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证400法——痢疾九法

(0)

相关推荐

  • 【《赵绍琴临证400法》湿热病·中焦湿热证治·湿重于热 (八法)】55

    湿热病  中焦湿热证治 湿重于热 (八法) (一)香以开郁,苦燥其湿,少佐消导,疏调气机 湿邪夹食滞郁阻中焦,脾胃升降失司,脘腹胀满,纳呆呕恶,大便溏滞不爽,舌苔白腻,脉象濡滑.必当香开郁,苦燥湿,展 ...

  • 【赵绍琴临证400法:湿热病·中焦湿热证治·热重于湿(四法)】57

    湿热病  中焦湿热证治  热重于湿(四法) (一)清胃热以泄阳明,燥脾湿兼解太阴 中焦阳明胃热炽盛,又兼太阴脾湿,症见高热汗出,烦渴饮冷,脘闷身重,舌苔黄腻而干,脉象洪大,按之略濡.此热重湿轻之象,治 ...

  • 【《赵绍琴临证400法》湿热病·上焦湿热证治(七法)】54

    湿热病 上焦湿热证治(七法) (一)辛宣芳化以疏表邪,苦温淡渗兼畅中下 湿邪困表,发热恶寒,头重昏蒙,其势如裹,身重疼痛,口淡不渴,胸脘痞闷,或呕恶纳呆,大便溏薄,舌苔白腻,脉象濡滑.当用辛温芳香以疏 ...

  • 临证400法(十三)呕吐九法

    呕吐九法 有声有物为呕,无声有物为吐,有声无物为干呕,皆是由于胃失和降,胃气上逆所致.常因外邪时气.饮食不节.气机不调,或胃虚.胃寒等原因而发病. (一)芳香疏解,平胃定呕 外感暑湿之后,表气闭塞,胃 ...

  • 临证400法(九)

    胃脘痛(七法) 胃脘痛早期多与情志不遂有关,直接影响食欲.本证一定与心绞痛鉴别清楚,有时冠心病误诊为胃脘痛,是极危险的医疗事故.长期的胃脘痛,一定要详细检查,应考虑是否有早期癌变. (一)疏解郁结以缓 ...

  • 临证400法(四)痰饮(九法)

    痰饮(九法) 痰为稠黏之饮,饮为清稀之痰,二者皆因脾胃运化失职,水饮内停而致病.痰与饮同出一源,本同标异.前人认为,痰属阳多热,饮属阴多湿.今分痰与饮两方面讨论如下. (一)疏风解表,宣肃化痰 痰湿内 ...

  • 【《赵绍琴临证400法》温热病·​血分证治(九法)】53

    血分证治(九法) (一)凉血散瘀以除血热,养阴和营而止血溢 血分热毒炽盛,身热夜甚,躁扰昏狂,邪热灼伤血络,迫血妄行而致吐血.衄血,甚则便血.溲血,或发斑,舌绛紫,脉数.必用凉血散瘀.养阴和营方法. ...

  • 【《赵绍琴临证400法》温热病·​营分证治(九法)】52

    营分证治(九法) (一)清营透邪,养阴生津,以退夜热 热邪深入阴分,耗伤血中津液,身热夜甚,口反不甚渴,或竟不渴,心烦躁扰,甚或时有谵语狂躁,或见斑点隐隐,舌质红绛无苔,脉细小且数.营热伤阴,津液亏乏 ...

  • 【《赵绍琴临证400法》赵友琴先生治疗温热病八法】59

    附一:清末太医院院使.先父赵友琴先生治疗温热病八法 (一)辛凉清宣,苦甘泄热 风温邪袭肺卫,卫外失常,发热汗出,微恶风寒:肺失宣降,上逆作咳:风热上攻,则咽痛头疼,邪热伤津而口微渴,舌尖红,脉浮数.治 ...

  • 【《赵绍琴临证400法》湿热病·下焦湿热证治(五法)】58

    下焦湿热证治(五法) 一.湿重于热(二法) (一)芳香化湿以开其窍,淡渗分消畅利三焦 湿重于热,阻滞膀胱,水道不通,气化不行,湿热上蒸,头胀不清,甚则如裹,神识昏蒙,时昏时醒,如呆如痴,口干呕恶,舌苔 ...

  • 临证400法——癃闭四法

    癃闭四法 小便点滴而下为癃:小便涓滴皆无为闭:小便淋沥涩痛为淋.三者表现不同,应当鉴别清楚.癃与闭,只是程度轻重的不同,其致病原因很多,但究其病机应当考虑三焦气化不利.<内经>指出:&qu ...

  • 临证400法——便血三法

    便血三法 便血是指大便下血而言.张仲景<金匮要略>里有"远血"."近血"之分,后世又分"肠风"与"脏毒".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