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朗静逸 独立不迁——傅舟印艺说略

(0)

相关推荐

  • 中国篆刻如何发展成为一种艺术?

    赵之谦篆刻 据考古资料证明,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的三件商代铜玺,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国最早出现的印章,具有和甲骨文同样悠久的历史.根据著名考古学家和文字学家于省吾(1896-1984年)在< ...

  • 关注!谷松章第七届兰亭奖获奖作品集评

    第七届中国书法兰亭奖 评奖揭晓.颁奖后 其书法创作类获奖作品 在书坛引发热议 为此 <书法报>特邀 王登科.张瑞田.周德聪. 杨吉平.庆旭 从不同角度对获奖作品 开展学术评论 第七届中国书 ...

  • 这小楷,静逸如水

    宋代王易简小楷书跋王献之保母砖,故宫博物院藏. 王易简(生卒年不详,约公元1279年前后在世),又名王简易,字理得,号可竹,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而颖悟,幼孤.宋末考中进士,除瑞安主不赴,隐居城南. ...

  • 静逸先生之《大美中国》

    文/朱思宇 天命归中 礼仪之邦 文昌盛域 服章大美 衣冠上国 宅兹余央 仁德圣君 诗书贤民 路不拾遗 夜不闭户 歌舞升平 万夷来朝

  • 静逸先生《致五四青年节》

    ​文/朱思宇 天命谓中 礼仪为邦 仁爱之国 道德之地 文明之域 衣冠上国 文化是根 教育乃本 科技创新 经济基础 政治灵魂 军事护卫 青年之国 国之青年 我是中国 东方中国 如木常青 生机延年 少年学 ...

  • 静逸先生之《陶冶斋》

    ​文/朱思宇 上天之火 燃烧枯枝 围土守护 薪火相传 诞生窑陶 陶柴岀釉 乃炼之冶 文心而戒 陶之智慧 冶之力量 斋之空明 是陶冶斋

  • 八大山人的水墨画册,静逸超然

    朱耷<山水花鸟书法册>十七开 水墨纸本  29.0×22.0 cm  朱耷(1626-约1705) 字雪个,号八大山人 明朝宗室宁王朱权后代 祖父.父皆能诗善画 从小耳濡目染,八岁即能诗 ...

  • 静逸先生之《常道》

    ​文/朱思宇 常之所在,其有日常.平常.正常.心常.非常.恒常.常态.常理.常道等.日之所常,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行住坐卧,菜米油盐,一日三餐,或日中一食,此乃生活之日常:正之所常,凌晨午晚,朝九晚五 ...

  • 静逸先生之《凤凰花开》

    ​文/朱思宇 诸鸟中的王 雄凤伴雌凰 凤凰鸣高岗 即即足足望 身具五彩文 德义信礼仁 九天起瑞舞 空际腾祥云 陆生云实族 身变凤凰树 花若丹凤冠 叶如凰飞羽 荚敲加勒乐 离别的悲伤 思念的苦痛 青春的 ...

  • 静逸先生之《建水鸽子桥》

    ​文/朱思宇 沙拉河上鸽子桥, 粗沙拉.细沙拉, 沙拉河里玩沙拉, 大鸽子.小鸽子, 鸽子桥上卖鸽子!

  • 静逸先生之《十二然》

    ​文/朱思宇 忙时井然,闲时果然: 大顺偶然,多逆必然: 失之坦然,得之怡然: 兵则淡然,灾则泰然: 大义凛然,正气浩然: 道法自然,静逸悠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