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之美,美在何处?

古琴静美,悠然如松涛阵阵,回应空谷;澄然似秋水漾漾,轻扣浅滩;皎然如满月粼粼,垂照汉瓦;铿然似铁蹄嗒嗒,飞掠过秦砖……鼓琴者长袖拂风登高临远,小众山于眼底,弃浮名如敝屣。一把古琴,如圣山之泉般铮淙泻下。

  幽幽古琴,蕴含着高深而玄奥的哲理。世间万物,皆是因缘巧合。清音妙曲就在丝丝琴弦与轻盈的指尖之间。一切看似偶然的东西,往往背后有其必然。《诗经》古风“关雎”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文静娇美的少女,正是小伙内心的追求。关关雎鸠,水中采荇,环境的烘托,应是外在的条件;“琴瑟友之”,“钟鼓乐之”,这是发自内心的真诚与神圣的爱情。虽然人们对诗句理解多有不同,但“琴瑟”就像留在了人们心中的一粒种子开花结果,代代传承。

  意境美

  古琴的造型精美,音色圆润清脆,音响细腻,丰富多变。古人演奏古琴,非常讲究。演奏之前,要沐浴更衣,点上香炷,然后双腿盘坐,把琴放在腿上或桌上演奏。古琴由于长期作为文人修身养性的“法器”,积淀了异常深厚而又丰富的哲学、文化意味,并因此而获得特殊的魅力。

  古琴本来只是一种与瑟、筝等一样的普通乐器,只是后来被文人选中,使其地位逐渐显赫起来。文人在众多乐器中独独选择了它,一定是有它的特别之处。那么,这“特别之处”是什么?作为乐器,最重要的是它的表现力。“意境”是古琴的一个重要的魅力资源,“意境”实为中国一个极富民族特色的独特美学范畴。中国的古琴主要为文人雅士自娱的室内雅乐,所以追求的正是弦外之音的深邃意境。早在六朝时代古琴音乐就建立起自己的一套完整的美学、乐律、记谱法、弹奏法、指法等等体系,故历有琴道或琴学之称。

  古琴的意境应该和它独有的物理性质及其所产生的艺术表现力密不可分。共鸣箱、琴弦的构造决定了琴的基本音色,而音色直接关系到琴乐的内涵和地位。

  (1)古琴共鸣箱:就是整个琴体,但它不同于其它乐器是由木板胶合而成,而是直接用一块整木掏空而成,箱壁厚而粗糙,故其音响深沉、浑厚、结实,有古朴、苍茫的神韵。

  (2)就弦的长度来说,古琴的有效弦特别长,一般均在110cm以上。有效弦长,则其振幅大,振动时间久,故其余音绵长不绝,有绕梁之韵。

  (3)琴没有“品”(柱)或“码子”,非常便于灵活弹奏,以余音绵长不绝为特点的古琴,其独特的走手音是其它任何一种乐器所不具备和无法比拟的。古琴有100多个泛音,这大概是世界上拥有泛音最多的乐器。

  人体美

  古琴的形制大小合适(约长120cm,宽20cm,厚6cm),结构紧凑(呈一头大一头小的长方体),具有整一性。它就像一个匀称而完整的人体,紧凑、协调而又大小适中,具有人体的风韵。一张琴就是一个完美的人体,有额,有颈,有项,有肩,有身,有腰,有尾,有足。而且它的各个部分又恰恰是用身体来命名,如琴头、琴额、琴颈、琴项、琴肩、琴腰、焦尾、雁足、等。可见,琴的造型原则是对人体美的模仿。

  而且,琴的式样的变化也正好与每一时代不同的人体美的观念相适应。唐宋时代,女人以丰满为美,古琴的乐器本身就充满着传奇的象征色彩,比如,它长3尺6寸5分,代表一年有365天,琴面是弧形,代表着天,琴底为平,象征着地,又为“天圆地方”之说。古琴有13个徽,代表着一年有12个月及闰月。

  文墨美

  古琴与其它乐器的另一不同,在于它从不做任何的装饰,特别地追求朴素大方。在琴上唯一所能做的装饰是书法和印章,镌刻于琴的背面。这类铭文一般包括:琴名和题词。在这琴名与题词中,最能体现古琴的人文韵味。

  (1)琴名

  首先,绝大部分琴都有自己的名字,这名字不是种类的品牌,而是个体的名称,这是其它任何乐器所没有的。

  例如藏于故宫博物院的“九霄环佩”琴(唐琴),其音色柔美悦耳,有天上仙乐之概;“大圣遗音”琴发音清脆松透;成公亮先生藏“秋籁”琴(唐琴),音色古雅透静,温和圆润。

  (2)题词

  琴上的铭文除了琴名之外,往往还有琴主或名人的题字,使琴获得书香之气和风雅之韵。

  苍古美

  在所有的乐器中,除了出土的乐器如编钟、编磬等历史更久远之外,在人的手中一直使用的乐器,唯有古琴最为古老。一般乐器的使用通常不超过一百年,而古琴则达几百年甚至千年之久。

  (1)旧木:材料的历史感

  数百年前的古琴,其木料自然陈旧,具有历史感。即使新琴,也必须用陈旧的木料来制作。一般是用百年以上的桐木、杉木为面板,梓木为底板。其木源大多为棺木和房木。旧木的使用使古琴在质料上获得历史感与苍古美。

  (2)断纹:外观的历史感

  古人说:“古琴以断纹为证,不历数百年不断。”较常见的有蛇腹断、梅花断、牛毛断、龙纹断、龟纹断、冰裂断等。应该说,断纹是古琴之历史感与苍古美的最直接的视觉表征。

  (3)发音苍劲松透:音色的历史感

  古琴由于所使用的木料和特殊的制作方法,其音色本来就较其它乐器古朴、苍劲、低沉、浑厚,具有历史风韵。老琴由于长期使用的振动和木质的疏松,往往使琴音变得更为苍松透润,这是古琴历史感与苍古美的最重要的听觉特征。

(0)

相关推荐

  • 如何区分古琴和古筝

    中国民族乐器中最常被混为一谈的恐怕就是古琴和古筝了.其实它们只在乍一看去时才略显相似,稍加观察就能发现多而明显的不同点.许多人都对两者进行过详细的比较,这里也就不打算面面俱到地重说一回,只从我的个人感 ...

  • 中国古琴有多美,你知道吗?

    有人说:西方音乐的代表是交响乐,是刮到天际的狂风,将人的心灵也一同刮走.中国的音乐则是春日从树上飘落的花瓣,仅仅只拨弄心灵的一根细弦,却同样动人心魄. 这是中国音乐的优美.而古琴,无疑是最好的代表. ...

  • 古琴文化——琴韵

    与西方艺术注重质感.气势与场面相比,中国的艺术更注重内涵与神韵的把握,古琴艺术更是如此.在中国的各种乐器之中,古琴音乐是最能反应传统文化人对神韵一词的理解与领悟.这首先是基于古琴乐器本身所具备的独一无 ...

  • 漆·话丨琴韵漆彩,解读稼轩古琴大漆之美

    我国的大漆有八千年的历史,比有文字的历史还要悠久.古琴正是因其本身的斫制工艺与大漆的保护,才得以传世千年乐音依旧,成为中华文明的瑰宝. 大漆对于古琴的重要意义除了其本身的保护作用与美观作用,更加重要的 ...

  • 花之王!200年才开一次!从未见过,太美了!美!美!美!美!

    希望福气满满,大富大贵 ▼ 花的四周布满了细细的绒毛 越看越像一条裙子 ▼ 仿佛是一朵长了羽毛的花 ▼ 这朵花也实在是太奇特了 就像是美人的红唇 ▼ 哈哈哈哈好可爱啊 活脱脱的一只小昆虫 ▼ 明摆着就 ...

  • 欣赏 | 付洛红工笔戏曲人物《十二花神》 美 美 美

    高清:3800幅古代绘画图库,27G历代经典书法套装,工笔画白描底稿教程,高清极品,一次看个够! 工笔<十二花神>付洛红绘 局部赏析: 画家简介:付洛红,河南省郑州市人,毕业于河南大学美术 ...

  • 美 ! 美 ! 美 !美!美!她太美了,忍不住发给你看看!!

    蝶恋花 纯音乐 - 高山流水-古筝 年龄虽不少,青春志不小 人老心不老,开心便年少 生活虽忙碌,快乐最重要 心态永年轻,青春满怀抱 人生还是老年好,有个窝,有个伴,有点钱 忘记年龄,忘记名利,忘记怨恨 ...

  • 破败之美——美得更加深刻,破败中无法复制的美!

    岁月总是无可回头,但陈旧的物件总能被新的文化赋予特殊的味道,因为它们身上落满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生活和记忆,就像陈酿,愈久愈香.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梦想庭院,爱庭院,在这里你会看到有趣味,有情调的庭院生活 ...

  • 【达人进阶】如何创作生活之美 - 美篇

    小禾 热爱生活的美友们大家好呀!生活类目较为综合,内容包罗万象,日常记录,生活窍门,兴趣爱好等都是我们的创作灵感与素材. 那么怎样才能在海量作品中脱颖而出,做最耀眼的那一篇呢?给大家介绍一些创作小窍门 ...

  • 帝都晨曦美 - 美篇

    帝都晨曦美 2020.12.04 兵哥铁马 阅读 57 手机:华为Mate40pro 后期:Snapgeed

  • 艺术之美 美在何方

    原标题:艺术到底美在哪里? 一个新的综合性研究领域正在兴起:将哲学.心理学.艺术评论和神经科学结合起来,探索艺术与心智的关系. 1961年,皮耶罗·曼佐尼(Piero Manzoni)创作了他最著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