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熙亭文存之一百五十六篇: 大宋河山之乌台诗案 ( 二 ) 王诜营救
相关推荐
-
解读 | 宋朝驸马王诜的《烟江叠嶂图》
元夏文彦<图绘宝鉴>称王诜"学李成山水,清润可爱,又作着色山水,师唐李将军,不古不今,自成一家." 王诜(1048?-1104?),字晋卿,北宋画家.太原府(今山西太原 ...
-
赵孟頫《西园雅集图》的秦少游像
秦少游听陈景元拨阮 李公麟西园雅集图 画作<西园雅集>中出现的十六人分别是:苏轼.苏辙.黄庭坚.米芾.蔡肇.李之仪.李公麟.晁补之.张耒.秦观.刘泾.陈景元.王钦臣.郑嘉会.圆通大师.以及 ...
-
近湖州,苏轼心中的谶意越来越浓
近湖州,苏轼心中的谶意越来越浓
-
乌台诗案是怎么回事,是哪首诗?
北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时任湖州知州的苏轼因文获罪,被以"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下狱,险些屈死.史称"乌台诗案",因案发地在湖州,又被称为"湖州 ...
-
会玩‖没有苏轼的苏轼展有什么可看的?
作者:coco 本文大概 4845 字 读完共需 13 分钟 故宫的苏轼特展到 10 月 30 日就要结束了,赶在结束前进去转了转,除了人从众,几乎啥都没看到,有点小失望. 就算能看见全部展品,抱着看 ...
-
乌苏22 收复河山 苏轼心中存了二十年的情结
乌苏22 收复河山 苏轼心中存了二十年的情结 继续来讲苏轼的湖州深度一日游.他与一众好友泛舟湖上,清风拂面,诗感再生. 苏轼将清风喻为君子,吹到哪里,哪里的声誉都会变好.他也承认,此为闲游,小舟在湖水 ...
-
他是名门之后、富贵公子,只因为跟苏轼做朋友就被贬了七年?
王诜还是所知最早的苏诗出版人,所出名为<王诜刻诗集>."乌台诗案"前,眼看苏轼将遭到调查,当初给苏轼印诗刊的驸马王诜得知消息,立刻通知苏辙,苏辙又派人通知身在湖州的苏轼 ...
-
郑熙亭文存之一百五十四篇:大宋河山之江河逆转(四)吴丞相病
郑熙亭文存之一百五十四篇: 大宋河山 第十二章 江河逆转 四 吴丞相病 参知政事元绛,七十高龄,一生惟谨,但知勤勉为政,不料祸从天来.长子耆宁,新任崇文院校书,忽被御史台拘问,参与太学 ...
-
郑熙亭文存之一百五十八篇: 大宋河山之乌台诗案 (四 )罗织罪状
郑熙亭文存之一百五十八篇: 大宋河山 第十三章 乌台诗案 四 罗织罪状 李定和舒亶神情忧闷,加紧锻炼苏轼狱.十月十三,罗织苏轼罪名为:怀不臣之心,成叛逆之实,以诗文辱君枉法. 附录苏轼 ...
-
郑熙亭文存之一百三十六篇: 大宋山河之千秋功罪( 二 )西师之败
郑熙亭文存之一百三十六篇: 大宋山河 第八章 千秋功罪 二 西师之败 西夏在前沿筑堡增兵,梁乙逋带兵两万,驰骋绥州一线,大战迹象已明.枢密院命令河北.河东.陕西各州军仔细检查城墙 ...
-
郑熙亭文存之一百七十六篇:大宋河山之永乐喋血(三)横山方略
郑熙亭文存之一百七十六篇: 大宋河山 第十七章 永乐喋血 三 横山方略 李宪受命,传檄延州沈括种谔,命其相机行事. 自灵州败退,军威不振,沈括日不甘味,夜不能寐,苦思冥想,也未想出计策来 ...
-
郑熙亭文存之一百五十篇:大宋山河之人去政在 (四) “回笼馍,不好吃”
郑熙亭文存之一百五十篇: 大宋山河 第十一章 人去政在 四 "回笼馍,不好吃" 中使赍旨至江宁,王府亲友,远近俱来道贺.安石躲在书房,独坐至深夜,手书<辞免同 ...
-
郑熙亭文存之一百五十二篇:大宋河山之江河逆转 (二)玉公美政
郑熙亭文存之一百五十二篇: 大宋河山 第十二章 江河逆转 二 玉公美政 王珪既相,欲收人心,终日处心积虑,如何交私养望.忽然得知,市易司初簿交易之时,听人赊钱.出息十分之二,过期不输息 ...
-
郑熙亭文存之一百五十五篇: 大宋河山之乌台诗案 (一 )李定发难
郑熙亭文存之一百五十五篇: 大宋河山 第十三章 乌台诗案 一 李定发难 李定荣升御史中丞,命其子李先回扬州故乡,省亲祭祖,光耀门庭.阳春三月,李先领尽维扬风光,于四月五日返京.途经徐州 ...
-
郑熙亭文存之一百七十八篇:大宋河山之永乐喋血(五)徐禧追赠
郑熙亭文存之一百七十八篇: 大宋河山 第十七章 永乐喋血 五 徐禧追赠 当种朴卧病之时,徐禧奏疏到京.取灵州乎?取横山乎?神宗仍难决断.取灵州即城永乐,取横山即城乌延.权衡再三,终因求胜 ...
-
郑熙亭文存之一百三十四篇:大宋山河之义利之争 “义薄云天”
郑熙亭文存之一百三十四篇: 大宋山河 第七章 义利之争 "义薄云天" 熙宁三年四月初八,王安石.韩绛在条例司议事.吕惠卿抱来宗卷,放在案头,对王.韩二人说:"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