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大家徐灵胎
相关推荐
-
当代名医原貌揭秘——任应秋
昨天 之前我们介绍了好几位古代名医,不知道大家还记得吗?他们所在的时代跟我们都有一定的距离,今天我们来一起认识一位跟我们同时代的当代名中医--任应秋. 名鸿宾,字应秋,著名 中医学家,中医基础理 论暨 ...
-
灵素之问 | 宏观与微观,整体与还原
灵素之问 还原古人观察视角和中医经验理法的演进. 栏主 忆忘先生,从事临床工作,研习传统文化和中医经典,索求源流,力图还原古人的观察视角和经验及理法的演进. 经学传统,今文.古文其实都讲灾异,都在搞谶 ...
-
读《资治通鉴·汉纪三十七》(三)
读<资治通鉴·汉纪三十七> (三) 显宗孝明皇帝下永平九年丙寅 夏,四月,甲辰,诏司隶校尉.部刺史岁上墨绶长吏视事三岁已上.治状尤异者各一人与计偕上(要求各刺史部.直辖司隶校尉选拔任职 ...
-
张仲景的医学背景:破局与重组
灵素之问 还原古人观察视角和中医经验理法的演进. 栏主简介 忆忘先生,从事临床工作,研习传统文化和中医经典,索求源流,力图还原古人的观察视角和经验及理法的演进. ----- ----- 张仲景在医学上 ...
-
清代名医徐灵胎35岁开始自学中医,短短几...
清代名医徐灵胎35岁开始自学中医,短短几年成为一代名医.他独特的学习方法绝对值得借鉴. 徐大椿(1693~1771),字灵胎,号洄溪,江苏吴江人.生于清康熙三十二年,卒于乾隆三十六年,年七十九岁.性通 ...
-
中医奇人徐灵胎,不逊苏东坡的罕世全才,天才的追求有何不同?
古今第一才子,似乎非苏轼莫属. 国学大师王国维曾说:三代以下的诗人,无过于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者,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故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之文章者,殆未之有也. ...
-
中医徐灵胎:1771年,乾隆召他上京,让儿子扶棺而行,三天后去世
前言 清朝乾隆三十六年,即1771年,有一个叫做徐灵胎的老中医被乾隆皇帝下诏上京. 这时候徐灵胎已经79岁高龄了,但是皇命难违,他只好进京,他叫儿子准备了棺木,扶棺前进. 果然三天后就去世了. 天纵奇 ...
-
名医徐灵胎,独特的中医自学方法
清代著名医家徐灵胎,生于江苏吴江松陵镇书香门第世家,七岁进私塾读书,十四岁学习八股文,开始研学<易经>等经典著作.因徐灵肽的父亲希望其学习水利,日后学成可以造福于民,于是徐灵胎一边用心学习 ...
-
【视频】名医徐灵胎
徐大椿(1693-1771),原名大业,字灵胎,号洄溪,江苏吴江人.生于清圣祖康熙三十二年,卒于高宗乾隆三十六年,年七十九岁.性通敏,喜豪辩.自<周易>.<道德>.<阴符 ...
-
徐灵胎说:“一病必有一主方,一方必有一主...
徐灵胎说:"一病必有一主方,一方必有一主药."临证医家既要熟谙辨证论治,又要掌握专方.专药(即专病专方,专病专药),二者不可偏废,才不失博采众方之训. <和剂局方>虽然 ...
-
徐灵胎:人参切块的原因
中医书友会第1171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I导读:"方药虽然能中病,若煎服法不合理,其药必无效."(编辑/盒子) 服法 作者/曾培杰.陈创涛 毛公裕年届八旬,素有痰喘病.每 ...
-
去宿食徐灵胎胡希恕辩证同出一辙,活用伤寒...
去宿食徐灵胎胡希恕辩证同出一辙,活用伤寒两大医出同招一剂均安 前几天读<洄溪医案>读到徐徐灵胎治疗外感停食的故事,今天读刘渡舟老先生的<伤寒论讲稿>提及一个胡希恕老先生的案例, ...
-
时空穿越——黄煌教授与张仲景、徐灵胎的对话
"我读<伤寒论>的时候,就梦回东汉,时光穿越跟着张仲景抄方,看看张仲景当时什么时候要用大柴胡汤,什么时候要用桂枝汤."中医学者黄煌教授如是说. "我曾经写过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