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啥是郑州话?

去年,河南省文化馆一个关于方言的项目找到我,让我录一期节目喷喷郑州话。

两天的拍摄,导演和摄制团队都很辛苦,我也领着他们深入老管城的市井街巷,也带着父亲、孩子、朋友齐上阵,一起喷郑州话。

上周,这个系列节目终于面世了,在河南省文化馆的公号推送播出。而据说这些影像资料,也会放到河南文化数字信息库里,供人查阅。

我作为主角出镜的这一集,制片方给起了名字,叫《说点郑州话:恋郑州》,大家可点击观看。

以下视频来源于
河南省文化馆

说实话,听住自己旁白那朗诵腔的郑州话,有点起鸡皮疙瘩,哈哈。平时我说话了语速,也没那么慢。

片儿里河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鲁冰说,“郑州方言,目前是一个比较混杂的状态,想找到地道的郑州话,还是比较困难的。”

没错,片尾街采路人,让说两句郑州话,几乎没有标准的。

而另一位旁白的解说词,“现在的郑州话,是一种以老郑州话为基础,融合周边各地方言的新方言。”这点值得商榷。

关于“到底啥是郑州话”?我还想再多喷两句。

三年前,我就写过一篇《老师儿,请讲郑州话》,里面谈到:

郑州话,亦称郑州方言,属于中原官话—郑开片。有说郑州话崛起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省会迁入以后;也有说郑州话就是老城老郑州口中的方言。

郑州话通常指郑州城区的口音与方言,不包含周边郊县。因为老郑州人一听就能听出来,郊县和城中村的口音,明显和市区的不一样。

而郑州市区如老管城、西郊、行政区了郑州话,在腔调上也有细微的差别。

是不是郑州人说了话,都是郑州话?

首先,要弄清啥是郑州人,郑说前文已经有论述。其次,郑州人还真不一定都会说方言,和我同龄的许多同学,都只会说普通话了,更别说下一代。

到底哪一片儿了口音最能代表郑州话?

先听听老管城了叫卖声:

当下郑州最有代表性了西郊口音,当属媒体人瓦尔特,瓦哥也是这个系列节目的访谈嘉宾,他的那一期节目叫《侃郑州》:

以下视频来源于
河南省文化馆

前一段,瓦哥在头条和朋友圈发了一段文字,“当六十多年前产业工人如奔腾铁流滚滚而来面带职业傲娇与主人翁光环对郑州方言进行吸收与再造的时候,以管城为代表的老郑州方言就逐渐退出了郑州方言体系的主流阵营了。郑州方言就是这般,人多力量大,谁说的多说的广,谁就是正宗地道的郑州方言。”

包括我在内的许多管城老郑州,当然有不同意见。尽管在经济发展与行政地位上,管城在50年代后逐渐被西郊和行政区超越,但在文化积淀与城市传承方面,管城才是郑州的城市之根,老管城口中的郑州话,才是纯正郑州话的担当。

其实,每个区域的人,都会认为自己口音最地道、最正宗,也无可厚非,都是爱家乡的表现。也没必要形成鄙视链,互喷“老闸皮”。毕竟在历史长河中,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有一点,我和瓦哥的看法相同,“方言不是静止不动的一成不变,而是会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

我不相信3600年前,商代亳都人的口音和现在城墙里居民的口音一样,在郑州这个地界的方言,也是发展演变的。据说,保留某些古音的客家话,就曾是中原人的主流发音。

所以,尽管我倡导郑州人说郑州话,也教孩子说郑州话,但若干年之后,身居郑州的年轻一代,口音是啥样的,还真不好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