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化】被刷屏的清华老校友:因为奉献,所以快乐

2月初,一段网络春晚的表演视频被各大社交平台刷屏。

这是一群清华大学上海校友会的老校友,平均年龄74.5岁,年纪最大的已近九旬。他们身着礼服,挽起衣袖,热情高歌《少年》时,台下观众瞬间泪目,因为他们的自信、乐观、生机勃勃,以及掩藏不住的热爱与自豪。台上的他们,似乎从未老去,虽然头发已花白,皱纹已爬满脸庞,但却看不见岁月侵蚀的痕迹,出走半生,还是那群意气风发的少年。

如果了解了他们的故事,你就会明白,为什么他们拥有这样朝气蓬勃的精气神。

50多年前,这群学子走出清华园,带着梦想,心怀祖国,奔赴远方。那个年代的中国,百废待兴,与90后、00后不同,他们经历过技术落后、物质匮乏的艰辛时代,也因此心中怀有宏愿,希望通过自己的能力改变现状、使祖国更加富强。

90岁的程不时先生是这个团队中,年纪最大的。他的少年时光经历过逃难,也亲眼目睹过日军的飞机从头顶呼啸而过。年少的他曾立下志愿,一定要自己设计飞机,抵抗外敌。最后,他成为新中国第一架飞机的总设计师,并为此奉献一生。

团长刘西拉面临毕业分配时,第一志愿选择了安达(当时正在开拓的大庆油田),第二志愿选择西北,任何单位都服从分配。据他回忆,不仅仅他,班上许多同学都怀着赤诚的使命感支援边疆,“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他们不为名利,不为钱财,只有满腔的报国情怀,与祖国共进退共成长。曾经为此奉献出整个青春的他们,现如今看到祖国一步步走向富强,又怎会不自豪与快乐呢?

正如刘西拉所说:“我们为什么聚在一起唱歌呢?因为我们心中有一种爱,爱我们的祖国,爱我们的人民。因为爱,我们奉献了自己宝贵的一生。因为奉献,我们得到了很多快乐。

年逾古稀,他们依然可以聚在一起高歌:“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祖国不会忘记,我们也不会忘记,曾经有那么一群可敬可爱的人,齐心协力将祖国建设得越来越强大。

有些人,身价百万却从不快乐,因为他们心中只有自己;有些人,平淡度日却洋溢着幸福,因为他们总是心系他人。因为爱,所以奉献,因为奉献,所以快乐。心中有爱的人,才能拥有幸福。愿你我与他们一样,历尽沧桑、阅尽千帆,依然心怀大爱、心系祖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