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虚云法师故事的感悟:有怎样的志向,就有怎样的行为(三维树)

我经常思考一个问题:一个人的行为是受什么影响的?

一个人的需求主要是两方面:生存的需求和精神的需求。生存的需求主要是吃住等,有了吃住才能活下去。而精神的需求是志向,志向才是一个人活下去的意义。

现代的中国人,基本的吃住是没问题的。也就是说,现代人的行为是受自己志向的影响。你有什么样的志向,就有什么样的行为。


近几天看虚云法师的故事,其中有三个情节,真的让人大开眼界:

虚云法师年青时,有心向佛,希望战胜身体的欲望,换来内心的快乐。

19岁时,他有权有钱的父亲,为他娶了两位美女做老婆。而他却和老婆商量:在一起不做爱,只做佛法。在当时三从四德的社会,她们也没办法,只好听从他的安排。

26岁时在山中修炼佛法,他的老父亲爬到山上,想见他最后一面。他因担心自己的修炼会因此而终止,没有下山和父亲相会。甚至在他父亲临死的时候,都没有见上一面。

40岁时发心愿报父母恩情,他由普陀山法华寺起香,三步一拜,备受饥寒,用了三年的时间,终于到达五台山。这种强大的意志力,使常人想一想都感觉恐怖。

无论是绝欲、绝情还是感恩的行为,都不是一般的人,所能做到的。

从虚云法师的故事,再想想我们这些普通人。

为什么有的人能坚持不懈的去做好自己想做的事情?

比如学习某项技能, 有的人能去认真的学习,每天按时完成作业,并且在学习当中感觉很快乐。而有的人只是在逼迫自己去学习,去写作业,搞得自己身心疲惫,越学越难受。

我觉得想让自己快乐的去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还得要先在自己的大脑中,存在一个未来的志向。也就是说,在行动之前看到思想中明确的希望,当你奔着某个希望去行动的时候,就是当下受点苦,你都可能是在享受--痛并快乐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