醒来后发现房间只有一扇需要输入4位密码才能打开的门,答案就在墙上的白色矩形上.(如下图 ...

  • 这些硬币,花过第一种的已经老了,最后一种少有人知!

    硬币就是我国发行的金属货币,从一开始发行以来就备受大家的欢迎,因为硬币不仅仅是作为一种货币存在,而且还是一种难得的工艺品,在硬币这么多年的发行中,收藏品也不在少数,特别是早期发行的硬币,都是非常难得的 ...

  • 13 省非遗美食大盘点!最后一种会有人不爱吃么?!

    说到非遗 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吧 全称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咱们国家是目前拥有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了 但是,与美食相关的非遗中 并没有中国美食的身影 甚至还出现了 韩国将螺蛳粉申遗的无耻行径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