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作文:这样写妈妈才能打动人,才能打动全世界
文/陆大勇


有同学表示,不知道如何把妈妈写的更感人。其实在他内心深处,经常被妈妈的各种举动所打动,但落笔到文中时,却十分苍白,不仅不能感动读者,甚至自己看着文章都觉生出各种惋惜,觉得浪费了好题材。那么,写妈妈的作文,怎么才能更感人?

(一)从选材的方向去思考,找到足以感动读者的要点
写妈妈的作文属于情感类,小一点说属于亲情类。这种类型的作文讲究的就是以情动人,但情动与人必须有一定的手段才行。对作文高手来说,遇到写妈妈的记叙文,首先一定会想到素材的方向问题。

就是从哪些方面着手,来写妈妈?一般来说,主要有以下四个方向:
一是物质上的关心;二是精神上的鼓励;三是挫折时的抚慰;四是压力下的心态。
其中,物质上的关心和精神上的鼓励又属常规描写,常常成为后文的一种铺垫。在物质和精神上的这种关心,是天下所有母亲的一种本能,谁不爱自己的孩子呢?谁不在物质上让孩子吃的更饱、更好?谁不在孩子的精神成长上有所关注呢?但是,当孩子在生活中出现挫折的时候,面临巨大压力的时刻,这才更能体现出一个母亲的伟大来!是袖手旁观还是挺身而出?是教会孩子人生道理?还是一味地埋怨孩子不懂事?不同的表现会让读者看到不同的母亲形象啊!
必须承认:人,只有在压力来临的时候,才能更好地表现出自己最真实的一面!所以当孩子面临压力和挫折的时候,当妈妈的必然感同身受,这就为我们写作文、写出彩提供了最佳的途径!
1.物质和精神——基本描写,常常成为全文的铺垫。
考虑妈妈平时如何关心我的物质生活的?这点主要集中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如下面这段文字:
“好香啊!”迎面扑来一阵清香,原来是妈妈在做菜呀!乍一看,还以为味道是从妈妈身上散发出来的呢!不过,最重要的是……有啥吃的!我嚷嚷到:“妈,今天有啥好吃的?”妈妈抹了抹额前的汗珠,说:“有芹菜炒肉,有凉拌黄瓜,还有红烧土豆……”“太好啦,都是我爱吃的!”我高兴得蹦了三下。接着,香喷喷的饭菜就上来喽!
2.挫折和压力——重点描写,从而导致你的心智加速成长。
这是重点。也常常是突出表现人物所必须着力刻画的地方。挫折和压力可以有不同的来源:(1)来源于学生自己,如受到某次考试成绩不佳的打击,心灰意懒;(2)来源于妈妈,比如下岗或受到不公正对待;(3)来源于整个家庭,比如父母做生意失败,或者亲人病故。(4)来自他人的故事,或者读书中得到的启发。

无论挫折和压力来自哪里,都足以成为考验妈妈对你、对整个家庭的付出和爱的一个指标。这时候常常妈妈所背负的压力肯定比你大,但看起来却给了你无限的力量。你会在这种看似没有压力中,让自己的心智加速成长。
如下面这段文字:
小女孩把勺子放进了父亲的嘴中,只见父女俩互视一笑,而这位父亲眼角的一颗晶莹的泪珠轻轻地落到了桌子上……我被这一瞬间感动了,这个年纪小小的女孩身处单亲家庭都能如此孝顺,我的家庭比她更温暖,相比之下,我又做了些什么呢?瞬间的感动,留下了瞬间的美丽。我与母亲走出了甜品屋,望着走在我们前面的父女两人那长长的背影,我把妈妈的手挽得更紧了……
这段文字中,作者见到一对父女的故事,从而让自己和妈妈之间的关系更紧密了。你看,作者说:我的我的家庭比她更温暖,相比之下,我又做了些什么呢?……我与母亲走出了甜品屋,望着走在我们前面的父女两人那长长的背影,我把妈妈的手挽得更紧了。作者这样写,就是在向读者宣示:我的心智因为这件事成长更快了,就是不少同学常写的:我仿佛瞬间长大了。

(二)从语言的角度去思考,如何体现出真挚的感情
上面首先给出的从素材的角度出发,如果说这个角度只需要你思考并加以领悟的话,那么语言就需要一定的训练。不经过大量的语言训练,是难以让自己用语言打动读者的,更不要说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每个人都该有自己的语言风格,但这又极难,如何要打动读者的话,我们建议:
1. 平实朴素的语言表达。不要追求华丽的辞藻,要平实叙述,体现一种质朴特征。这方面可以看一些现代著名散文大家的作品,假以时日的训练方能见效。
2. 以淡淡的叙述为主,以适当的抒情为辅,尽量不要使用议论。
3. 削减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不是不用,而是不要用的过多、过滥。
4. 怀着真挚的感情去写。感情不真挚,最终必将流于假大空。
5. 先意象,再动笔。先在头脑中形成故事、情节的整体意象,围绕已经形成的意象展开写作。

总之,要想让写妈妈的文章打动读者,仅有语言支撑不够,仅有好材料也不够,唯有将良好的素材,以平时质朴的语言勾勒出来,才能在读者的脑海中形成感动点,从而引起读者精神上的共鸣。
责任编辑:颜语(zuowenjingl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