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被历史埋没了的春秋战国时代伟大思想家杨朱,原来是天下奇才
相关推荐
-
隐士哲学家
先秦道家有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一个代表:杨朱代表第一阶段,老子代表第二阶段,庄子代表第三阶段. 据<列子·杨朱>记载: 禽子问杨朱曰:去子体之一毛,以济一世,汝为之乎? 杨子曰:世固非一 ...
-
杨子主张“贵生重己”
杨子(前450年-前370),名杨朱,字子居,又称阳子居或阳生,魏国(一说秦国)人,与列子同岁.战国初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杨朱学派创始人,告子.子华子.詹子.它嚣.魏牟等皆为杨朱学派. 杨子是与列 ...
-
经典文言文赏析 | 歧路亡羊
原文 杨子①之邻人亡羊,既率②其党③,又请杨子之竖④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之者众?"邻人曰:"多歧路." 既反,问:"获羊乎?"曰 ...
-
钱穆先生:杨朱“为我”
编者按 本文选自钱穆先生<中国思想史>.特此摘录,以飨读者. 紧接着墨子的有杨朱.墨子极端反对孔子,杨朱却又极端反对墨子.墨子讲'兼爱',杨朱则讲'为我'.孟子说他: 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 ...
-
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译文.赏析 / 严勇.音频 / 小嘉 译 文 目中无父母.君王的人,这就是畜牲啊. 赏 析 这是孟子批评杨朱,墨子的一句话. 孟子所处的时代,正是杨朱.墨翟的言论充塞天下的时代.也就是说,在孟子那个时 ...
-
拔一毛而利天下
赏析 / 严勇.音频 / 张佳 译文 即使拔出一根汗毛,有利于天下,他也不肯去做. 赏析 这是孟子谈"修身"的一句话,强调本性不应被外物所影响,修养身心应善始善终. 杨子主张一切为 ...
-
老子道学之“杨朱学派”
(来源于网上) 杨朱又称阳子居或阳生,魏国人,他本人是位隐士,有关他的生平及著作,目前已无法详知. <庄子>载:阳子居南之沛,老聃西游于秦.邀于郊,至于梁而遇老子.老子申道仰天 ...
-
被误解了两千多年的一毛不拔的杨朱
我们经常用一毛不拔来形容吝啬,这个成语来自一位道家大师--杨朱.他是继老子之后道家的首位大师,比庄子要早,可以说道家的发展他功不可没,但很多人不知道有这么位道 家大师.杨朱"一毛不拔&quo ...
-
泪痕春雨漫评战国历史 (三十四)春秋战国时代有普通话吗?
Zz 网友提问说,当时的语言和文字应该没有统一,七国之间怎么交流的?你看今天我们各个省的方言差别那么大,何况两千多年前.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而且我相信,对此有疑问的网友有很多.所以这里就插一个番 ...
-
芮姜墓中,发现了七璜连珠玉佩,还破解了春秋战国时代的一个秘密
每当传来发现古墓的消息,考古专家们是十分兴奋的,因为古墓中出土的珍贵文物,不仅具有研究价值,还可以填补历史空白.在清理芮姜墓,专家们发现一个七璜连珠玉佩,但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这枚玉佩竟破解春秋战国 ...
-
唐高宗李治:一个被历史忽视的帝王,一个别样深情的大唐明君
(唐 大明宫) 贞观二年六月,公元618年. 风和日丽,天朗气清. 一个婴儿出生在大唐皇宫的丽正殿内. 这已经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九个儿子了. 宫中侍奉的丫鬟和下人,都齐齐地跪在地上恭贺皇帝喜获龙子,但 ...
-
【历史钩沉】一个被历史遗忘了的一生四次垂帘听政的皇后
公元344年,晋康帝去世.年仅20岁的褚皇后,被迫抱着1岁的幼帝登基,并以太后身份垂帘听政.东晋内忧外患下,她历经6位皇帝,4次垂帘听政的传奇人生! 她叫褚蒜子,出身于名门望族,祖父曾任武昌太守,父亲 ...
-
【人类经济万年史】041中国春秋战国时代冶铁技术
广告 春秋战国(套装共三卷) 作者:高兴宇 京东 中国春秋战国时代冶铁技术 公元前8 至前3 世纪大体上相当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代.公元前770 年周平王东迁标志着春秋的开始,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 ...
-
岳阳路320号,鲜为人知的有事,还原大家一个民族历史!
岳阳路320号,建于1930年,上海市第二批优秀历史建筑.带有哥特风格的建筑.该建筑从空中俯视,呈一个"日"字,建筑带有内院.建筑强调竖向线条,纵向窗间墙突出,向上拔起,并层层收缩 ...
-
春秋战国时代,为什么说,法家是最成功的,同时也是问题最大的?
春秋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代表的是当时人们对于天下未来不同设想,不同学派都希望通过自己的方式,让整个社会变得更好,解决当时兵荒马乱的社会问题,让人们能够从水深火热的生活中脱离出来,重新恢复到有秩序的社会 ...
-
「作文解析」振历史之声,迈时代之步
新课标语文课题组:杨文丽 中学语文教师,从事高中语文教学16年,有多届毕业班教学经验,高中语文学科组长,深信语文的外延是生活,语文的厚度是生命,喜欢文字背后的故事,喜欢故事当中的真情. 主编:王涛 栏 ...
-
为什么在春秋战国时代能写出《左传》这部史书?
<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儒家十三经之一.<左传>既是古代汉族史学名著,也是文学名著.<左传>的诞生,不仅与其作者的史学.史才.史识密不可分,更与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