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鱼草

今天,5月22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圈内很多朋友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呼吁:
维持生物的多样性,就是在维持我们自己的生存环境;爱护那些与人类一同分享这个世界的生命,其实也就等于是在爱我们自己。
联合国大会于2000年12月20日,通过第55/201号决议,宣布每年5月22日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以增加对生物多样性问题的理解和认识。指定这一天为国际日是以此庆祝1992年5月22日内罗毕会议最后通过的决议《生物多样性公约》(Conventioon Biological Diversity,简称CBD)协议文本。中国是CBD缔约国。
第一次了解这方面的知识,来自方碧真老师编著的《美丽中国之保护生物多样性》,也知道了生物保护的重要性,也让植物爱好者变成一枚爱护植物者的驱动。
这个特别日子,记录一个来自北美的梭鱼草,让我们感受全球植物是没有国界的。

梭鱼草,雨久花科、梭鱼草属多年生挺水或湿生草本植物,又叫北美梭鱼草、海寿花。
用动物为植物命名并不少见,可是用鱼给植物命名并不多吧。它的名字还真的因为一种叫梭鱼的鱼而来。
梭鱼草来自北美洲,在北美的水域里,梭鱼的幼鱼喜欢藏匿于某一类植物密生的叶丛与根茎间,在那里嬉戏游乐,俨然是它们的私人隐秘乐园。这种为它们提供隐密场所的植物就是由此而得名的梭鱼草了。

夏季来了,荷花池的荷花开了,画家、诗人、摄影师都为它躁动起来了。
偏安一隅的梭鱼草静悄悄长在池塘边沿。它叶色翠绿,花色迷人,串串紫花在翠绿叶片的映衬下,别有一番情趣。
每次经过它身边,都忍不住看它几眼,相对于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我更愿意把镜头对准它们。

(图片由离离拍摄)
碧绿的叶子中间,梭鱼草穗状花序顶生,花葶直立,高出叶面。
▼ 每条穗上又密密的簇拥着几十、上百朵蓝紫色的花,花瓣半透明,上方两花瓣各有两个黄绿色斑点。

(图片由离离拍摄)
▼ 我把镜头拉进,给大家看看花的形态。

▼ 专家说,换一个角度看问题,也许会很精彩,比如,我把镜头从上往下拍,你说呢?

▼ 梭鱼草的叶子也很好看,心形的,倒卵状披针形,碧绿的叶子在倒影下特别美,可惜嘛,我拍不到那个效果。

▼ 我倒发现有只小蜻蜓在梭鱼草的叶片上思考着人生,或许它对着水在照镜子呢。

这几天拍梭鱼草的时候突然发现一个秘密。
梭鱼草居然是白天开花,晚上闭合的。最近白天有空去拍它时才发现它的碎花那么美,颠覆了我两年来对它的印象。细究一下,才发现,我之前拍它之时都在黄昏散步的时候,这个时间偏偏都是它合眼入睡之时。
▼ 为此,我特意找了个黄昏时间再去看它,居然的确如此,如下。

闭合的花只是说明它合上花瓣而已,并不等于它的花瓣枯萎了。为了证实这点,我第二天特意去看了同一朵,它又张开了花瓣,这点跟同在池塘的荷花、睡觉居然一样品性。
▼ 花草真正枯萎以后是下图这个样子的。

梭鱼草可供人观赏。
梭鱼草可供人观赏,是一种美丽的观赏性花卉植物,它可以制盆栽摆放在家中,也能栽种在池塘的水中,更是各地园林景区中的常见花卉,特别是那些湿地景区中梭鱼草多与水葱、再力花等植物交错存在,景色特别迷人。
还有,梭鱼草能净化水质。
梭鱼草多生长在浅水中,水质有很强的净化作用,它能把水中的多种有害有毒物质分解,同进也能把水中的重金属物质吸收,能让水源变得更加纯净,对保护环境有很重要的作用。因此建议在水源污染的地区可以多种植一些梭鱼草。

以下文字来自植物志,仅供备查。
多年生挺水或湿生草本植物,叶柄绿色,圆筒形,叶片较大,长可达25厘米,宽可达15厘米,深绿色,叶形多变。大部分为倒卵状披针形,长约10-20厘米。上方两花瓣各有两个黄绿色斑点,花葶直立,通常高出叶面。 根茎为须状不定根,长15-30厘米,具多数根毛。地下茎粗壮,黄褐色,有芽眼,地茎叶丛生,株高80-150厘米。叶柄绿色,圆筒形,横切断面具膜质物。叶片光滑,呈橄榄色,倒卵状披针形。叶基生广心形,端部渐尖。
穗状花序顶生,长5-20厘米,小花密集在200朵以上,蓝紫色带黄斑点,直径约10毫米左右,花被裂片6枚,近圆形,裂片基部连接为筒状。果实初期绿色,成熟后褐色;果皮坚硬,种子椭圆形,直径1-2毫米。花果期5-10月。

中文正名 梭鱼草
拉丁学名 Pontederia cordata L.
别称 北美梭鱼草、海寿花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单子叶植物纲
目 鸭跖草目
科 雨久花科
属 梭鱼草属
种 梭鱼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