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最好的诗,是在重庆写的……
相关推荐
-
2020年秋长江之旅(下)
三.白帝城 庐山终年都缭绕在云雾氤氲的景致中,世人总难窥见庐山的山势形貌,整日缥缥缈缈,就像海上仙山一样地难以捉摸,所以历来庐山不断有各种神踪仙迹的传说.李白更觉有灵秀之气.尤其是五老峰,更是庐山诸峰 ...
-
解读杜甫《秋兴》:秋天易伤思,身在异乡,想家了,于是写下了一首诗
公元765年,杜甫53岁的时候,在成都收留他的严武去世,不得不离开他的成都草堂,前往夔州,投奔夔州都督柏茂林,继续他的寄人篱下生活.在夔州相对平静的两年时间里,杜甫的创作达到高潮,此间作诗四百三十首. ...
-
【文学纵横】穿越千年,只为今朝重逢 --东方惠《告别白帝城》赏析
" 穿越千年,只为今朝重逢 ㄧㄧ东方惠<告别白帝城>赏析 作者:张联芹 将一首脍炙人口,耳熟能详的千古绝唱融入自己的情感,让历史的厚重和山河的壮丽呈现在笔端,这到底是怎样一种情怀 ...
-
杜甫历经战乱,定居成都后写下一首诗,饱含感慨与无奈
每个人都会在一生中遇到许许多多的事,或开心,或悲伤,或抑郁,我们没有谁可以预知自己人生的际遇,故而人生际遇总是千变万化. 以杜甫为例,他出生名门(京兆杜氏),少年时曾受到各种文化艺术的熏陶,后游历大好 ...
-
杜甫在江南偶遇一故人,写下一首诗道尽唐朝兴衰,被誉为七绝之冠
大家都清楚,杜甫是李白的小迷弟,不过两人的诗词画风并不一致,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诗雄奇飘逸:杜甫则是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有"诗史"之称,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作为唐朝开元盛世 ...
-
杜甫两首诗写暮春,句句经典,还有一句是千古名言
杜甫是一个现实派的诗人,他的诗歌忧国伤时,关注社会政治,感慨民生多艰,风格沉郁顿挫,大多有一种悲悯情怀.他很少去写风花雪月,很少去写那些闲适的时令诗. 但是他有<曲江二首>,就是写春天里暮 ...
-
杜甫晚年炉火纯青的一首佳诗,朴实无华,写出了和平的模样
唐肃宗上元元年,即公元760年,杜甫终于在成都郊外的浣花溪畔定居了下来.就在几个月前,他还在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经历了流亡的生涯,更让他对安定的生活充满了渴望,在朋友资助下,他来到了蜀州这片尚未被战乱 ...
-
杜甫一首诗,写尽了唐朝的兴衰
覆巢之下无完卵,每个大悲剧下面,都涵盖着无数个小悲剧,还说安史之乱吧. 这样一场空前绝后的大悲剧不仅仅废了李隆基,死了杨玉环,更捉弄了千千万万个小人物. 这些小人物被时代洪流裹挟,在生活的大江大海中起 ...
-
杜甫这首诗写尽了世间冷暖,诗中所写放到现代社会依然适用
嘴上说着交友不分贫富的大有人在,但是真正能做到的寥寥无几.因为这个社会就是以钱论英雄,那些企业家成功成名,不过是因为会赚钱,便谁都想和他们结交. 但是真正修身养性奋斗在科研一线的科学家们却无人问津.不 ...
-
解读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初春写桃花之诗,唐诗中不多见的阳光之气
诗圣杜甫,太著名了,不多介绍,我们对他太了解,几乎懂得汉语,就听说过杜甫.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一生给我们留下1500多首诗.小时聪明,但科考不得中,官场不得志,一生又遭遇战乱,年仅59岁,病 ...
-
杜甫的绝笔诗,至今无人能写出第二首,每每诵读都泪湿双眼
南宋文人.青城山隐士安子顺在读完在读完<出师表>.<陈情表>.<祭十二郎文>三篇著名的抒情文章后说了自己的感受:"读诸葛孔明<出师表>而不堕泪 ...
-
杜甫两首诗写雪,为何风格截然不同
杜甫是有远大抱负的.然而他一生最美好的时光,他宝贵的青春年华却遇上了安史之乱.战火纷飞,政局动荡,仕途不顺,这样对他整个的人生造成了重大的影响. 除开早年家境比较殷实以外,可以说他的一生都是在艰难困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