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腰椎盘突出的外用药.pdf

《一种治疗腰椎盘突出的外用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腰椎盘突出的外用药.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1130898.X (22)申请日 2016.12.09 (71)申请人 廖冬云 地址 564400 贵州省毕节地区毕节市双山 新区岔河镇晨思村 申请人 龚定军 (72)发明人 廖冬云 龚定军 (74)专利代理机构 贵阳中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 52106 代理人 刘安宁 (51)Int.Cl. A61K 36/758(2006.01) A61P 19/08(2006.01) A61P 29/00(2006.01) A61K 33/26(2006.01) (54)发明名。

2、称 一种治疗腰椎盘突出的外用药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外 用药, 与医用配制品有关, 该外用药由9味药材配 制而成, 其质量配比为:马钱子100, 牡丹皮100, 自然铜30, 骨碎补50, 千打锤50, 入地金牛50, 节 节花50, 伸筋草50, 没药50。 制法是取配方的9味 药材分别洗净, 用热风烘干, 磨成60目粉末; 再用 紫外线消毒; 然后混合均匀, 即得药粉; 外敷时, 每次取用的药粉用48 50 的包谷酒调成稀糊 状。 本发明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外用药, 见效 迅速, 疗效明显, 无毒副作用, 使用方便, 适用于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权利要求书1页。

3、 说明书3页 CN 106539954 A 2017.03.29 CN 106539954 A 1.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外用药, 其特征在于该外用药由9味药材配制而成, 其质量 配比为: 马钱子100, 牡丹皮100, 自然铜30, 骨碎补50, 千打锤50, 入地金牛50, 节节花50, 伸筋草 50, 没药50。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外用药的制法, 其特征是取配方的9味药材分别洗净, 用热风烘 干, 磨成60目粉末; 再用紫外线消毒; 然后混合均匀, 即得药粉; 外敷时, 每次取用的药粉用 48 50 的包谷酒调成稀糊状。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6539954 。

4、A 2 一种治疗腰椎盘突出的外用药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与医用配制品有关, 具体而言, 涉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药物。 背景技术 0002 腰椎间盘突出症 (prolapse of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是因椎间盘变性, 纤维环破裂, 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 马尾神经所表现的一种综合征, 是腰腿痛最常见 的原因之一。 腰椎间盘突出症以青壮年为最多, 男性较女性多, 20岁以内占6%左右, 老年人 发病率低。 0003 中国专利数据库中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药物有ZL200810089317.1号 治疗颈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药 、 ZL200810049。

5、498.5号 治疗急慢性腰腿痛及腰椎间盘膨出骨折脱 位的中药丸 、 ZL200810031344.3号 治疗颈、 脊、 腰椎间盘突出、 骨质增生和筋骨疼痛的膏 药 、 2009101152689号 用于治疗骨质增生,腰椎盘突出的外用药液 、 ZL201010590483.7号 治疗跌打损伤、 骨折、 腰椎间盘突出的黑膏药及其制法 、 ZL2013101160605号 一种治疗腰 椎盘突出和骨折的外用苗药 , 这些专利均公开了一些利用中药材配制的内服药和外用药, 这些专利药物疗效不清楚, 有的药物受到原料药材来源限制, 因此人们需要开发更多有效 的配方。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治。

6、疗腰椎间盘突出的外用药, 以增加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药 物品种, 使之能够为人们的健康服务。 0005 本发明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外用药由9味药材配制而成, 其质量配比为: 马钱子100, 牡丹皮100, 自然铜30, 骨碎补50, 千打锤50, 入地金牛50, 节节花50, 伸筋草 50, 没药50。 0006 上述药材中: 马钱子, 为马钱科植物马钱(Strychnos nux-vomica)的成熟种子, 性 寒, 味苦, 有毒, 能散热血、 消肿、 止痛 (见 中药大辞典 291页) ; 牡丹皮为毛茛科植物牡丹 (Paeonia suffruticosa)的根皮, 味辛苦, 性凉, 能清热。

7、、 凉血, 和血、 消瘀 (见 中药大辞典 1127页) ; 自然铜,为天然硫化物黄铁矿 (Pyrite) 经煅烧、 醋淬、 碾碎的粗末, 味辛苦, 性平, 能散瘀止痛、 接骨续筋 (见 中药大辞典 924页) ; 骨碎补, 为骨碎补科植物大叶骨碎补 (Davallia orientanis) 及水龙科植物槲蕨(Drynaria fortunei)的根茎, 味苦, 性温, 能活 血、 止血 (见 中药大辞典 1658页) ; 千打锤, 为樟科植物白胶木 (Lindera chunii) 的根, 味 辛, 性温, 有行气止痛、 散瘀消肿功效 (见 中药大辞典 212页) ; 入地金牛, 为芸香科。

8、植物两 面针(Zanthoxylum nitidum)的根或枝叶, 味辛苦, 性温, 有小毒, 能祛风、 通络、 消肿、 止痛 (见 中药大辞典 40页) ; 节节花为苋科植物连子草 (Alternanthera sessilis ) 的带根全 草, 味苦, 性凉, 有清热、 利尿, 解毒的功效 (见 中药大辞典 563页) ; 伸筋草, 为石松科植物 石松(Lycopodium clavatum)的带根全草, 性温, 味甘辛, 能祛风散寒、 除湿消肿、 舒筋活血 (见 中药大辞典 1138页) ; 没药, 为橄榄科植物没药树 (Commiphora myrrha) 的胶树脂, 性 说 明 书。

9、 1/3 页 3 CN 106539954 A 3 平, 味苦, 具有散风祛瘀、 消肿定痛功效 (见 中药大辞典 1167页) 。 0007 上述药材应符合 中国药典 1995年版一部中各药材项下的规定。 0008 发明人提供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外用药的制备方法是取配方的9味药材分别洗 净, 用热风烘干, 磨成60目粉末; 再用紫外线消毒; 然后混合均匀, 即得; 外敷时, 每次取用的 药粉用 48 50 的包谷酒调成稀糊状。 0009 本发明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外用药使用方法是外敷, 每次取4050g药物用 48 50 的包谷酒调成稀糊状, 现用现调; 调成后用白布或纱布包成块状, 包贴在腰。

10、椎间盘 突出的部位; 或制成腰带, 包缠在腰椎间盘突出的部位; 每天1次包贴或包缠, 时间不超过 6h。 0010 发明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有独特的治疗方案。 发明人曾经对60名患者平均分为3 组进行治疗, 第一组用药配方 (质量比例) 为马钱子100, 牡丹皮100, 自然铜30, 骨碎补30, 千 打锤50, 结果是12人有效8人无效; 第二组在第一组用药基础上, 加入入地金牛60, 节节花 40, 没药50, 结果显示14人有效, , 6人无效; 第三组用药, 在第二组用药基础上, 加入伸筋草 50, 结果显示17人有效, 3人无效; 最后将第一组未治愈的8人和第二组未治愈的6人共14名 。

11、患者采用第三组的用药治疗, 结果其中9人有效, 5人无效。 统计结果, 治愈率达到90%以上。 0011 本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外用药临床应用的典型病例有: 病例一: 谢某, 男, 47岁, 贵州省毕节市鸭池镇人, 自2008年开始, 感觉左大腿酸痛、 麻 木、 无力。 经医院诊断为腰椎盘突出症。 住院治疗, 效果不佳。 经使用本发明药物15天后, 酸 痛现象明显减轻; 连续使用20天, 疼痛全部消失。 如同正常人。 0012 病例二: 李某, 女, 57岁, 贵州省毕节市市西办人。 患者自述自2009年开始, 感觉腰 部疼痛, 双脚无力, 经诊断为腰椎盘突出, 曾服用过多种西药, 只能缓解疼痛。

12、, 效果不佳。 后 使用本发明外用药5剂后, 疼痛明显减轻, 连用10剂, 疼痛消失, 4年后随访未复发。 0013 病例三: 王某, 男, 36岁, 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人, 患者2006年因外伤, 6年后, 左大 腿麻木、 无力。 经医院诊断为陈旧性骨折引起的腰椎盘突出症。 使用多种药物治疗均效果不 佳。 后改用本发明外用药物7剂后, 疼痛有所减轻, 连用12剂, 疼痛感基本消失。 2年后随访未 复发。 0014 病例四: 晋某, 女, 37岁, 毕节市大银镇人。 患者在2013年3月, 感觉腰部疼痛, 双脚 无力, 经医院诊断为腰椎骨折压迫神经, 虽使用过多种药物, 效果不佳。 后经人介绍。

13、使用本 发明外用药物10剂后, 麻木、 疼痛感觉全部消失; 为巩固疗效, 继续连用5剂, 1年后随访, 未 复发。 0015 本发明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外用药, 见效迅速, 疗效明显, 无毒副作用, 使用方 便, 适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实施例 按照下列步骤制备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外用药: 取分别洗净, 用热风烘干, 磨成60目粉末的马钱子100g, 牡丹皮100g, 自然铜30g, 骨碎 补50g, 千打锤50g, 入地金牛50g, 节节花50g, 伸筋草50g, 没药50g, 用紫外线消毒; 然后混 合均匀, 即得。 0017 外敷时, 每次取4050g药物用 48 50 的包谷酒调成稀糊状, 现用现调; 调成后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106539954 A 4 用白布或纱布包成块状, 包贴在腰椎间盘突出的部位; 或制成腰带, 包缠在腰椎间盘突出的 部位。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106539954 A 5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