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是怎么引起的
帕金森是老年人常见疾病,早期症状以震颤常见,后果较为严重,可导致患者残疾、生活不能自理,病因目前尚不明确, 某些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有可能会伴有帕金森的症状。考虑跟病毒感染有关系,再就是某些药物还有就是某些毒物一氧化碳中毒等,血管性疾病比如多发性脑梗塞、脑外伤等,都有可能会导致帕金森。另外,年龄老化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一般情况下年龄老化会出现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以及酪氨酸羟化酶和多巴胺脱羧酶活力下降,再者是环境因素,帕金森病的患病率存在地区差异,一般情况下导致帕金森的原因并非是单一因素,考虑是遗传因素、易感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常见因素包括:
1、遗传因素:患者有易感体质;医学家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发现帕金森病似乎有家族聚集的倾向,有帕金森病患者的家族其亲属的发病率较正常人群高一些。特发性帕金森病,病因迄今未明,某些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伴Parkinson病症状。
2、环境因素;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发现,帕金森病的患病率存在地区差异,所以人们怀疑环境中可能存在一些有毒的物质,损伤了大脑的神经元。目前普遍认为,帕金森并非单一因素,多种因素可能参于其中,遗传因素可使患病易感性增加,只有与环境因素及衰老的相互作用下,通过氧化应激,线粒体功能衰竭,钙超载,兴奋性氨基酸毒性作用,细胞凋亡,免疫异常等机制才导致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大量变性丢失而发病。
3、感染因素:一般患有脑炎的患者会在患病期间出现帕金森综合症,如甲型脑炎,多在痊愈后有数年潜伏期,逐渐出现严重而持久的帕金森综合症。
4、药源性因素:常不恰当应用药物,如吗丁啉、胃复安等胃肠道药物,镇静类药物,抗抑郁类药物;倘若在生活中长期的服用抗精神病的药物,如酚噻嗪类和丁酰类药物就有可能产生类似帕金森病的症状,停药后可完全消失。
5、疾病因素:生活中有很多疾病都是因另一种疾病而引起的,因此疾病本身也可以成为引发帕金森病的病因。抑郁的发生与病情及病程有关,病程越长,病情越严重,抑郁发生率越高。症状严重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抗抑郁药物。
6、农药中毒:主要为嗜神经毒素,毒素的化学结构类似杀虫剂和除草剂
7、心理因素:心理因素:由于帕金森病会直接影响人的神经系统,导致人的肢体出现震颤或是肌肉出现僵直的现象,这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而且也给他们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因此帕金森病患者常有封闭自己,不愿与外界交流,或是过分担心自己的病而造成的情绪低落。
8、年龄因素:部分患者因年龄增长,神经系统老化,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开始呈退行性改变,黑质多巴胺神经元数量进行性减少。年龄是帕金森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随着年龄的增加,帕金森病的发病率明显增加,65岁以上的老年人是帕金森病的高发人群。
9、饮食因素:摄入大量乳制品会增加帕金森病发生风险,尤其在男性中这一影响更为明显。而且进一步的荟萃分析显示,乳制品中牛奶、奶酪会增加帕金森病风险,并且有一定剂量关系,而酸奶和黄油与帕金森病的风险无相关性,所以要控制奶制品的摄入。

一级预防(无病防病):重视老年病(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脑动脉硬化等)的防治,增强体质,延缓衰老,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对预防帕金森病均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级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帕金森病早期,一般不主张用药物治疗,可采用理疗,医疗体育,太极拳,水疗,按摩,气功,针灸等治疗,以维持日常一般工作和生活,尽量推迟抗震颤麻痹药物应用的时间
三级预防(延缓病情发展,防止病残,改善生活质量):长期卧床者,应加强生活护理,注意清洁卫生,勤翻身拍背,防止坠积性肺炎及褥疮感染等并发症,帕金森病大部分死于肺部或其他系统如泌尿系统等的感染,注意饮食营养,必要时给予鼻饲,保持大小便通畅,以不断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功能,降低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