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双十一战绩

0,啥也没买。太复杂了,我这种直男的智商真的不够用。
我还是适合逛超市。在淘宝,逛了半天,什么翻倍,满减,叠加,各种东西搞得我晕头转向,最后我还不知道到底会省多少钱。尤其是付定金付尾款,真的让人头大,而且充满了不确定性。
为了买点东西,受这种折磨真的不值得。受够了网购的套路之后,我越来越觉得超市购物真的是一种幸福的享受。
比如东哥这种穷人,每天下班很晚了,去超市买菜,到处打折,货真价实地打折,我得到的真的是看得见的实惠。一盒豆腐,说半价就是半价,或者买两盒是一盒的钱,超市避免滞销的浪费,消费者晚上要做饭,也不会过期,双赢。
除了买菜,其他的降价也让人一看就懂,买牛奶送你几盒,做活动打八折,你花了钱,你就知道你能省多少。我觉得这种才是真正的在为消费者想。现在线上的很多活动,已经不是简单的卖货买东西了,天天折腾消费者,有的根本就不是为了卖东西,而是为了提高APP活跃,给平台某些部门的员工完成KPI,有钱的捧个GMV,没钱的捧个DAU。
线下实体店卖衣服的我也觉得做得不错,除了选择少点之外,其他的体验完爆线上。比如我经常光顾的热风线下店,每到节假日,打折幅度相当大,很有诚意。有次周末闲得没事逛街,看中了他们家的一双皮鞋,当时标价是480,没买。刚好后面再去逛,碰到了活动,变成360了,我就买了。后来再去看,恢复了480的原价,而且我还上他们网上商城看了下,和线上的价格是一致的,并没有玩先涨后降的把戏。说降价,就真的在让利。关键热风的服务也很不错,那边的服务员不会跟着你帮你介绍,进了门随便逛,随便试,没人管你,想要换不同尺码的,服务员马上就给你拿。
就算什么都不买,单纯逛逛我也觉得比在淘宝逛要好很多啊,至少至少可以活动一下,不用在家里死宅。
淘宝确实改变了大家的生活方式和购物方式,最开始的时候,确实是更加便捷,当年的双十一也真的是在诚意满满做活动,没有现在这么多花里胡哨的东西。但现在好像都变了,连时长都变了,以前说一天就是一天,现在搞几天还分两拨,真是挖空心思想着把消费者的钱包和精力掏空挖尽。各种双十一的广告也是无孔不入,从知乎热搜到微博热搜,从公众号软文到地铁广告,只要能呼吸的地方,就能看到预热广告,不肯放过一个可能产生销售欲望的场所,让所有人都沉浸其中。然而带来的不再是全民狂欢,而是各类平台自己的狂欢。
但你可以狂欢,我不理就行了。哪怕我真的想买,我也不想在双十一这天买,我就是不参加你的活动。你折腾你的,我用脚投票,谢谢。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