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谷崛起:成本领先或与众不同

观察中国的优秀公司,你会发现,它们已经显示了适应未来时代竞争的要求:一手永远在成本控制方面下过人的功夫,一手着力于价值创造空间,组合起来就是中国经济下一阶段发展的方向。

摸清谷底的四块石头

中国经济处于低谷,谷底是几块硬硬的石头,对付不了这几块石头,就无法走出谷底。
第一块石头是成本。
在某个产业发展好的时候,大家都在抢,投入原料、能源、材料、技术等。市场一旦下行,这些要素就变成了硬硬的石头。收入就是成本,今年的收入就是明年的成本,这是经济学的铁律,所以收入涨得越快,就是成本涨得越快。
第二块石头是债务。
在经济上行时运用杠杆原理把资产表数字做上去。但是支持市场现实价格的不但是真实的预期、真实的要素,还有人们的想象。一旦市场发生变化,这些预期就变成了债务。
第三个石头是产能过剩。
产能过剩造成产品价格频频下降。我们的成本不完全是企业自愿付钱形成的成本。现在,砍掉了很多制度审批项,但这些项目并不都是计划体制留下来的,都是高速增长时为了维持平衡而产生的结果。十八大以后反腐败也是给中国企业去成本,不可否认,有很多贿赂已经是企业的成本。
另外,我们的社保缴纳率太高,国企市场化后,很多企业没有竞争力,员工下岗,社保的“窟窿”就会出来。如果有超额利润还可以应付,但是我们多数企业和产业没有这个能力,这是国民经济下行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

要么成本领先,要么与众不同

我建议,当经济差的时候把未来看得好一点。对企业而言,做决策不能慌慌张张,不能在恐惧当中做。
第一,用奋斗的精神走出谷底。
中国不缺奋斗者,中国人的干劲不会差。中国艰苦。奋斗者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如果你还有超越自己的想法,实现社会价值的想法,绝对不要放弃。我认为,我们的民族在环境好的时候表现很差,但是差的时候表现好。
第二,做好产品,做新产品。
虽然市场很糟糕,但是如果这些年你在精心做产品、精心做服务,便足够在企业中立足。我们产品的品质有巨大的上升空间,不仅是发明新的东西,还有服务力也需要提升。
不要说中国没有市场,20年高速增长形成的国内需求,现在每年百分之十的社会零售商品额的增长,里面有大量商机,问题是有多少人在认认真真做。
第三,“走出去”的中国企业目光不要只聚焦于发达国家。
美国的经济复苏还不稳定,欧洲和日本也还看不到端倪。2007年全球发生一个最重大的变化:全球总需求当中发达国家的份额下降,新兴市场的份额上升,发达国家2007年占全球总需求的68%,现在降到48%以内。但是中国的出口仍然主要面向发达国家,没有多少力量在新兴市场去攻城掠地。
第四,要实现创新。
因为成本还会继续升高,如果还没有独创性优势,后面的追兵也追得很急:印度11亿人,人口总量超过中国, 还有越南、东盟国家、西亚等,很多国家都在改革开放。所以要么成本领先, 要么与众不同。

始终把握好两个方向

第一,国家靠改革把体制成本降下来了,企业要好好练内功,把高速增长带来的负产品利率在经济下行期间好好消化。消化成本永远是可为的,何况是信息技术节约成本,潜力更大。
第二,成本总会上升,人均收入提高,如果顺利,2020年中国会变成高收入国家,企业生产更高价值的东西,把这个成本曲线移到新的空间去。如果真能与众不同,成本上差一点没关系。如果还没有与众不同的能力,你要把重点放在成本的控制、成本的整理上。如果既不能成本领先,也不能与众不同,那我们就要与这个伟大的经济时代告别了。
现在很多人说迷茫、纠结,其实经济发展脉络很清晰。首先要有坚定的信念,中国经济世界第二大的地位,我们有很好的基础条件,但是不自救,不奋斗,没有人可以帮你。长远来看,一定要往独到性优势、创新优势方面找到新的立足之本。
当然,无论往哪个方向走,真正收到效果需要时间,让人们有想法,想法变成创意,创意变成产品,产品能创造价值,这是一个很长的过程。除此之外,没有路可以走。观察中国的优秀公司,你会发现,它们已经显示了适应未来时代竞争的要求,一手永远在成本控制方面下过人的功夫,一手着力价值创造空间,组合起来就是中国经济下一阶段发展的方向。

参会详情请点击下方链接

活法:行业领袖与隐形冠军崛起之道 ——2019第七届华夏基石十月管理高峰论坛邀请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