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最不正经的人,却又最深情,最好玩

11

提起汪曾祺,大家都道他“会生活,懂生活”。
作家老舍曾说:“北京有两个作家今后可能写出一点东西,一个是汪曾祺,一个是林斤澜。”
作家苏童说:汪曾祺的文章呈现出大家的风范,其风格似九曲流水,空谷清音,是中国文学宝库中一块闪亮的瑰宝。”
编剧鹦鹉史航则说:“这世间可爱的老头儿很多,但可爱成汪曾祺这样的,却不常见。”
这众多评论里,慢师傅倒觉得史航的评论最为精准。
汪老绝对是世间极度可爱之人,无论什么时候,他总能把生活过得好玩、有趣,写字、画画、做饭,他在这些日常生活里深得其乐。
一草一木、一茶一饭、一人一事,人间市井,在汪老的笔下却散发着浓厚的温情与情趣。
他说:世界是喧闹的,我们现在无法逃到深山里去,唯一的办法是闹中取静……慢点走,欣赏你自己;慢点走,品品茶、喝喝酒、听听曲、写写字。人生少忧虑,存一点童心,生活才好玩。
正是因为这份“慢”,汪曾祺的文字不但没有被人们淡忘,反而成为一代又一代年轻人的精神读本。
汪曾祺作品
会吃就是会生活
汪曾祺的吃,是有讲究的。
汪老认为,折腾吃,得有满满的烟火气,才有生之乐趣。
做菜,得先买菜。汪老不爱逛百货公司,而是到菜市场晃荡,看看生鸡活鸭、鲜鱼水菜、碧绿的黄瓜、通红的辣椒,热热闹闹、挨挨挤挤。
他自己做菜,讲究三点,“一要有点新意,二要省钱,三要省事”。
偶有妙思,即刻付诸行动,为此还真创作出不少让人称赞的菜品,例如塞馅回锅油条,“油条两股拆开,切成寸半长的小段。拌好猪肉(肥瘦各半)馅。馅中加盐、葱花、姜末。如加少量榨菜末或酱瓜末、川冬菜末,亦可。用手指将油条小段的窟窿捅通,将肉馅塞入,逐段下油锅炸至油条挺硬,肉馅已熟,捞出装盘。此菜嚼之酥脆,油条中有矾,略有涩味,比炸春卷味道好。”
这道菜还让他得出一个结论,“这道菜是本人首创,为任何菜谱所不载。很多菜都是馋人瞎捉摸出来的。”
关于食道,汪老则在文章里这么说:
干丝。这是淮扬菜,旧只有烫干丝,大白豆腐干片为薄片(刀工好的师傅—块豆腐干能片十六片),再切为细丝。
酱油、醋、香油调好备用。干丝用开水烫后,上放青蒜米、姜丝(要嫩姜,切极细),将调料淋下,即得。这本是茶馆中在点心未蒸熟之前,先上桌佐茶的闲食,后来饭馆里也当一道菜卖了。
煮干丝的历史我想不超过一百年。上汤(鸡汤或骨头汤)加火腿丝、鸡丝、冬菇丝、虾籽同熬(什么鲜东西都可以往里搁),下干丝,加盐,略加酱油,使微有色,煮两三开,加姜丝,即可上桌。
聂华苓有一次上我家来,吃得非常开心,最后连汤汁都端起来喝了。北京大方豆腐干甚少见,可用豆腐片代。干丝重要的是刀工。袁子才谓“有味者使之出,无味者使之入”,干丝切得极细,方能入味。
烧小萝卜。台湾陈怡真到北京来,指名要我做菜,我给她做了几个菜,有一道是烧小萝卜,我知道台湾没有小红水萝卜(台湾只有白萝卜)。做菜看对象,要做客人没有吃过的,才觉新鲜。
北京小水萝卜一年里只有几天最好。早几天,萝卜没长好,少水分,发艮,且有辣味,不甜;过了这几天,又长过了,糠。陈怡真运气好,正赶上小萝卜最好的时候。她吃了,赞不绝口。我做的烧小萝卜确实很好吃,因为是用干贝烧的。“粗菜细做”,是制家常菜的不二法门。

1

那几天正是北京小萝卜长得最足最嫩的时候。这个菜连汪老自己吃了都很惊诧:味道鲜甜如此!
汪老还给她炒了一盘云南的干巴菌——台湾咋吃得到干巴菌呢?陈怡真吃了,还剩下一点,用一个塑料袋包起,说带到宾馆去吃。
顺应自然本性,各随其情,不能要求整齐划一——大概是懂生活的人,待人处事也认真且有智慧。

汪曾祺作品

会说话的花花草草
汪曾祺是爱植物的,也善于写植物。
他写植物有一种独特的性灵之美,仿佛那些花花草草瞬间就生动起来,俏生生地出现在你眼前。它们有着自己的喜怒哀乐、七情六欲,甚至还有某些难以言说又妙趣横生的“小脾气”,这一点,在栀子花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看看栀子花是怎么说话的吧:
栀子花粗粗大大,又香得掸都掸不开,于是为文雅人不取,以为品格不高。栀子花说:“去你妈的,我就是要这样香,香得痛痛快快,你们他妈的管得着吗!”

1

这样的“回怼”让人心生趣意,谁能想到栀子花这样香气袭人的植物却有着如此直率的内心,而这些全都是汪曾祺创造出来的灵性。
至于白山茶,就真的花如其名,文静又秀美了。“这些白山茶有时整天没有一个人来看它,就只是安安静静地欣然地看着”。
而腊梅花,则引发了汪曾祺对自己的“职业怀疑”:
我们县北门的城门口有一家穿珠花的铺子,我放学回家路过,总要钻进去看几个女工怎样穿珠花,我就用她们的办法穿成各式各样的腊梅珠花。我在这些腊梅珠子花当中嵌了几粒天竹果——我家后园的一角有一棵天竹。
黄腊梅、红天竹,我到现在还很得意:那是真很好看的。我把这些腊梅珠花送给我的祖母,送给大伯母,送给我的继母。她们梳了头,就插戴起来。然后,互相拜年。我应该当一个工艺美术师的,写什么屁小说!

1

汪曾祺作品

生活是很好玩的
汪曾祺曾在战火纷飞之时于西南联大求学,金岳霖、闻一多、沈从文都曾是他的老师。这段艰苦的求学岁月,成为他人生里一段弥足珍贵的回忆。
还有不少文学大家,被他“揭露”出不为人知的一面:
金先生(金岳霖)是个单身汉(联大教授里不少光棍,杨振声先生曾写过一篇游戏文章《释鳏》,在教授间传阅),无儿无女,但是过得自得其乐。他养了一只很大的斗鸡。这只斗鸡能把脖子伸上来,和金先生一个桌子吃饭。
闻一多先生上课时,学生是可以抽烟的。我上过他的'楚辞’。上第一课时,他打开高一尺又半的很大的毛边纸笔记本,抽上一口烟,用顿挫鲜明的语调说:'痛饮酒,熟读《离骚》——乃可以为名士。’他讲唐诗,把晚唐诗和后期印象派的画联系起来讲。这样讲唐诗,别的大学里大概没有。闻先生的课都不考试,学期终了交一篇读书报告即可。

1

除了师生往事,汪曾祺还喜欢描写市井凡人,他写穿街走巷的小贩,写门前闲聊的大妈,等等。
在这条街上任何一个店铺里,只要有人一学丁大妈雄赳赳气昂昂走路的神气,大家就知道这学的是谁,于是都哈哈大笑,一笑笑半天。
丁大妈的走路,实在是少见。头昂着,胸挺得老高,大踏步前进,两只胳臂前后甩动,走得很快。她头发乌黑,梳得整齐。面色紫褐,发出铜光,脸上的纹路清楚,如同刻出。

1

总之,汪曾祺是当下有文人气质的读者非常喜爱的作家,一个可爱的老头儿,一个平常的老头儿。
他贪吃,是作家里最会吃的,也是厨师里最会写的。
他贪喝,在西南联大的时候就逃课喝酒,喝多了睡在街头还是老师沈从文把他扶回宿舍的。
他贪玩儿,更贪恋人世间,简直“贪得无厌”。
他是最有生活情趣的直男。
用现在网友的话说:汪曾祺就是文艺界的泥石流,市井里的小清新。
汪曾祺还有多少有趣的人生与细节,本周四(9月9日)晚8点,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散文家苏北做客“慢书房·云上慢沙龙”,分享“我的写作与汪曾祺研究”,届时将慢谈汪曾祺的趣事和写作故事,敬请期待。
(0)

相关推荐

  • 家乡古泉的栀子花海

    又到了栀子花开的时候了,我的家乡古泉,有大片大片的栀子花.花开时节,远远望去,像新疆的棉花地,洁白洁白的,那香气,逆风都能钻进你的鼻孔.浸入你的心脾. 我们古泉人,真的很实在.这一片栀子花海,开在世界 ...

  • 最成功美食博主汪曾祺:会吃的人,往往更会生活

    物道君语: 有人说:"比起李佳琦,汪曾祺才是最成功的带货博主." 在当今消费时代,带货博主直接把商品怼在你面前,告诉你,便宜!好!买!汪曾祺则像游历大半中国的老友,跟你唠嗑,我曾去 ...

  • 汪曾祺:爱吃的人,都比较不自私

    物道君语: 明天是汪曾祺的忌日.这个爱吃的老头儿,已经离开人间有23个年头了. 发旧文一篇,怀念可爱的汪老.如果可以,我真想给他寄云南的鸡枞啊. 很久以前有一次泡香菇,友人说要用冷水泡,这是汪老爷子说 ...

  • 汪曾祺:写小说的人需这样训练自己的“语感”

    汇俊采之文 联天下书局 汪曾祺,1920年3月5日生于江苏省高邮市,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 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汪曾祺 ...

  • 汪曾祺最精华文摘25句,文艺而深情,前5句打动无数人!

    作文 2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wang 汪 zeng 曾 qi 祺 给大家精选了汪曾祺先生的25条书摘,这些句子来自<家人闲坐,灯火可亲><人间草木>等作品.文艺而深情,淡如水而 ...

  • 汪曾祺:宋朝人的吃喝

    唐宋人似乎不怎么讲究大吃大喝.杜甫的<丽人行>里列叙了一些珍馐,但多系夸张想象之词.五代顾闳中所绘<韩熙载夜宴图>中主人客人面前案上所列的食物不过八品,四个高足的浅碗,四个小碟 ...

  • 捕快张三,汪曾祺 你说这人活一辈子,是为了什么呢?

    捕快张三 汪曾祺 捕快张三,结婚半年.他好一杯酒,于色上寻常.他经常出外办差,三天五日不回家.媳妇正在年轻,空房难守,就和一个油头光棍勾搭上了.明来暗去,非止一日.街坊邻里,颇有察觉.水井边,大树下, ...

  • 汪曾祺:人活着,一定要爱点什么

    1997年5月16日,作家汪曾祺离开了我们. 一晃23年过去了,这位可爱的"老头儿",现当代作家中的"常青树",名字被人们不断提及,作品出版量比在世时还要大. ...

  • 逛吃贵州丨贵阳人的辣子鸡,甚至征服了懂吃爱吃不下乃父的汪曾祺先生长子汪朗的胃

    没有美食和美景相伴,旅途和人生都难称完满,有机会的话,最好不要错过.在"逛吃贵州"的青绿山水.寻常巷陌,有一个看得见.遇得到.闻得着.吃得上的贵州等你来. 看到眼馋处,便是出发时. ...

  • 【沙里淘金】金沙人:汪曾祺的“人”

    汪曾祺不仅是高邮人的宝,里下河地区的文人对他也是情有独钟.奉若神明.高邮的邻居兴化居然也有一帮人是铁杆汪迷,据悉作家刘春龙对他就推崇备至,曾撰文深切怀念,那种隔壁邻居式的亲切油然而生,从来不拿他当外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