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爱民丨(出则悌)详说《弟子规》之十三
相关推荐
-
古代皇帝的龙袍为什么从来不洗?
明朝时有专门给宫里人提供洗衣服务的"浣衣局",清朝时也有做各种杂役的"辛者库",但是,皇帝的衣服还轮不到他们来洗,尤其是皇帝的龙袍,首先要明确一点:古代的皇帝虽 ...
-
野史探秘:皇帝龙袍不是九条金龙吗为何只看到八条?
古人认为九就是洋数中最大,达到了尊贵的顶点,而伍又在阳数中处于居中,有调和之意.我们所说的九五至尊就是将这两个数字组合在一起,既尊崇无比,又调和中庸. 周易乾卦又云九五,飞龙在天,所以呢古人常将九 ...
-
清朝这个皇帝有意思,不但龙袍上打补丁,还和大臣讨论补丁的价格
在中国古代,皇帝乃"九五之尊",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可以"呼风唤雨,无所不能",所以古代的大多数皇帝终其一生都崇尚奢华享受,追求排场,但也不尽如此,比如说汉朝的 ...
-
皇帝的龙袍多久才洗一次?其实基本不洗
龙袍是皇帝的正装,尤其是在大朝会的时候,身着龙袍,穿戴华贵.但另人诧异的是,这么门面的衣服,居然基本不洗. 当然不是因为懒得洗,而是因为没有办法洗. 龙袍的制作工艺极为复杂.以清朝为例,要想制作一件龙 ...
-
焦爱民丨(出则悌)详说《弟子规》之十五
谨 [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 "缓揭帘,勿有声".进门的时候掀门帘,要缓缓掀起,不要弄出很大声音.这虽然是再简单不过的生活常识,但许多人 ...
-
焦爱民丨(出则悌)详说《弟子规》之十二
谨 [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 谨,就是谨慎,谨言慎行.作为弟子应该从哪些方面培养谨慎的习惯呢?<弟子规>仍然从衣.食.住.行的日常生活讲起. & ...
-
焦爱民丨(出则悌)详说《弟子规》之十七
信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 "信"的结构是人字旁,一个"言"字.这个会意字的意思是 ...
-
焦爱民丨(出则悌)详说《弟子规》之十一
出则悌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年 ...
-
焦爱民丨(出则悌)详说《弟子规》之十八
信 [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事难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 "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俗话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对于社会上发生的事情,不是亲眼所见,就不要 ...
-
焦爱民丨(出则悌)详说《弟子规》之十
出则悌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 从这里开始讲的都是孩子和长辈在一起的行为规范.别以为这都是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如果不能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将来这些细节可能就 ...
-
焦爱民丨(出则悌)详说《弟子规》之十九
信 [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 "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说话的目的是让别人听清楚.要让别人听清楚,就要吐字轻重分明,不疾不徐, ...
-
焦爱民丨(出则悌)详说《弟子规》之二十
信 [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 "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什么是"善"?凡是对社会对他人有益的事都叫善事.看 ...
-
焦爱民丨详说弟子规之十四:
谨 [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 "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步行时要从从容容,站立时要端端正正.施礼作揖时,前身要弯下去,呈现深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