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村】走进建德姜山村

走进建德姜山村

由于我是黄店镇刘家村的缘故,在我20岁左右,曾来到过姜山村,那时,我有一个远房亲戚就嫁在姜山村。我是同我父亲、哥哥三人来到姜山村的,那时由于家里造新房子,需要杉树,因此必须到姜山去购买。

姜山离刘家大约30里地,需要爬过塔塔岭,到了岭下,又登山来到姜山。我们是挑着杉树沿着崎岖的山道回来的。

这次,我们乘车去姜山,姜山村的表弟与村长夫妇陪同了我,这正是有油菜花开的时候。从朱家过塔塔岭来到建德境内的第一个村子,便是建在崖壁上的姜山,村口飞流而下的瀑布像是水帘,隔出一片世外桃源。一缕清泉,穿过崖顶的小桥,凌空飞泻而下,在这只有看到天的地方,能看到瀑布,也有一番气势。姜山与芝堰水库里的考坞源隔着一座高高的白洋坪。烧柴火的年代,白洋坪就是两地人伐木砍柴之处,姜山人家家户户门前,如今仍整齐堆放着柴火。据说,哪怕20年前兰溪与建德公路已通,不少当地人仍愿意翻越一座大山,抄近路往返两地。

过塔塔岭,岭下有一条溪,叫大洋溪。大洋溪(又叫下源)发源于尖坞山东麓,其所流经之地,皆为崇山峻岭。大小坞中,都有村庄散落,其中姜山、庄头、西坞、下徐是其中四个相对比较大一点的村。兰溪与建德交界的地方往往将村叫作“社”,别音为“散”。因此,人们将这四个村合称为四散里,解放后则为下徐村,现归并新源。

四散里虽地处山中,但并不闭塞,因为严(州)婺(州)古道从源中通过。历史上严、婺两州之间的各种交流,都在源中留下了诸多的印记。塔塔岭是两州间的界岭,岭南属兰溪,岭北属建德。岭南有个朱家村,村里有个叫朱田来的人,他家的山地大多在岭上,解放后土改时,一部分土地划在建德的范围内,但仍归朱田来所有。也就是说,一个兰溪人,却在建德种山种地。因为他的祖上一直在塔塔岭上开着一家茶馆,土改时,他干脆就搬到岭上来住。朱田来是个个性很强的人,合作化时,他拒不入社,自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朱田来一家一直游离在集体之外,用当时的话来说,都是单干的。正因为如此,朱田来没少挨斗,更不要说有布票、盐票、糖票等票证可领了。

塔塔岭的西边有座山,叫十二尖。翻过这座山,既可从考坞源通往芝堰水库,也可从下慈坞通往更楼街道的邓家村。在十二尖的半山腰有个村庄叫姜山。姜山之名的由来,缘于姜姓人最早在这里建村居住。或避难,或逃荒,来到兰溪与建德交界的山巅,开荒扩种,生存下来,后来形成村落。因为最早来到此处开山的人姓姜,故名姜山村。文革时,曾改名为姜田,后恢复姜山。但是,现在村里已经没了姜姓人,代之而居的以鲍姓人为多。

姜姓人是怎么消失的呢?村里流传着这么一个传说。

当时的姜山也是个聚族而居的村坊,村里建有姜家祠堂,也有族长。姜家族长爱抽烟。那时抽的都是黄烟,一根竹制烟筒上吊一个黑乎乎的烟袋,烟筒往裤腰带上一插,那个黑乎乎的烟袋就在族长大人的腰下晃呀晃。有人把它比作是族长大人的“卵袋”(男性生殖器),族长大人不但不生气,还自豪地称它为子孙袋。

本族中有人去世了,停灵在姜家祠堂里,族长大人天天都要到祠堂里来主事,当然,那根长长的烟筒是少不了的。有一天,族长迈着方步,悠然地走进祠堂坐定,没等人家捧上茶来,就下意识地到腰间去摸那根长烟筒。这一模不打紧,双手摸了个空,没了心爱之物,也就乱了方寸,口中一直念叨着:我的子孙没了,我的子孙没了……说来奇怪,从那以后,姜姓人家的媳妇就没有生过男丁,后来,姜姓家族就断了香火。而几家客姓则开始兴盛起来了,其中尤以鲍姓为盛。

姜山地处半山腰,整个村貌非常独特。村口是一个高高的悬崖,一帘瀑水从崖上挂下来,终年不断。崖壁上全是高大的古木,把整个村庄掩映在崖后,进出村庄的路也挂在悬崖绝壁上(现在则有公路直通村里)。村里的房子依山而建,自下而上呈阶梯状铺排,一条清澈的小溪从村后的山上潺潺而下,从村中间流过,最后从悬崖上流出村外。

行走在自姜山回来的古道上,有一条高达百十阶,如云梯般,一级叠一级,叠进了黄色的菜花丛中。路间置放着有名有姓的蜂桶,在田头、岩间酿造“丰收的甜蜜事业”。

行走姜山,给人一种幽雅感,绿云一片,村在树林中,涧在村中流,那狗、那小鸡,还有那飞舞的蝴蝶,那芳香的兰花,构成了一处山村美妙的风景。

文中大多采纳范富勤的资料,在此表示感谢

(0)

相关推荐

  • 严婺古道:月邀九堂 村驿南北 一路踏古今

                      金华日报        记者 汪蕾 一头是"半朵梅花城"严州,一头是"金星与婺女争华"的婺州,两地间的往返大道便是严婺古道, ...

  • 宁波姜山村,牟山湖畔,村名来源于美女池

    宁波市鄞州区有个镇,名叫姜山镇,因曾有一座山,形似生姜,故名姜山. 遗憾的是姜山已被现代化切割,大部分被夷为平地,再也不像姜. 宁波市余姚市牟山镇有个村庄,名叫姜山村,为什么叫姜山村呢? 颖之特地去一 ...

  • 范仲淹后裔龙门范家

    范仲淹后裔龙门范家 兰溪市黄店镇坞口行政村龙门自然村,别看村小人不多,但却很有名气.早在宋代元丰年间,这里竞然居住着著名政治家范仲淹的一支后裔. 坞口村紧靠今建德市中南部,北临塔塔岭,属山区地带.由坞 ...

  • 《古道乡愁》目录

    目录 <古道乡愁>序 一.严婺古道上的兰溪市黄店镇 甘溪流域人文地理 游走严婺古道 肥皂行政村: 兰溪第一支抗日武装诞生这里 走进孙家:黄店镇一个最古老的村子 黄店行政村:白露南麓  秀丽 ...

  • 【每日一村】走进建德上吴方村

    走进建德上吴方村 大慈岩镇上吴方村由于离黄店镇的芝堰较近,我常常到上吴方村去游一游. 上吴方村位于建德市大慈岩镇东北部,离镇政府所在地5公里,距离国家级大慈岩风景区6公里,紧靠新叶古民居村,现有人口1 ...

  • 【每日一村】走进建德李村

    走进建德李村 由于建德新叶离我们兰溪芝堰较近,因此,我常常去新叶,也去李村. 李村村位于建德市南部.大慈岩镇东面,下辖李村.岳家.白山后三个自然村,与金华兰溪市相邻,与有"明清古建筑露天博物 ...

  • 【每日一村】走进建德下徐

    走进建德下徐 建德市大洋镇下徐村,我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时就到过.那时,家在农村,家中建房子,需要到下徐山中购买树木,由于交通不便,只能从下徐村挑着杉树,艰难地将杉树挑到塔塔岭下的岭脚村,然后用手推独轮车 ...

  • 走进建德新源村

    走进建德新源村 新源村位于大洋镇西北偏西,距镇政府驻地7.5千米.2007年7月,由下徐.杨村两村合并而成,以新村居大洋溪流域源头段而得名.东至里黄村,西至下涯镇联和村.更楼街道邓家村,南至兰溪市黄店 ...

  • 【行走建德】走进建德庄头村

    走进建德庄头村 庄头是过塔塔岭,在建德那边塔塔岭脚的第一个村庄.这个村庄很小,人口不多.这个村里的人大多姓仇.仇姓是3000年前宋国大夫仇牧的后裔.仇姓的始祖仇牧,是宋国国君宋哀公的裔孙,宋哀公第九子 ...

  • 走进建德李村

    走进建德李村 由于建德新叶离我们兰溪芝堰较近,因此,我常常去新叶,也去李村. 李村村位于建德市南部.大慈岩镇东面,下辖李村.岳家.白山后三个自然村,与金华兰溪市相邻,与有"明清古建筑露天博物 ...

  • 【传统村落】 走进建德章家

    走进建德章家 章家村是兰溪的隔壁,这个村是与兰溪女埠花塘后郑村交界,我们经常从章家村路过到大洋及梅城等地. 这次去章家,是从大洋镇里黄村回来的路上,特地将车开进村子里去,看看这个中国传统村落的古建筑. ...

  • 【行走建德】 走进建德市莲华镇林茶村:夜晚驱车看戏

    走进建德市莲华镇林茶村:夜晚驱车看戏 2018年8月19日傍晚3时30分,垷坦村周永斌约了我.胡庭昌.社溪何来清等一行6人,来到了建德市的莲花镇,莲花镇距离兰溪市区64公里,开车开了整整1个半小时才到 ...

  • 【每日一村】走进建德里黄

    走进建德里黄 大洋镇里王村,我是常去的地方. 我们兰溪十三都这区域的老百姓,要到建德严州,如今说梅城,必须过严婺古道的塔塔岭,亦称坦坦岭,过杨村,而到里黄.再转大洋至南峰的公路到梅城. 经塔塔岭,岭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