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诗歌】金勇格律诗

(0)

相关推荐

  • 格律诗的瓶颈

    最近,网上关于格律诗的争论很多.我认为,在当今,格律诗仍有一席之地,犹如现代化的高楼大厦旁边又建了些宝塔庙宇什么的,不能武断的认为那是违章建筑,即使在传承的意义上,它也不应该在百花齐放的今天凋零下去, ...

  • 宋煜姝:参差体格律体新诗选(五首)

    阅读本文前,请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们.欢迎指导,期待赐稿,体裁不限.诉说灵魂情感,传播社会万象,品论人生得失,关注百姓喜乐,倡导原创,感谢 ...

  • 为啥读了古人诗词后,再读现代诗,就感觉很没水平?

    为啥读了古人写的诗歌后,再读现代诗,就感觉一些现代诗很没水平? 原因其实很简单,所处的时代不同. 因为时代的跨越,所以要流传下来,要脍炙人口的古人诗歌作品,必然是格式内容.修辞意境都是上乘才行--因为 ...

  • 浅谈现代诗歌的写作

           发布于2017-12-25 09:57点击:593 评论:2作者:友谊之花 谈到现代诗歌写作的技巧,大家心底有点害怕,总觉它是个摸不透的东西.景物形象(或意象):什么是诗歌中景物形象,按 ...

  • 【漫说“香菱学诗”】/ 苦艾

    漫说"香菱学诗" 作者 / 苦艾 香菱道:"我只爱陆放翁的'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说的真切有趣."黛玉道:"断不可看这样的诗.你们因不知诗 ...

  • 旧体诗笔记||碎片化的知识没有意义

    我昨天在公众号发了一篇<如何正确看待诗词大会?>,很多网友说,其实中国诗词大会还是有其积极意义的,它激发人们重新注意古典诗歌的学习积累,有利于传统文化的复兴.我非常同意这样的说法,但是我为 ...

  • 《松颜诗话》自序

    诗歌早于文字,此天下通论,岂独华夏乎!观汉语诗歌之总集于文字,殆二千五百年上:思汉语诗歌之流传,依稀口耳之间已邈至上古:而欲溯汉语诗歌之初作,未知其时也! 感我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当,纵穷极一生 ...

  • 《平水韵会衰落?甚至消失?中华新韵会覆盖平水韵?》:张中央/沧海云翥。

    <浅谈平水韵与中华新韵> 诗,有很多种体裁,韵书也是如此.择韵,一直保持各取其材的态度. 今晚,有一个老乡与我一席讨论,问我对中华新韵有什么看法?并举了某些诗社使用新韵带来状大队伍的效果, ...

  • 欧美诗歌、越南字喃时代的格律诗

    欧美诗歌.越南字喃时代的格律诗和古印度梵文格律体之"偈"以及广州话.粤语勾漏片地佬话和侗语声调简单对比 诗歌的节奏必须符合语言的民族特点: 古希腊语和拉丁语,元音长短的区别比较明显 ...

  • 走近诗人>>金勇 · 他的诗歌写作有反刍之味

    他的诗歌写作有反刍之味 走近诗人金勇 他叫金勇,祖籍山东,广州诗人,80年代就和陈小奇等一批音乐人干事业,一起开始写诗.他之前主要跟写<广州塔赋>的雍平先生研习写作古体诗,其格律诗大气通透 ...

  • 中国诗歌报:甘肃诗人金勇作品欣赏

    <中国诗歌报>纸刊选稿基地 马新朝,原第三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中国诗歌报编委会主任.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文学院副院长.河南省诗歌学会会长. 中国诗歌报★中国诗歌 ...

  • 金先成| 九九重阳(格律诗)

      九九重阳 Table qing in Xining 文作者|金先成(青海) 一年一岁又重阳, 老协聚会登山岗. 漫步走在山间道, 谈笑风生精神爽! 寒路时节天渐凉, 路旁山坡树叶黄. 行至高山放眼 ...

  • 我与诗歌之(二) 我与格律诗

    (一) 喜好,从现代诗,转向格律诗 高中阶段,我虽然买过<千家诗>.<唐诗三百首>和 <宋词三百首>,但我更喜欢的还是现代诗歌.于是,我在图书馆的诗集里认识了郭沫若 ...

  • 什么是仄韵格律诗,有什么格律要求(示例)?

    明言在前:对格律诗不感兴趣的朋友就不要看了,省得徒生戾气.虽然你们的评论谩骂如癣疥之疾,要不了我的命,但是总难免让人痒得恶心. 格律诗初学者,如果还没有熟练掌握规则.开始创作的朋友,也暂时不建议探讨这 ...

  • 资料| 潮济行·金家格里与竺水招(原作者:秋绪)

    按:依照惯例,会有一些很长的"小编有话说".笑. 竺水招四十年代扮演<碧玉簪>李秀英 (图片来自网络,感谢) (一) 关于黄岩事件,其实颇有些云山雾罩,每个人的回忆都有 ...

  • 有趣的灵魂和格律诗,不也一样可以共舞吗?

    大象作文家长沙龙 我的孩子觉得,老师对我作文的反馈,有点限制了他的,他的,他的-- "有趣的灵魂吗?"我接着这位妈妈的话. "对对对!" 大象老师,沉吟了一会, ...

  • 格律诗

    历史流传非比例, 充盈脚注每编集. 古今南北声差迥, 平仄高低矩厉羁. 不守僵框拥试者, 宁吞诟议觅抒期. 文言一改新天色, 本种微更看跃跻. 注:此是我近年来原创的格律诗拙之一.近段时间,有对全部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