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神经元疾病的具体病症分析及治疗案例

运动神经元疾病的具体病症分析及治疗案例

运动神经元病(MND)是一组病因未明的选择性侵犯脊髓前角细胞、脑干运动神经元、皮层锥体细胞及锥体束的慢性进行性神经变性疾病,根据受损最严重的神经系统部位而定,临床症状也根据病变部位不同而各异,具体分型如下:

1、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ALS):最常见,发病年龄在40-50岁,男性多于女性,起病方式隐匿,缓慢进展,临床症状常首发于上肢远端,表现为手部肌肉萎缩,无力,逐渐向前臂,上臂和肩胛带发展;萎缩肌肉有明显的肌束颤动;此时下肢则呈上运动神经元瘫痪,表现为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病理征阳性,症状通常自一侧发展到另一侧,基本对称性损害,随疾病发展,可逐渐出现延髓,桥脑路神经运动核损害症状,舌肌萎缩纤颤,吞咽困难和言语含糊;晚期影响抬头肌力和呼吸肌,ALS主要临床特征:上、下运动神经元同时损害。

2、进行性延髓麻痹:病变仅仅局限于脊髓前角细胞,不影响上运动神经元,此类型可以根据发病年龄和病变部位分为:

(1)成年型(远端型):多发生在中年男性,由上肢远端开始,自手向近端发展,有明显的肌萎缩和肌无力,腱反射减退,肌肉肌束颤动,可以发展到下肢或颈项肌肉,引起呼吸麻痹,极少数可以从远端向近端发展。

(2)少年型(近端型):多数在青少年或儿童期起病,有家族史,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或显性遗传,临床以骨盆带和下肢近端肌肉无力与肌肉萎缩,行走时步态摇摆不稳,站立时腹部前凸,进而肩胛带与上肢近端肌肉无力与肌肉萎缩,有前角刺激表现(肌束颤动),仰卧位不易起来。

(3)婴儿型: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在母体内或出生一年后内发病,临床表现为四肢和躯干的肌肉无力和萎缩,因此,在母体内发病的胎儿是感胎动明显减少或消失,出生后发病的患儿哭声微弱,明显紫绀,全身弛缓性肌肉无力和肌肉萎缩,萎缩以骨盆带和下肢近端开始,向肩胛带,颈项部和四肢远端发展,颅神经支配的肌肉也极易损害,但临床少见肌束颤动,智力,感觉和植物神经功能相对完好。

3、进行性肌萎缩症:多发病于40岁以后,病变早期出现延髓损害的症状,病人可有舌肌萎缩纤颤,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和语言含糊等,后期因损害桥脑和皮质脑干束,可以合并假性延髓麻痹的表现,如侵犯皮质脊髓束侧有肢体腱反射的亢进和病理反射阳性。

4、原发性侧索硬化症:中年男性发病较多,临床呈现缓慢进展的肢体上运动神经元瘫痪,肌无力,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和病理征阳性,一般少有肌肉萎缩,不影响感觉和植物神经功能,可以侵犯脑干的皮质延髓束,表现为假性延髓麻痹。

临床表现为缓慢进展的强直性肌肉无力,在原发性侧索硬化中是肢体远端部位的肌肉无力,在进行性假性延髓瘫痪中则以后组颅神经支配的肌肉的无力症状为主,肌肉束颤与肌肉萎缩可能发生在许多年以后,这些疾病通常在进展若干年以后才造成病人活动能力的全部丧失。

#artContent h1{font-size:16px;font-weight: 400;}#artContent p img{float:none !important;}#artContent table{width:100% !important;}

(0)

相关推荐

  • 肌萎缩侧索硬化合并臂丛神经损伤1例及文献复习

    臂丛神经损伤主要是由C5-8与T1神经根所组成的,分支主要分布在上肢位置,该种疾病是由于交通事故.工伤或者产伤所引起的一种周围神经损伤疾病,患者在受伤后,其上肢功能部分或者完全丧失,容易导致其遗留终生 ...

  • 运动神经元病发展的速度

    运动神经元病的发病率在近几年越来越高,受到很多人的重视.医生表示:因为运动神经元病的初期症状不明显,很容易和其他疾病相混淆,所以需要大家积极进行运动神经元病的诊断,这样才能确诊是否患有运动神经元病. ...

  • 如果你是运动神经元病患者,你应该了解这些!

    运动神经元病(MND)是一组原因不明.选择性损害脊髓前角和脑干运动神经核,缓慢进展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近年来对本病的基础理论研究及诊治方面有一些进展,现将有关文献综述如下. 本病多发于老年前期和老年期 ...

  • 骨间肌和鱼际肌萎缩

    通常以手部小肌肉无力和肌肉逐渐萎缩起病,可波及一侧或双侧,或从一侧开始以后再波及对侧.因大小鱼际肌萎缩而手掌平坦,骨间肌等萎缩而呈爪状手.肌萎缩向上扩延,逐渐侵犯前臂.上臂及肩带.肌束颤动常见,可局限 ...

  • 运动神经元病

    概述 运动神经元是指负责将脊髓和大脑发出的信息传到肌肉和内分泌腺,支配器官活动的神经元.运动神经元病属于罕见疾病,是一系列以运动神经元改变为突出表现的慢性进行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目前发病原因尚不明确, ...

  • 运动神经元疾病的具体病症

    运动神经元病(MND)是一组病因未明的选择性侵犯脊髓前角细胞.脑干运动神经元.皮层锥体细胞及锥体束的慢性进行性神经变性疾病,根据受损最严重的神经系统部位而定,临床症状也根据病变部位不同而各异,具体分型 ...

  • 谈一谈化滞通腑、清热止痫法在临床治疗癫痫疾病上的应用分析

    这种方法适用于临床上中医所说的"食痫"."热痫",食痫即由于饮食失节或者高烧而诱发的癫痫病,这种情况多数都是小儿痫病. 这一类癫痫患者 癫痫发作时多数伴有胃肠道 ...

  • 老中医谈一谈化滞通腑、清热止痫法在临床治疗癫痫疾病上的应用分析

    这种方法适用于临床上中医所说的"食痫"."热痫",食痫即由于饮食失节或者高烧而诱发的癫痫病,这种情况多数都是小儿痫病. 这一类癫痫患者 癫痫发作时多数伴有胃肠道 ...

  • 运动神经元疾病中医治疗经验整理

    中医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运动神经元病起病大多隐袭, 呈进展性.临床表现以肌萎缩.肌无力.肌跳及延髓麻痹症状 为主, 实验室缺乏客观检查, 肌电图有助于诊断.应注意与中风后遗症.痹证等鉴别.中风后遗 ...

  • 腰椎间盘退行性疾病的分析与治疗

    概述 腰椎退变是与老化相关的过程,可能发生于脊柱的各个节段.椎间盘由3种主要的成分构成:髓核.纤维环和终板.腰椎的功能是有效地转移体重.提供稳定性和提供运动.腰椎承受的应力包括压缩应力.拉伸应力和/或 ...

  • 一种常见的腕部疾病——手腕舟月韧带损伤的分析与治疗

    舟月韧带是连接手舟骨与月骨的韧带.由背侧.近侧和掌侧三部分组成,连接舟月关节的近侧.掌侧及舟骨近端内侧面的背侧和月骨外侧面的背侧. 舟月韧带损伤(或称舟月骨解离,scapholunate dissoc ...

  • 许润三名老中医治疗排卵障碍性疾病的数据挖掘结果分析

    论文包括文献综述及临床数据挖掘分析研究两部分 第一部分为文献综述.主要介绍中西医对排卵障碍性疾病的研究进展以及名老中医对于排卵障碍性疾病的认识和治疗. 第二部分为临床数据挖掘分析研究 目的:回顾并总结 ...

  • 运动神经元疾病治疗方式

    第一.临床康复:用护理和药物等手段,预防各种合并症发生,亦可进行一些治疗性临床处理,减轻症状,促进功能恢复.        第二.饮食治疗:多吃水果蔬菜,确保营养的平衡,根据自身的病情吃食时注意消化; ...

  • 运动神经元疾病治疗方法?

    此病迄今为止,病因尚未明确,有学者认为是慢性感染引起,起病后病情呈缓慢进行性加重,暂无特效药能病情的进展,患者往往在后期出现严重并发症.但若能精心护理,加强对症综合进行治疗,就能较大限度缓解现有症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