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曾盛赞吐蕃“赭面”妆,当雄出土陶器残片,破解赭面妆之谜

“圆鬟无鬓堆髻样,斜红不晕赭面状。”这句诗出自白居易的《时世妆》,但让专家感到疑惑的是,他们竟不知道,诗中“赭面”妆是什么样子的,直到当雄墓地出土陶器碎片,专家们才破解“赭面”妆之谜,这种妆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2020年6月,考古工作人员接到上级发出的消息,准备对位于拉萨市的当雄墓地进行保护性发掘,当工作人员带着专业的考古工具抵达指定地点后,他们重点清理5座较大的封土墓。

在清理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发现5座墓葬均在封土部分发现盗洞,这足以证明,墓葬曾被盗墓者盗扰过,墓葬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从封土墓葬的形制上看,它的整体风格显示出吐蕃时期的文化特征,所以工作人员推断,当雄墓地的修建年代为公元7至9世纪。

经过长时间的考古发掘,考古工作人出土器物约为300件,主要包括金银器、陶器、珍贵饰件等,比较珍贵的是90余颗黑白石制围棋子,我国的围棋起源于春秋时期,在唐朝时期开始盛行,当雄墓地发现围棋棋子,这直接说明吐蕃文化和中原唐朝文化曾有过密切的交流,正因如此,围棋棋子才会出现在墓葬中。

在清理出土的陶器物品时,工作人员还发现很多陶器碎片,但让他们没想到的是,这些破碎的陶器碎片竟破解一个历史谜团。

我们可以看到,出土的陶器碎片上面的图案,是人物的画像,可这个人物却和正常人有明显的不同,因为她的脸颊被涂红,如同涂抹腮红一样,工作人员刚看到这块碎片时,他们并未在意,而是直接将其装进文物保护箱带回研究所,准备进行研究。

让所有人没想到的是,专家看到带回的陶器碎片后,竟立即露出惊喜的表情,并说这绝对是难得的文物,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白居易在《时世妆》中,提到吐蕃有一种“赭面”妆,通过翻阅相关资料,“赭面”妆指的是古代藏地的面饰习俗,以赤色涂脸,想表达出因愤怒脸涨得通红。

“赭面”妆是一种不分性别与等级的面部妆容,妆容会化在额角、鼻子、两颊等面部凸出的地方,在这些凸出的地方多以红色涂抹,涂抹红色的部位要对称分布。

在《旧唐书》中,根据文成公主入藏所见风俗的记载,“赭面”妆是高原文化的标志,属于当地独有的特色,但这种妆容只存在历史资料中,我们并不能亲眼看到它。

当雄墓地出土陶器碎片,上面的图案破解“赭面”妆的谜团,立即引起考古界的关注,原来历史资料中的“赭面”妆竟是这样的,这也是它首次在西藏高原地区被发现。

文物是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而考古是让文物价值被发现的金钥匙,只有通过考古,深埋地下的文物才会重新见到阳光,发挥自己传承文化的作用,相信随着考古工作的不断深入,当雄墓地还会给我们带来更多意想不到的惊喜,让我们共同期待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