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目标推动中国能源换道赛车
相关推荐
-
【零碳中国】“碳中和”目标倒逼能源结构“清洁化” 转型
依靠现有路径实现"碳中和"目标存在很大挑战,需采取更强有力措施推动转型进程.这一过程中将涌现出新产业.新增长点,撬动万亿元市场. "2019年全球碳排放330亿吨,我国占 ...
-
互联网企业是否应该为数据中心“碳中和”买单?
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既是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向世界许下的承诺,也是为了人类可持续发展作出的庄严宣誓.2020年12月18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指出, ...
-
碳中和 | 杜祥琬院士:双碳目标下的能源低碳转型
杜祥琬院士: 双碳目标下的能源低碳转型 本文取材自微信公众号:中国能源报 原文标题:杜祥琬院士:实现双碳目标需要克服巨大困难 6月22日,在人民日报社举办的"2021能源高质量发展论坛&qu ...
-
新能源唯一沉睡赛道:氢能源 详解及标的 一,来龙去脉 氢能,应该是已知的清洁能源中表现最差的。这点和...
一,来龙去脉 氢能,应该是已知的清洁能源中表现最差的.这点和氢能的未来规划还处于设想当中有直接关系,目前离得最近的还是储能这块,家能源局能源在<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 ...
-
汤广福:电力系统应率先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丨院士访谈录
当前,世界范围内的能源发展面临日益严重的资源紧缺.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问题.我国提出争取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为全球应 ...
-
欧洲能源转型解析
欧洲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的有力倡导者,近年来坚定履行<巴黎协定>承诺,引领经济绿色低碳发展,欧盟2019年出台的碳中和计划,更是走在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前列.欧洲范围内的 ...
-
万亿风口即将打开?一张图看懂碳中和概念,有公司大跌90%咸鱼翻身!(附股)
从2015年的最高30.25元(前复权,下同)一路跌到去年最低3.43元,跌幅将近90%.在经历漫漫"熊途"之后,如今终于翻身! 在"碳中和"概念刺激下,菲达环 ...
-
德国能源脱碳对我国电力行业落实“3060”目标的借鉴意义
日前,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在北京举办"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的能源脱碳论坛--中德经验分享会".会上,一本<德国能源脱碳实践研究及启示>(以下简称<报告> ...
-
图解丨国新办《白皮书》对地热产业有何指引?
12月2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白皮书.全面介绍中国贯彻"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发生重大变革,能源发展取得的历 ...
-
报告解读:《中国能源体系碳中和路线图》
报告解读:<中国能源体系碳中和路线图> 友绿智库友绿网今天 收录于话题#碳中和89个内容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世界主要经济体形成共识,有必要在本世纪中叶实现全球净零排放,其中,中国的承诺和 ...
-
能环宝:能源转型“三部曲”
近年来,国际能源市场可谓是风云变幻,全球的能源需求处于持续上升的状态.在全球推动以碳中和为目标的大背景下,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成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作为世界第一生产大国,我国的能源 ...
-
《中国能源体系碳中和路线图》中英文双版本发布!17万字300页
近日,国际能源署(IEA)与能源基金会联合发布<中国能源体系碳中和路线图>研究报告. 报告系统分析了中国在2060年碳中和目标下的能源转型路径,探讨了转型如何符合中国更广泛的发展目标,如增 ...
-
【储能观察】储能在促进低碳转型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近日,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中国能源研究会.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中国石油企业协会及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联合主办的中国能源电力"十三五"成就与"十四五"展望论坛在京成 ...
-
国网发布“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大咖的意见来了
3月1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发布"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本刊记者邀请相关领域专家畅谈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以及在助力能源清洁低碳转型中的国网作为. 欧洲联盟驻华代表团能源气候行动参赞 ...
-
电力系统即将改变,国网南网该如何应对?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吉臻曾指出:"能源革命不是'请客吃饭',现在的电力系统不是为这么大规模新能源准备的,新能源装机已超出系统承受范围,弃风弃光问题凸显,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需付出极大经济成本.& ...
-
碳中和丨南方电网公司:印发《关于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转型的意见》
近日,<南方电网公司关于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转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印发,旨在全力推进公司绿色低碳发展,更好地推动服务碳达峰.碳中和和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等 ...
-
“碳中和”目标下,电力系统如何脱碳?
2019年中国电力碳排放达42.27亿吨,占全社会排放总量的43%:可再生能源发电.能源企业数字化转型,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 文/<财经>记者 孙颖妮 编辑/王延春 能源系统的结构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