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款基本日式酱油种类及用法介绍

日本有许多独特调味料,其中「酱油」是制作和食料理时不可或缺的滋味。虽说现在对于酱油这项调料可能不觉得有什么稀奇,但其实日本酱油还细分许多种,且会针对不同料理使用不同款。本篇就要为您介绍8种日式酱油种类,以及各自适宜的用法。

「想品尝日本料理」是很多人造访日本的目的。日本料理之所以如此美味,与它众多独特的调味料有关。其中,制作日本料理时不可缺少的便是传统调味料「酱油」。

将大豆、小麦混合发酵后加入食盐制成「酱油胶」,再压榨出的液体便是「酱油」。由于比食盐更香,而且混合了酸味、甜味、苦味,味道充满层次感,因此被使用在各种日本料理中。日本各个地区也会将制造的方法与材料的比例作调整,制作出各式各样的独特「酱油」。

因种类相当丰富,日本人会依照想制作的料理或想吃的食物,区分使用不同的「酱油」。以下将为各位介绍日本的「酱油」种类、酱油加工品与应用食谱。

酱油种类

1. 浓口酱油

在日本制造的酱油中有80%是「浓口酱油」,虽然有些商品的瓶身标签上不会写上「浓口酱油(こいくちしょうゆ)」,但在超市内贩售的商品大多是「浓口酱油」。生产地从北海道至冲绳,可说是遍布全国,是日本料理最常使用的万能酱油种类,东日本地区几乎是使用此款。由于其盐分的含量约是食盐的6分之1,因此制作料理时,可以与食盐搭配使用。使用浓口酱油料理的话,食材的颜色容易被染成咖啡色,且甜味上更有深度,并略带有一点苦味。

2. 淡口酱油

比起东日本,关西地区更常使用「淡口酱油(うすくちしょうゆ)」,特别是在想让食材的色泽,看起来更美味时使用。「淡口酱油」并非指它的味道较清淡,而是指它的颜色与香味较淡雅。要注意的是,它的盐分含量其实比「浓口酱油」高了2%,因此使用上需小心,不要添加过量。想煮颜色鲜艳的蔬菜类,或是颜色较淡的关西风乌龙面汤头时可以使用「淡口酱油」,较不建议当作沾酱或淋酱使用。

3. 白酱油

「白酱油」是比「淡口酱油」颜色更浅的酱油,加入料理中使用时,食材的颜色也几乎不会改变。盐分含量大约与「淡口酱油」相同,而且不像「浓口酱油」般甘甜香醇,因此比较适合拿来作为汤类料理的提味用。

4. 低盐酱油

使用特殊制法制成的「低盐酱油」,盐分只有「浓口酱油」的一半,很适合因疾病等原因需控制饮食中盐分含量的人。而且因为它与「低口酱油」的甘醇味道几乎相同,因此最近在讲究健康的日本,也有越来越多人使用「低盐酱油」。使用的方法与「浓口酱油」相同,味道也一样喔。

5. 溜酱油

「溜酱油」的特色是它几乎只用大豆熟成制作,因此呈现浓稠感,并有独特的甘醇。到餐厅吃生鱼片或寿司时,桌上常放有「溜酱油」 ; 而且它加热之后会变成美丽的红褐色,所以也是照烧料理与烤煎饼时常会使用的酱油。
 

以「溜酱油」与味醂1:1比例调制腌酱,将生鱼片放入腌10分钟左右,接着依个人喜好撒上佐料,最后盖在热腾腾的白饭上品尝,相当美味喔!

6. 甘露酱油

「甘露酱油」的特色在于其制造方法,添加以其他加入食盐制作完成的生酱油,来取代食盐水,然后再次进行酿造,日文为「再仕込み醤油」。由于颜色深厚且浓稠,只要加入一点点,料理就会很美味,所以也常被拿来搭配生鱼片,或是被放置于餐厅内的桌上供客人使用。由于日本全国的产量很少,所以不容易在超市内看到。

7. 昆布或鲣鱼口味的汤头露

日文写做「つゆ(tsuyu)」的「汤头露」,是用来制作沾水煮荞麦面或乌龙面食用的「面汁」的原液。它是将柴鱼片或昆布所制成的「高汤」与「味醂」一同加入酱油内,所调制而成的「酱油加工调味料」,不能直接食用,要加入冷水或热水稀释成「面汁」使用。不只是荞麦面跟乌龙面,淋在天妇罗上也很好吃喔。

8. 生鸡蛋拌饭专用酱油

将生鸡蛋与热腾腾的白饭搅拌,再点上些许酱油食用,是日本特有的吃法。虽然淋上「浓口酱油」也很好吃,但这款专为「生鸡蛋拌饭」所调整制作的酱油,更是美味!近年,市面上也贩售有很多专为某样料理或是点心特别加工调制的酱油喔。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