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孩子的梦里竟然成了一个坏妈妈

(此文原写于2020年2月,发布于舵主的今日头条号)

“妈妈,你好坏!”

早上女儿突然被一阵噩梦惊醒,嚎啕大哭。

“我在梦里对你做了什么呢?”我赶忙跑到创伤,抱着她,轻轻地问。

哽咽之中,她讲述了一个故事。

“同学们到家里来玩,我拿出了乐高给大家玩,然后妈妈你说大家可以喝橙汁了,我没有把乐高积木放好也跑来喝橙汁,妈妈你竟然说,不许喝,还把我那杯喝光啦……”

我在女儿梦里竟然有那么“坏”!她为何这么想我,这个念头一起,我竟然有点生气。

觉察到了自己的这点情绪,我决定停顿一下。深呼吸,此时此刻的我,想和女儿有一个联结。

我抱着她,轻轻地问,“你很生气对吗?”

“嗯。”

“你气妈妈什么呢?”

“妈妈你为什么对我那么严格,对我和其他同学不一样,我们都是2年级的学生,我为什么要比他们高那么多要求。这太不公平啦……”

听起来,似乎是平时我对她要求过高,让她有了压力,于是在梦里面出现了一个那样苛责冷酷的妈妈。

“那你是不是也很伤心?看你哭得那么伤心。”我在一一核对和确认她的感受,这一步是我在萨提亚的学习中学习到的。

“嗯。我太伤心啦。“她继续抽泣。

我抱着她,拍着她。“妈妈也有点伤心呢,因为妈妈其实好爱你的,没想到在你梦里的妈妈是这样的。”

“你看你又在怪我了!我就说!”哭得更加猛烈起来!

我似乎意识到了她的心理冰山。

她恐惧的就是我的否定,看来,她是多么渴望又敏感于我的肯定和赞赏!这就是她的生命驱动力啊。

“妈妈知道了,是不是妈妈有时候对你要求比较高,比较严厉。妈妈也在学习呢,你以后可以提醒一下妈妈吗?请你帮助我。”

“嗯。”

看起来她的情绪好多了。妞妞,妈妈很爱你啊。你刚才梦里的妈妈,其实不是妈妈,你想一想真的妈妈,有没有爱过你的情况呀?

“嗯。”

“那现在我抱着你,你感觉得到妈妈的爱吗?”

“嗯。“

女儿的情绪逐渐平复了,怀里的她变得柔软。

她的这个噩梦也引发了我的反思,我想起了昨天白天的一件事儿。

因为昨天上午是中小学生直播德育课,主题是对逆行者致敬,我就问她要对这些白衣天使和志愿者们说什么,她一时不知道说什么。

于是我就反复引导,还假装自己就是医务工作者去武汉一个多月,你都见不到我,问她会说什么,她只是简单说了句加油,我就有些气馁和着急。

大概是我当时着急的样子,露出了一点失望的表情,也给了她压力吧!

其实有时候,我们父母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情绪,都写在了脸上。

我在李崇建老师的书《心教》里读到一个故事,一个多动症孩子在妈妈的陪伴下来见阿建老师。

孩子说,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就吵闹到别人。而妈妈说,我也不知道为何一看孩子吵闹了,我就想骂他打他。

你看这个“不知道”也是会遗传的。

因为父母不知道自己的情绪,无法觉知到她,也无法控制她,甚至不敢面对她。

于是就在母子互动里,遗传了给孩子,孩子也无法很好觉知自己的情绪,因为一有情绪,就被父母堵住了。

父母首先知道了自己的情绪,承认自己的情绪,接受自己的情绪,内心有了一股宁静的力量,才能看到自己深层的渴望,去勇敢的面对和表达自己。

这,就是安顿自己的力量。

而有了这份力量,才能有机会和孩子的感受和渴望去深度联结。孩子并不是听话了,而是把心打开了,通透了,从内心到行动一致了。

所以和孩子的对话是身心的联结,是和他们渴望的联结,并不是大脑理性的互动,更不是说教。

早上女儿的这个意外的“噩梦”是我生命里的一份礼物,让我时时记得她的那座心理冰山,那底下最深层的渴望。

但是我并不会因此放低对女儿的要求或者纵容她,只是我会更明白,肯定的重要,这是对她渴望的回应。

而与此同时,我更坚定对自己内心宁静的修炼,时时提醒自己,安顿好自己,才能安顿好他人。

这是一篇旧文,写于今年年初疫情肆虐的背景下,今天翻出来重新编辑发布公众号。舵主近一年来对育儿有很多思考,正在筹划2021年的君说乎家庭联合成长团体,如果您也对育儿的话题感兴趣,欢迎私信舵主,我们一起来搞点事情!

作者介绍

作者:总舵主,坐标魔都,终身学习践行者,终身学习社区「君说乎」创始人,生涯咨询师,培训师;热爱阅读,运动,写作,立志做一个灵魂有趣,身材无敌的中年冻龄老母亲。如果你喜欢舵主的文章,欢迎关注本公众号,也欢迎你线下到君说乎之家来参与更多学习活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