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任何人都可以否定孩子,唯独父母不可以。

作者:周强

肥沃的土地比种子更重要!

——给孩子创造一个和谐、快乐、包容、积极和爱的环境!

如果说第一次见面是讲家庭教育的理念部分,那么第二次,则更具体的展现了家庭教育的实际意义。

当周老师将孩子的常见心理问题逐一解析之后。

我们会发现孩子在各个阶段出现的问题要么是孩子不能正确处理遇到的问题或情绪,要么是学校和家庭对孩子的问题处理不得当,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特别是家庭环境和父母的应对机制对孩子身心造成的影响,随后面周老师说到的家教里面的事实,更是让我们用血的事实了解到家庭对孩子的“迫害”。

当周老师放《妈妈之歌》时,我并没有看到歌词,只是听周强老师说这是美国的一位歌唱家将生活中对孩子说的话填进曲中唱出来。

歌唱时的激昂高亢,让在场的听众很是过瘾,可试想自己就是那个孩子,听后是什么感觉呢,而且是每天一遍,我想我是要疯了!

对待孩子表现好的我们要张嘴表扬,要强化;对待孩子不好的,我们要闭嘴,要淡化,装哑巴,装聋子,装看人。

“妈妈之歌”让我们感受到了“唠叨”的威力,让人烦躁,难受,想逃避。而我们的孩子呢?天天在听。

为了我们孩子更好的长大,爸爸妈妈们“闭嘴”吧!智慧的妈妈不是高明的说看,而是高明的听者。

接下来,周老师又放了一位妈妈的分享,说自己的孩子已经七岁了,自己打孩子打了七年,当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时,她流下了悔恨的泪水。

我想我和先生来到这个周老师这里学习,首先是要觉悟,能觉悟到自己的不足和错误,能还给孩子一个真正爱他的妈妈、爸爸,而不是整天以爱之名去要求、控制、唠叨、发怒、惩罚孩子。

而作为家长的我却习惯了say no!

其实解决办法很多,通过对孩子的心理的了解,我才能明白孩子的举动背后的意义。

孩子的某些你不能理解的举动背后,往往藏着你不了解的内心。

我也常常犯这种错误,还没了解清楚,就先用平时的直觉给孩子定罪,质问孩子,可往往会后悔自己的举动。

从来没有想过,可以说根本不知道家庭教育在一个人的终身教育中处于起点与终点的位置。

那我们究竟要为孩子创造一个什么样的环境才更适宜孩子的成长呢?

周强老师说,是由家长塑造和营造一个和谐、温馨、安全、适宜于子女成长的环境,通过环境和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孩子进行潜移默化的持续性引导。

孩子的第一学习能力就是模仿,父母和家庭就是孩子的第一老师。叶圣陶老先生也说“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习惯的培养就在家庭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在我和先生的家庭教育里,我们知道不当的教育和方式对孩子造成的伤害是多么巨大,有些甚至成年后已经遗忘的事情,但当时被伤害的感觉还保留在身体里。

以致无法正常生活。

孩子的天性都是美好的,可是家长如果没有发现的眼睛以及对孩子的包容和耐心,可能就会让孩子从此失去美好的天性。

我的家庭教育一直都是谦虚的,习惯性的正话反说。带着孩子见到熟人,你看你家孩子多可爱,我们家的太调皮了,我都烦死了等等。

家庭教育是孩子的第一教育场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模仿人,言传身教应该是每个父母有所感悟的,你是个怎样的人,你的孩子就是怎样的。

这就是家庭教育要放在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前面的原因,它是一个孩子教育的起点和终点。

所以任何人都可以否定孩子,唯独父母不可以。

可父母要怎么做呢,那就要像老子,孔子,墨子,叶圣陶等前辈学习了。

老子主张行不言之教,就是要少说话,多做。

孔子的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墨子的染于苍而苍,染于黄而黄。

叶圣陶的养成良好的习惯。

都是精髓,都是道理。听了周强老师的规则的建立--好习惯的养成,就是告诉家长要孩子养成的好习惯会受用一生。

我们真的需要省悟了,孩子比我们更有灵性,他们真的是来引领我们的,而不是受我们管教,我们要做的就是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和空间。

此时我对我的孩子很羞愧,因为无知的我也犯过,而由此发泄的我却不知道对孩子的伤害有多大。

可想而知,有多少的家庭有多少孩子都在受着苦难,如果还没结婚的女士都学习家庭教育,那该是多么的荣幸呀!

今后的我就要励志于此,为我们自己,为孩子们,为民族,发扬周强老师的育人宗旨,虽然少数人的力量有限,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里面有合适的空气、适宜的温度和肥沃的土壤,慢慢的,孩子自然会长成一棵参天大树,成为一个健康、快乐、成功的人!

      

联系方式:灵犀老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