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专为肩周炎设计的方

公众号
导读:据说本案所运用之方,专为肩周炎设计,疗效颇佳。
肩周炎
李某,女,52岁,右肩疼痛,活动受限4个月。
患者4个月前右肩夜卧受凉后出现疼痛,持续性隐痛、胀痛,外展、抬举、背伸均受限。得病1个月后采用针灸治疗1周,病情稍好转,2天后又加重。贴麝香追风膏、万通筋骨贴无效,自行采用单方、偏方治疗亦无效,每晚吃止痛药后方可入睡。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紧而弦。
诊断:肩凝症(风寒闭阻经络、气血运行阻滞)。
治法:温经散寒,活血通络。
1. 采用姜油刮痧法,隔日一次,疏通肩背部经络,连续5次。同时加强肩关节活动。
2. 自制肩凝散内服。
丹参5g,当归5g,乳香5g,没药5g,穿山甲5g,延胡索5g,川芎5g,羌活5g,细辛5g,生麻黄5g,威灵仙5g,制马钱子2g,桑枝3g,桂枝3g。
按上述比例,将药材共为细粉,黄酒冲服,每次5g,每日3次,10天一疗程。
疗效:患者服用1疗程后,疼痛消失,活动轻度受限,特定角度仍有疼痛,后继续治疗1疗程而痊愈。
按:肩周炎多为手三阳经受寒,导致局部经络气血不畅,治疗时以止痛为标;活血、散寒、通络为本,对于已经出现肌肉粘连的患者,应当加强锻炼,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
本案所运用之方,专为肩周炎设计,疗效颇佳,临床运用数年,治愈患者数十人。方以张锡纯的活络效灵丹(丹参、当归、乳香、没药)为基础方,活血通络;配羌活、细辛、麻黄、威灵仙,祛风散寒止痛;穿山甲、川芎、延胡索,行气活血止痛:马钱子为止痹痛之良药;桂枝、桑枝引药入上肢。通方共14味药,共奏祛风散寒、舒筋活血、通络止痛之功。
附姜油制法:麻油250g,生姜1000g,将麻油放入锅中烧开,然后将生姜切成片,分次放入油中,炸枯后将姜片捞出,放入新姜片炸,直到所有姜片全部枯,油冷后加冰片细粉1g,装瓶备用。
姜油功效:温经散寒通络,主要用于受寒引起的身体局部疼痛,在刮痧时使用。

拓展阅读:

中医药治疗肩袖损伤、肩周炎

第一次接触肩关节周围炎是在1987年,1984年洛河水患,我们整个村庄再次受到洪水的威胁,虽然有惊无险,但水火无情,尽管明代福王封我们村为“铜地铁帮”,时代的变迁,水陆交通要道不再辉煌。考虑到子孙后代的前途、整个村落的安全。族人们经过近一个月的协商交锋,做出了一个艰难的抉择,迁村。先祖自晋迁洛卜居斯屯六百余年,故土难离。

经过选址,将整个村子迁往向北过陇海线,正北2公里310国道北侧,家族追溯二世祖守玉公祖茔东侧。

整个村庄搬迁拉开了序幕,以往谁家建房,整个村子都会去帮忙,但第一批二百余户一起动工,原有的建房模式也就作罢。各家各户都找来建筑队承包给人家,这些建筑队鱼龙混杂,许多其实就是皮包公司,根本没有技术实力。我家就碰到这么一家建筑队。

这家建筑队在我们村疯狂揽活,价格比其他建筑队要少百十块。万元户盛行的年代,能省一百算一百,很多家都选择了这家建筑队,最终这家建筑队跑路,剩下了许多家烂尾工程。

我父亲搞建筑不是成手,但也略知一二,为了省钱父亲和母亲两个人经过一个秋天和冬天的时间,用自己的双手把两所房子内墙粉刷完毕。因为劳损和感受风寒湿的缘故,二老均得了肩关节痛的毛病,通过熟人到洛阳正骨医院找专家看了后,说是肩周炎。整修房子,家底用干了,没钱治疗,当时的专家开出一方,醋炒麸子热敷方。当年白马寺酱菜厂还存,父亲略懂医道,家族一个族伯在酱菜厂上班,寻来醋渣半袋,回家加热后热敷,经二周左右也就痊愈了。

现在想来,这个方子其实就是平乐正骨的祖传方:醋炒麸子生姜葱白方。父亲用醋渣更是奇特简便,省了醋,里面还有山楂等活血药。“消肿活血宜米醋”。这是我最早接触肩关节周围炎。

上大学后系统学习了肩关节周围炎的概念,它就是肩关节囊及周围软组织因急慢性损伤、退行性改变、风寒湿邪侵袭等因素所致的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以肩关节周围疼痛、活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好发于中老年人,50岁左右,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故有“五十肩”、“漏肩风”、“肩凝症”、“冻结肩”之称。也就是肩关节不舒服、不美气。

其实这个病一定要早治疗,早期肩痛对于大夫来说,可能也就是几分钟的事,一个散寒通络针灸就能搞定。对于粘连,通过手法、针灸、特色肩关节松解一号外敷方,十天八天也就搞定。一旦到了萎缩阶段,想速愈也只能是想想罢了,松解粘连及正骨荣筋散内服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根据经筋理论,肩部主要有六条经筋分布,肩前部:手太阴、手阳明、足太阳、足少阳之筋分布。肩外侧:手少阳之筋分布。肩胛部:手太阳、手阳明之筋分布。腋下:足太阳、足少阳、手太阴之筋分布。根据经络辨证,虽然都是肩部病变,但我们治疗时可能肩部疼痛在手部或足部、腹部、头部取穴。并且根据具体辨证,选取有效的穴位进行推拿点按或平乐正骨针法针刺。

内服药物对于肩关节周围炎确实有效,甚至有时是神效。教材上分为风寒型、瘀滞型、气血亏虚型等。其实吧教材是为了便于我们学习而设,临床疾病千变万化,在一个患者中一定是风寒、瘀滞、气血亏虚等因素中的一种或几种占比例大小不同而已。没有秘方,只有基础方加辨证方。

温馨提示: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药,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