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滩芦苇

(0)

相关推荐

  • 「作家专栏」李不白:​平羌江河床

    诗人样本  |  作家专栏 主编:龙歌  山子  欧阳健子 美编 /梦雅 <诗人样本>打造诗歌高地 <李不白专辑> 平羌江河床 文/李不白 一 裸露在山寒水瘦中 一层一层的紫红 ...

  • 散文诗:冬日暖阳|家乡的雪

    人生八苦,生,老,病,死,求不得.怨憎会.爱别离.五阴盛. 本期作者: 水中月,女49岁,医生.一个童心未泯,热爱生活的人! 他乡的月 文/水中月 今晚的月, 不是秦时月, 不从关山来. 轻轻又柔柔, ...

  • 徒步江滩,邂逅芦苇荡

    徒步江滩,邂逅芦苇荡 文/张满华 libera 初冬的武汉,风和日丽,看完画展,在美术馆附近吃过午餐后,考虑到今年的菊展已近尾声,于是改变了一下行程,没有去解放公园看菊展,直接步行去江滩,看看入冬后的 ...

  • 云南·大盈江

    大盈江是伊洛瓦底江上游的支流,横贯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县,在经过边境的崇山峻岭.深幽峡谷后,进入地势平坦开阔的盈江坝.大盈江犹如在曲折小道急行的青年人,只一刹那便换了容颜,变为美丽端庄.柔情 ...

  • 春意如诗,你更喜欢哪一句

    春风湿衣帕,诗酒趁年华. 聚首轮回下,莫再负蒹葭. 江山总如画,转眼失芳华. 心若无牵挂,何惧走天涯. 有人说,今生的相遇是前世无数次的擦肩而过,千百次的回眸,才换来这一次邂逅. 如果爱请深爱,别犹豫 ...

  • 疏影悠悠《芦花疏影里,歌声涤荡到天明》

    芦花疏影里,歌声涤荡到天明 说到汉口的江滩,你会想到什么? 长江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 还是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两岸高楼迭起,美丽的城市天际线? -- 从大学时期到现在,江滩给我的体验各 ...

  • 古诗文学习009:三年级下册,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注释 ①[惠崇]惠崇是北宋名僧,能诗善画.这首诗是苏轼为惠崇的画作<春江晚景>所写的题画诗. ...

  • 【三江文学】风中的芦苇花 || 金色年华

    [三江文学现代诗刊] 总第1632期 社     长:李不白 高级顾问:衣非 特邀顾问:周渔 总     编:黄葵 副 总 编:李聚宽 主     编:墨兰雪  风中的芦苇花 作者:金色年华 编辑:幸 ...

  • 米脂:高西沟坝滩里扭秧歌 全村人围观

    米脂:高西沟坝滩里扭秧歌 全村人围观

  • 山水画基础技法,树、竹、芦苇

    柏(一) 柏树具有苍劲古朴的气势.画柏树,树身线条要有盘曲伸张.它的皴线有似藤干,而比藤的质感要挺健.点叶多用'木''米'字型组成,亦有用圆形点叶.墨色浓淡相和,以浓为多.点宜用积墨法,即用很多层次的 ...

  • 龙滩水库

    龙滩水库 龙滩水库工程位于重庆市垫江县沙河乡和忠县新立镇境内,是一座以城乡供水为主,兼有农业灌溉的中型水库,集雨面积158.68 平方公里,水库总库容1651万立方米,年供水量3800 万立方米,设计 ...

  • 又到一年芦苇黄

    又到一年芦苇黄 由于工作上的原因,每天都要经过龙凤湿地,经历春.夏.秋.冬,一年四季不知要经过多少次.四月份看着芦苇发芽.长高,绿油油一片,一直到十一月份芦苇变得金黄.远远望去,芦苇头上结满了果实,风 ...

  • 压伤的芦苇(录完)

    压伤的芦苇(录完) 编辑:小羊 侧耳听智慧 2020-02-20 往期录音 中文版序言 1.芦苇与压伤 2.压伤的芦苇,基督不折断 3.将残的灯火 4.将残的灯火,基督不吹灭 5.怜悯的灵应该感动我们 ...

  • 辽宁东港.陈华民的芦苇画欣赏(2)

    作者:求是2013来了 陈华民,1943年3月生,男,辽宁东港市(原东沟县)人.原辽宁东港市文化馆美术部主任.中国当代著名国画家. 陈华民自幼酷爱绘画艺术,儿时的他就对大自然独有情钟,他小时候的画本中 ...

  • 方言与文化(音频)| 张静文:唐人故里·闽台祖地——河南固始(固始郭陆滩话)

    唐人故里·闽台祖地 河南固始 固始"根亲文化",实际上是一种"移民文化",被誉为中国移民史上的"活化石".固始特殊的地理和交通位置,使其成为 ...

  • 芦苇、牛筋草、白茅等恶性杂草,用这个小配方,一遍就能除干净

    芦苇草.牛筋草.白茅是农作物田间普遍发生的恶性杂草,尤其是芦苇草和白茅草,地下茎非常发达,普通除草剂很难能将其杀灭,成为最难根除的恶性杂草.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个防除芦苇.牛筋草.白茅等恶性杂草的小配方 ...

  • 芦苇:《诗经》里的“水中美人”,治肺病的常用良药

    楚林 悦读中医 2月1日 小编导读 <蒹葭>作为语文课本中的必背篇目,对于大家一定不陌生.蒹葭寄托了古人诗意的思念,成了流传千古的水中美人.那你知道吗?其实这种从<诗经>中走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