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说小企业的管理制度和人员

小企业的管理制度怎么制定,概况起来,就是紧随业务,够用就好。小企业都有大企业梦,但不能犯大企业病。为追求扩张而盲目增加部门、架构和人员,只会加重负担,降低运行效率。

小微企业因为本身的资源少,规模小,要以业务为核心,落实到管理制度上,也是如此,根据业务的要求和流程,来制定符合自身业务发展的管理制度。有利于发展业务的,就采纳,不利于发展业务的,就搁置。

有人说,这不就是业务第一论吗,还真是的,因为小企业属于草莽阶段,根本不能和成熟的企业相提并论。可以说,以不违法为最低限度,尽最大可能减小管理的幅度,管理的颗粒度,可以大一点。

小企业不要去讲太多方法论,如果小企业采用大公司的管理制度和方法论,就会陷入效率低下的陷阱里。你就是真心诚意地磨好豆腐,豆腐做得好,一定是能卖出去的。只要真心诚意去对客户,改进质量,一定会有机会。不要把管理搞得太复杂。

现在的企业管理咨询,都是习惯搬抄一些大企业,大企业的管理比较完善,水平也比较高,大企业做的好,当然可以作为学习的榜样以激励自己,但是作为一个小企业来讲,要落到实地的管理方法,还是越简化越好,还是那句话,够用就好。作为一家年轻的公司,目前还没度过存活期,业务仍是首要问题。要用业务去驱动管理,千万不能用管理去驱动业务,否则离死就不远了。

随着企业不断的发展,各项资源不断的充裕,企业的管理制度可以一步一步的细化起来,管理层次也会逐步增多,这些都是很自然的过程。

下面我们再说说人员问题。

中国的古话讲: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在遇到艰难的情况下,同事关系加上亲情关系,才能保证战斗力。

作为小微企业,也是如此。刚开始的那些核心人员都是你的亲戚关系或者类亲戚关系,比如同学、朋友,甚至说以前关系比较好的同事啊。

这种关系,因为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呢不会退缩,因为他们本身可能有很大一部分因素不是为钱而来,那不是为钱而来的好处,就是缺钱有时候就打不散他们,你能把这个强关系里边的人拉过来之后,能在公司起步的时候能很大的作用。很有可能,这些核心人员就是你的股东。这种情况,基本上每一家企业起步的时候都会有。

那么发展一段时间后,如何雇佣普通员工呢,有一个345理论,就是雇用3个人,开4个人的工资,干5个人的活。

因为你的企业小,你不比别人稍微多点工资,就不会招来人,但是,你招来人以后,如果你的员工和别的企业工作量是一样的,那你这个小企业就不能盈利了,所以应该多增加一些任务,每个人的工作量要比平均的稍微多一点,这样的话你的企业就能盈利,就能发展。就能进入良好的循环。

我曾经见过一个外贸公司,只有5个人,他们是对外销售锰矿石的,这几个人都是能力非常强,每个人都可以说3国以上的语言,那个小公司,一年的毛利润在500万以上,真得是非常可观。

我们来总结一下,小微企业的管理制度,标准就是紧随业务,够用就好。人员的机构,就和核心亲兄弟,雇佣345。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