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学堂】词境的有限与无限

(0)

相关推荐

  • 【诗词学堂】填词十六字要诀:词学宝典,词家必备

    诗词学堂 填词十六字要诀:清.轻.新.雅.灵.脆.婉.转.留.托.澹.空.皱.韵.超.浑. 天之气清,人之品格高着,出笔必清.五采陆离,不知命意所在者,气未清也.清则眉目显,如水之鉴物无遁影,故贵清. ...

  • 雷炳钧 | 我写诗的弊病

      - 岭南文化交流之窗 -   我写诗的弊病   作者:雷炳钧   试贬下我写诗的弊病症结所在,写出来恭请诸位老师教正. 一.情无真实.不经感悟,描写唯虚,情无个性.写景诗"置于天下而皆准 ...

  • 【诗词微塾】词境的有限与无限

    诗词微塾 词境的有限与无限 词体也有其局限性.一般说来,词的篇幅不长.<词谱>所载,最短的单调<竹枝>为14字,最长的<莺啼序>为240字,不比诗歌行数可以无限增多 ...

  • 词境的有限与无限

    词体也有其局限性.一般说来,词的篇幅不长.<词谱>所载,最短的单调<竹枝>为14字,最长的<莺啼序>为240字,不比诗歌行数可以无限增多. 王国维所谓词" ...

  • 诗词 | 自惜风流云雨散。关山有限情无限

    一斛珠·洛城春晚 苏轼 洛城春晚.垂杨乱掩红楼半.小池轻浪纹如篆.烛下花前,曾醉离歌宴. 自惜风流云雨散.关山有限情无限.待君重见寻芳伴.为说相思.目断西楼燕. [译文] 西都三月,客舍外,垂丝的杨枝 ...

  • 【诗词学堂】奇妙的杂体诗

    诗词学堂 奇妙的杂体诗 从<诗经>开始,中国古诗经历了漫长的三千年,其形式大体固定.常见的是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等.但有些诗人写诗不按常格,往往从字形.音韵或者句法排列组合等方面花样翻新 ...

  • 【诗词学堂】诗体杂谈之分韵诗、宴集诗

    诗词学堂 分韵诗.宴集诗 自兰亭曲水流觞开始,文人雅士的聚会便经常有诗赋存世--其实据考证,屈原时代的楚国已经有宴集之上,分题为赋的萌芽.著名的<兰亭集序>便是<兰亭集>的序文 ...

  • 【诗词学堂】妙诗创作奥秘探索之情和意

    诗词学堂 妙诗创作奥秘探索 大家好,妙诗的标准是什么?什么样的诗是好诗,自有标准,古今诗论家,谈及甚多,有简有繁,其梗概略同,但也很难具体,须要细心领悟,方可是之精髓. 南宋著名词人.诗人姜夔著有多种 ...

  • 【诗词学堂】盘点格律诗词中那些容易被读错的常用字

    诗词学堂 1.扁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唐李商隐<安定城楼>)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唐李白<宣城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这里的"扁" ...

  • 【诗词学堂】古典诗词的美感与表达:空间的扩展与浓缩

    诗词学堂 古典诗词的美感与表达:空间的扩展与浓缩 这种手法,即通过空间的逐渐缩小和空间的逐渐放大来达到某种抒情效果.它同"空间大小的比衬"区别在于前者的空间位置是固定不动的,后者则 ...

  • 【诗词学堂】古典诗词的美感与表达:空间的大小比衬

    诗评万象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300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诗词学堂 这种比衬的依据主要出自一个视觉原理,即视野中的背景越是阔大,背景下的物体就显得越是渺小:一位老师站在讲台上,以黑板做背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