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红色之旅——冉庄地道战遗址
相关推荐
-
河北保定:冉庄“地道战”遗址,免费领票,大人小孩儿都爱看!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区,冉庄地道战纪念馆.1959年设纪念馆:1961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加固保存着千米地道主干线及部分战斗工事和地道口.1964-1966年,增设冉 ...
-
冉庄村地道战遗址
我们来到河北保定冉庄参观地道战遗址,冉庄地道战遗址保护区30万平方米,现仍保留着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冀中平原村落环境风貌.冉庄地道战遗址,1961年3月,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冉庄地道战 ...
-
圆了半个世纪的梦
月下听花语 文中赏雅音 圆了半个世纪的梦 作者|韩凤昌 朗诵|周小丫 "各小组注意,各小组注意,你们各自为战,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不要放空枪".这是我们五六十年代人儿时就能背下来的电 ...
-
走进冉庄,经历“地道战”洗礼
< 幸福阳光驿站 >每日经典,良师益友 相约:幸福阳光驿站 冉庄,位于清苑县西南方向,距县城15公里,距保定市30公里.走进冉庄地道,我们就如走进了历史,走进了战火纷飞的年代. 聂荣臻元帅 ...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定 冉庄地道战遗址
冉庄地道战遗址位于保定清苑县冉庄镇 1941年至1945年 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电影<地道战> 早已家喻户晓,电影的拍摄地就在冉庄.冉庄地道战遗址是第一批国保,建立了纪念馆,开放部 ...
-
参观冉庄地道战遗址
2019年5月14日,参加单位组织的党员与积极分子的主题教育活动,参观冉庄地道战遗址... 冀中冉庄地道战展厅 冉庄地道战纪念馆.有两个人拿着手机拍照. 抗战奇观,地下长城.英勇的冀中人民,发挥自己的 ...
-
《复仇烈火在地道运行》 文/周铁株
<复仇烈火在地道运行> 文/周铁株 主编 /幽兰公主 复仇烈火在地道运行 周铁株 地道战模范村 这是北方一座常见的村庄. 天寥地廓,视通万里.冉庄,在冀中平原无以数计的村镇中,平凡得 ...
-
【河北老建筑-冉庄:地道战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冉庄地道战遗址位于保定市南30公里的清苑县境内.距北京140公里,天津160公里,石家庄130公里,西北距离满城汉墓40公里,东北距华北明珠白洋淀50公里. 冉庄地道,是在与敌 ...
-
红色之旅<12> | 走进冉庄地道战纪念馆,重回抗日历史岁月
"地道战"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华北抗日斗争的伟大创举,也是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抗战时期,冉庄地道长达16公里,对敌作战157次,曾荣获'地道战模范村'称号.在保定冉庄,除了走访&q ...
-
青春正当红,中国正能量 | “Z世代”热衷打卡红色之旅,爱国主题游成“新国潮”
引言: 近日来,民间自发的红色旅游热潮不断升温,红色旅游市场亦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新趋势,各大旅游机构纷纷对红色旅游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发布了研究报告: 携程发布<2021上半年红色旅游大数据报告&g ...
-
红色之旅(音频)| 刘嘉琦:石油人,石油魂!(广东茂名话)
石油被称为"工业的血液",但新中国成立之初,原油紧缺,全国石油年产量只有12万吨,要发展工业,没有石油,举步维艰. 1956年,茂名的西北角发现了适宜露天开采的油页岩矿,估计年产1 ...
-
体验先辈牺牲,珍惜幸福生活—东平常庄红色之旅研学散记
5月2日,我随中学生考察团参加了115师红色之旅研学行,有幸聆听了颜老师对八路军115师东进支队和鲁西军政委员会旧址的详细介绍,并亲身体验了老一辈革命家为新中国的建立所做出的诸多努力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在 ...
-
红色之旅(音频)| 刘怡:红井(江西瑞金象湖话)
"语言资源快讯"左边显示的名称并非原作者,而是公众号管理者,原作者将于大标题和文末显示,感谢各位读者的谅解!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今年五一假期去哪里呢?一起到红色 ...
-
江西:黄洋界上雨如注——红色之旅(二)
在井冈山一周时间,雨水不断.以至于洗的衣服三四天都还是湿的.据当地人讲,每家每户都有烘房,不仅冬天,夏天也能派上用场. 这天午后的黄洋界哨口风大雨急.冒着相机进水的危险,拍得几张雨雾中的黄洋界.虽没能 ...
-
江西:曼妙的茨坪镇夜色——红色之旅(四)
雨下了一整天,在华灯初上的时候打住了.雾在空中飘荡,此时的茨坪镇像穿上婚纱的新娘朦胧中显出些许灵气. 飞蛾.蚊虫在镜头前飞舞--延时留下的痕迹.当然还有镜头外,蚊虫在文兄身上留下的痕迹.
-
红色之旅:赴苏南重温入党誓词(作者 马其亚)
苏南不少地方,我都到过,今年春节还特意到苏州.无锡旅游两天.不过也有几个地方没到,一直想找个时间转转.正巧,五一前夕接到我退休前工作的学校领导电话,学校要在五一期间组织全体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赴革命圣地 ...
-
东平常庄村红色之旅考察漫记
山东省东平县接山镇常庄村是有四千多人的大村子,颜氏和赵氏两大家族自明朝初期至今,世世代代繁衍生息,安居乐业.时光跨越数百年,历经沧桑,至今整个村保存了众多的明.清古民宅,保持着原生状态, 对于研究清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