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而立的白玉兰奖,有何改变与坚守?

昨晚,国剧三大奖“白玉兰奖”落下帷幕,随着获奖名单的尘埃落定,出现了众望所归和意难平两种舆论声音。本届入围“最佳中国电视剧”的十部剧集各有千秋、战况焦灼,但奖杯只有一座。同样,竞争激烈的还有演员类奖项。因此,难免会有令人惋惜的遗珠。
将今年白玉兰奖与往年横向对比,再纵向对比今年提名名单与获奖名单,在两大维度上可以窥见被业内外高度关注的白玉兰奖行至第27年,在奖项设置、评选规则等方面顺应时势做出的改变与坚守。
1
四大变革,折射国剧近七年流变
作为国剧权威三大奖之一,白玉兰奖里对于剧集领域的评比自然关注度最高,而且当年的胜出者释放出的信号,往往会成为下一年国产剧的创作风向标。
迄今为止,白玉兰奖举办了27届,对奖项设置与评选规则的变革主要有四次。一是2015年第21届白玉兰奖优化调整了电视奖项,将原设的23个奖项精简压缩为四大单元(电视剧、纪录片、动画片、综艺节目)共15个奖项,并首次设立了国内综艺节目的评奖。
二是在2018年第24届白玉兰奖,增设了针对优秀国产剧的最佳摄影与最佳美术两个制作类技术奖项,还设置了国际传播奖。三是2019年第25届白玉兰奖首次把最佳编剧奖细分为最佳原创剧本和最佳改编剧本两个奖项。四是2020年第26届白玉兰奖首次把“重点视频网站首播电视剧”纳入评选。
这四个关键动作对国剧产生的显著影响,体现在执行当年包括之后的每届白玉兰奖的提名和获奖名单里。
若以倒序思维为时间轴来横向观察,今年入围最佳中国电视剧的都是网台同步联播剧,播出平台除了一线卫视,更有登陆央视的,比如《流金岁月》。而去年入围同类奖项的,出现了《长安十二时辰》《庆余年》《破冰行动》《鬓边不是海棠红》的身影,其播出模式或是网络独播、或是先网后台。
说明白玉兰奖在去年开始执行的“把网剧纳入评选范围”的规则,到了今年,因对视频网站出品的剧集备案要求严格,在源头筛选阶段就将一些优质的纯网剧排除在外。比如爆款网剧《隐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就与本届白玉兰奖无缘。
今年白玉兰奖获得最佳编剧奖(原创)的是《觉醒年代》的龙平平,获得最佳编剧奖(改编)的是《装台》的马晓勇。去年获得同类奖项的是,《破冰行动》的陈育新、李立、秦悦和《庆余年》的王倦。2019年同类奖项得主是,《爱情的边疆》的高满堂、李洲和《大江大河》的唐尧、袁克平。
按照原创与改编来拆分最佳编剧奖,白玉兰奖起始于2019年的这一变革激活了编剧群体的创作热情,让他们得以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发光发热。
从这三年获奖名单来看,原创类最佳编剧通常会颁给主旋律题材剧作的创作者。因为这类题材具有一定特殊性、剧本创作难度大,耗时费力,需要编剧有深厚的艺术积淀作支撑。
相比之下,获得白玉兰奖最佳编剧(改编)的创作者,其执笔的作品题材更为多元——古装、年代、都市情感都有可能出佳作。依托于IP的影视改编,重点在于如何抓住原著精髓进行二度艺术创作,相当考验编剧将文学性转化为能实现视听语言的剧本的能力,有时甚至要懂得融入网感来吸引年轻受众,比如爆款网剧《庆余年》。
随着国剧出海愈发火爆,为了表彰扛起传播中华传统文化重担的优秀剧作,从2018年起白玉兰奖增设了国际传播奖。
按顺序梳理至今四年的获奖名单,从《父母爱情》《媳妇的美好时代》到《鸡毛飞上天》《小别离》,从《长安十二时辰》《都挺好》到《在一起》《三十而已》,可以发现在海外引发巨大声量的国剧,经历了由都市情感、家庭教育、创业、古装、悬疑等具有普世价值和东方美学的题材,向时代报告剧、女性群像题材的转变。
一方面,体现了国产剧在制作层面的工业化升级和摸索出了一套成熟的跨国界的叙事方式;另一方面,说明与时代共振、贴合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剧作,开始受到国外关注和认可。
2
从提名到获奖,给行业带来哪些启发?

回看今年白玉兰奖的提名名单与获奖名单,在一定程度上能为影视行业的发展指引方向。今年最大赢家堪称斩获最佳中国电视剧、最佳女配角、最佳男配角、最佳摄影四项大奖的《山海情》和摘得最佳男主角、最佳导演、最佳编剧(原创)三项大奖的《觉醒年代》。

而这两部剧,正是在前段时间召开的春交会上被赋予“新主流剧”概念的代表作品。因此,得到本届白玉兰奖的盖章认证,从某种意义而言,预示了具有主流价值观,且艺术价值与商业价值并重的新主流剧将迎来创作的黄金时代。

眼光放宽至入围本届白玉兰奖“最佳中国电视剧”的十部剧集,题材涵盖革命历史,如《觉醒年代》《跨过鸭绿江》;年代剧,如《大江大河2》《隐秘而伟大》;女性题材,如《三十而已》《流金岁月》;以及扶贫剧《山海情》,时代报告剧《在一起》,公安刑侦剧《三叉戟》和都市情感剧《装台》。

虽然题材百花齐放,但背后都有着“小大正”的共同点,即:通过小人物的视角或者以普通事件为切口,要么描摹时代洪流中跌宕起伏的个体命运与家国情怀的休戚相关,要么刻画琐碎日常中散发烟火气的众生相,最终传递的价值观在“人类的情感是共通”的宗旨下得以汇合,抵达正向的主流目的地。
提名本届白玉兰奖最佳导演的,有执导《山海情》的孔笙、孙墨龙,《大江大河2》的李雪、黄伟,《流金岁月》的沈严,《三十而已》的张晓波,《觉醒年代》的张永新。这七位导演,都在剧圈赫赫有名,而最终获得殊荣的是《觉醒年代》的导演张永新。
其实从这五部剧集的艺术品质来看,不分伯仲,助力张永新突围的或许还有另一重重要原因——他找到了主旋律剧集与年轻人审美完美接驳的契口,将过往这类基调沉闷的剧种一举“封神”,并真正击穿了时空壁垒,让以古喻今的精髓落了地。可以说,面对各种客观难题,他做出了一次创新的成功示范。因此,奖杯归属于他,在某种意义,也可视为对敢于充当先锋的导演的激励。
入围本届白玉兰奖最佳编剧(原创)的,有《觉醒年代》的龙平平,《隐秘而伟大》的蒲维、黄琛,《以家人之名》的水阡墨、王雄成,《山海情》的王三毛、未夕、小倔、磊子、列那,《三十而已》的张英姬。荣誉授予给《觉醒年代》的编剧龙平平,同样是看重他找到了主旋律题材深受年轻人喜爱的表达方式。
反观最佳编剧(改编)的入围者,既有往届白玉兰奖最佳编剧奖得主秦雯、唐尧这些热门人选,也有首次提名的马晓勇、贾东岩这些新面孔。最后荣誉颁给了《装台》的编剧马晓勇。
由此给从业者带来的启发是:一部基于小说等文学作品改编的影视作品,要想深入人心、大获成功,首先编剧必须与剧集调性相匹配,并且要能洞悉原著的意境,才能创作起来游刃有余,为作品注入人性和灵魂。
比如《装台》的编剧马晓勇,曾是西安电影制片厂的导演,在生活环境熏陶下,陕味地域风情早已浸入骨血,所以在二度创作剧本阶段,他能将日常所见所闻融入其中,剧里情节仿佛人们生活的情景再现般真实。
3
老中青集结,演员代际传承
相较幕后工作者,演员通常是一部影视剧跟大众直接交流的桥梁,Ta们因在荧屏上塑造的出彩角色而受到追捧,这股角色红利会转移到演员身上,沉淀为其观众盘。
纵观白玉兰奖创办至今的演员类提名和获奖名单,会发现提名最多的女演员是孙俪,今年她带着《安家》六度冲击视后宝座,可惜落败。不过她却是白玉兰奖史上获奖最多的女演员之一,曾凭借《辣妈正传》《芈月传》两次荣膺视后桂冠。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白玉兰奖因《三十而已》的“顾佳”一角获得最佳女主角奖的童瑶,可谓后来居上,仅用两年就把最佳女配、最佳女主两座奖杯收入囊中。在白玉兰奖女演员类得奖数量上,与孙俪、蒋雯丽、宋丹丹并驾齐驱。
手握实绩,给了童瑶更多闯荡影视圈的底气,不仅影视资源N级跳,商业价值也实现飞升。有了白玉兰奖视后的镀金,意味着不走流量路线的“清流”85花或将颠覆同辈女演员既有的市场生态,加速85后女艺人的洗牌。
另四位与本届白玉兰奖最佳女主角擦肩的女演员——倪妮、热依扎、谭松韵、闫妮,最令人意难平的要属在《山海情》里呈现出精湛演技的热依扎,还一度冲上昨晚热搜。从入围者年龄段来看,70后、80后、90后皆有,反映了国内优秀女演员并未出现青黄不接的断层,而是代际有所延续。
此外,入围本届白玉兰奖最佳男女主角和最佳男女配角的20位演员,都没有流量光环。一来说明尽管流量艺人占据了目前影视剧大部分的表演资源,但演技急需提高;二来一些演技在线的新生代演员的入围,甚至获奖——如拿下最佳女配角奖的黄尧是1994年出生,也表明了演技才是演员事业的硬通货,为年轻演员们静心打磨演技打了一剂强心针。
本届白玉兰奖最佳男主角是《觉醒年代》里饰演陈独秀的于和伟,最佳男配角是在《山海情》里饰演李大有的尤勇智,说明口碑佳作对优秀演员的极大赋能,两强结合,相得益彰。
白玉兰奖一年一度,今年的已于昨日画下句点,是圆满还是有所缺憾,见仁见智。不论如何,能在鏖战中捧回奖杯的必定是才德配位,而那些与奖项擦肩的遗珠,或许是生不逢时。毕竟一部影视作品成果如何,需要天时地利人和来决定。作为台前幕后的主创,唯有尽人事,不留遗憾。
PS:严禁私自转载!转载或者合作,请联系作者
xkxike@qq.com

戏客小程序上线啦

点击进入戏客小程序演员资料库,即可查看资料页,超强地图功能也上线啦!
使用指南:戏客小程序上线了!更多新功能解锁!

温馨提醒

微信改版啦,以防走散,小可爱们可把我们设置成星标,网络一线牵,找到你们不容易

*点击图片可回顾相关功能文章及榜单最新消息*

现已入驻以下平台
今日头条 | 企鹅媒体 | 百度百家 | 新浪看点
凤凰新闻 | 搜狐新闻 | 网易新闻 | 一点资讯
快传号 | 东方号 | 知乎 | 豆瓣 | 大鱼号 | QQ看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