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报.迎春诗会】梧桐夜雨的作品(207)

《中国诗歌报》纸刊选稿基地

个人简介:梧桐夜雨,本名周益慧,女,中学教师。散文及诗歌作品散见于《延河诗歌特刊》、《绿风》、《作家天地》、《山东文学》、《岁月》等百余家报刊杂志。有作品入选《当代实力诗人一百家》、《牡丹好诗歌》、《安徽诗歌年选》及《最美的风景》等大型文集。现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陕西省安康市作协会员,汉滨区作协理事,风起中文网短篇签约作家,《望月文学》编委副主任、诗歌编辑。已出版诗集《白雪词》。文学观点:用心灵触摸世界,用文字诠释生活。诗意歌吟,唯美纯净。

中国诗歌报有温度的平台

《云上的日子》

被托举到半空的风筝

引线,在一瞬间断掉

母亲一转身,就被卷进了黑夜

从此,天空染上了白发

云朵里面总有拧不干的泪水

霾越积越厚

少年的心事落在阳光背面

一次次穿越风声鹤唳

追不回那片柔暖的梦

其实,母亲在与不在

日子都是一分为二的

不同的是,天空漏雨的时候

必须学会一个人撑伞

《木棉花开》

约好在三月。须在艳阳里

打开自己的心扉

越冬之花翘立枝头,酷似红唇

所有的内心,没有一丝保留

向南,向南,一直向南

就像那些年。疾风。潮流

抑或义无反顾的爱情与征程

“英雄花”。多么贴切的称谓

无论铁血男儿,还是铿锵玫瑰

左手生活,右手侠义

纷纷而落的,不是誓言

而是岁月已久的留白

《霜 降》

秋风萧杀。收割了最后一片

眷恋,鸟鸣、虫鸣

山水深处的软语,连同

天空的雁阵,只留下稀薄的影子

万物陷入。一些白

白到本质,开始从头顶萌生

整个春天,童年

往事以及秋声,不知所终

留得残荷听雪落,枯萎的容颜

储蓄一生的暗香

此心不老,会否在一个亮闪闪的

童话世界里,重生?

《秋已深》

每个人终将抵达

稻子黄了,玉米杆斜插了风声

它们将秋天挂在脸上

我们将春天遗落在路上

校园里,又是一茬少年

他们停不住的脚步声

总是腾起春风

在秋风中呈现自己的春天

而我。中年的沉寂,与之反衬

一次次张开手臂

指缝中迅速滑过了时光

曾经的岁月,昨天的韶华

《寒 露》

秋雨未歇。这时分

薄凉趁虚而入,浸入

骨髓的寒,总会在夜里

击中一个人的软肋

露水越来越白。白过了

秋夜孤灯,父亲头上的白发

白过了肩周炎、偏头痛

以及母亲坟头的杂草

作为一棵草的存在,谁能否认

露冷风寒,不是一种考验?

金菊,在他乡潋滟风华

翻遍人间,无人共饮一杯秋凉

《中年之秋》

天若晴好。必定在高远之处

望见高远,尘埃落定

愈来愈深的蓝,成了主色调

更多的时候,“雨水像日子一样落下来”

来不及梳理,也来不及捆扎

意外的词汇,常常挂在父母鬓角

痛苦的喘息,搅动一个又一个不眠的夜

负重的枝头,有即将熟透的果子

也有来不及成熟的叶片

必须撑开健壮的臂膀,稳稳接住

(注:雨水像日子一样落下来,出自潘维《第一首诗》)

【说明】本文系原创作品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及版权信息。打赏百分之六十发作者,七日内联系素素准时发放。

【迎春诗会】不接收电子来稿,以原创小诗集5到6首为准,照片若干,经审核达到发表水平,方予在平台展示传播,并择优录用在2018年第一期中国诗歌报纸刊刊发;投稿均需通过添加如下微信传递:fengjunying1027(英子) hh13893171597(不倒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