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法治疗梨树黄叶
农村科技开发1998.10
输液法治疗梨树黄叶
一、实验情况
实验园位于隆尧县西哈口村东北。1987年建园,面积20亩,共计550株,以雪梨为主,土质粘重,土壤碱性。近几年有一百余株梨树叶片黄化,严重者幼叶白化,叶缘枯死,出现焦顶(顶端枝梢枯死)。我们于1997年10月中下旬对100株黄叶梨树用输液法进行了治疗,效果很好。
首先配置1%的硫酸亚铁和0.2%的尿素混合肥液,装入玻璃瓶或塑料瓶中(可选用废旧农药瓶),每瓶成肥液1~2斤。然后再每株病树据根茎30~50厘米处选三个方向(夹角120度)挖坑,分别找出一根直径0.5~1.0厘米粗的分根并截断。将断根与树体相连的一段插入到装有肥液瓶子的底部,视树体大小和黄化程度选择肥瓶大小。最后将土回填并浇水。其它管理同正常树。
1998年春季梨树发芽后发现实验树幼叶同正常树。在4月19日观察实验树比未输液的正常树叶色浓绿,其中有5株实验树的极个别新梢叶片皱缩。以后连续观察至8月底,实验树均表现正常,叶色浓绿,皱缩叶片小时,结果状况良好。
二、实验原理及结果讨论
梨树黄叶是由于树体内铁元素缺乏引起的。在碱性的粘重土壤上,树势较弱的梨树对土壤中铁的吸收能力也较弱,以致引起叶片退绿黄化。叶片黄化后光和能力降低,光和产物减少,树势更加衰弱。其恶性循环导致大量叶片黄化、幼叶白化、叶缘枯死,甚至焦顶等一系列缺铁症状。
在10月中下旬梨树新梢已经停长,叶片成熟并趋于衰老,树体能够忍耐较高浓度的铁肥溶液。据观察,树体一般7~15天即可将瓶内叶肥吸收完。此间叶片衰老、脱落,一般不会造成也不废海,即使偶然造成叶部肥害对树势影响也不大。树体在落叶后及发芽前均有一段树液流动期,因此梨树有充足的时间将吸收到体内的肥液均匀扩散。次年发芽时枝芽内铁元素充足,发芽后叶片浓绿(叶绿素含量较高)。浓绿的叶片光和效率较高,光和产物较多,直接复壮了树势。进而树体对铁的吸收能力增强,缺铁性叶片黄化现象消失。个别书极个别新梢的叶片暂时皱缩是输入树体的肥液过多所至,在生产应用中应注意根据梨树的大小及叶片黄化程度认真选择肥瓶大小。
该输液法克服了其它补铁方法利用率低、易种肥害等缺陷,给果树开辟了一种安全、经济、高效的补铁途径。但对其它品种和树种用输液法治疗黄叶,应先进行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