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十户一把菜刀也逃不掉灭亡

爱吃兔子的草 1周前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正反两面特征十分明显的朝代。元朝既属于一个最能打天下的朝代,因为它所拥有的国土面积“东尽辽左西极流沙,北逾阴山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时不及也。”达到历史迄今以来最大,同时,元朝又属于一个历来为人诟病最多,甚至一直不太令人乐意提及的朝代,因为它在元汉等民族间实行的宽元严汉的“等级歧视”制度,从它诞生之日起也就注定了蒙元帝国不会持续太久便走向衰竭的命运。

引言

对于元朝,曾经流传着不少关于它的怪诞事。那时候,元朝政府为了阻止汉人反叛,规定“十户用一把菜刀”,除做饭外,这把菜刀都交由其中一户元人家看管。

而且,后来还由此衍生出“八月十五杀鞑子”一事,这说的是,因为元朝对民众看管的严密,导致元末起义军无法联络,刘伯温就想出了一个主意,将“八月十五杀鞑子”的纸条藏在馅饼里通知各方。

“十户用一把菜刀”之说的流传,最大的关注点不在绝对追究于有与没有之间,因为,它不仅仅只是源自元朝民间广为流传的一种说法,更加折射的是元朝在治理天下的过程中,存在的由来已久的一个严重的社会“病征”问题,揭示的几乎就是草原民族在入主中原后,个性粗犷和随心所欲生活的一个历史缩影,特别表达了民众对当时元朝政府所实行的“宽元严汉”民族“等级歧视'压迫政策的无声抗争。

草原民族入主中原:“宽元严汉”的政策反思

元代传遍坊间的“十户用一把菜刀”事件真实性分析!

对历史事件的真假辨析,正如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一回中所写的“假亦真时真作假,无还有处有为无”那样,对一些不太好弄明白的事情,只适合辩证看待,而没有绝对。尤其是,历史文献没有记载的事情未必都全会是假的,当然,民间传说中的事情也不一定都会全是一些好事之徒杜撰出来的供人们茶余饭后取乐的谈资。

就拿“十户用一把菜刀”这事来看,虽然详细具体到“菜刀”二字的内容元朝历史文献没有相关记载,但在元朝典章制度所列的内容中,提到对“刀”字的禁止情况却有多处。

在元朝有段历史,被称作“伯颜弊政”。

伯颜(左起:第一)

伯颜(1236年-1295年),元初名臣。蒙古八邻部人。在忽必烈时拜中书左丞相,后升任同知枢密院事。在他执政期间,其中有这么一条规定:

“汉人、南人不得持寸铁。”。

不过,这项政策在至正元年(1341年)伯颜下台后,脱脱上台就将它废除掉了。

因此可以理解,一直流传于民间并常常被人提及的元朝“十户用一把菜刀”的说法为,大致正是出于此吧。也许,正是由此获得灵感,在当代,由解爱芹于2013年出版的《中国历史穿越指南》一书才提到元朝“十户用一把菜刀”的历史事件。

当然,也有一种解释,说此处的“铁”,仅指军事用途方面的,或者是铁器的铸造材料,而对于老百姓正常生活所需的农用工具以及厨具并不在这个范围内。

然而,在《元史·刑法志》中也规定:

“诸民间有藏铁尺、铁骨朵,及含刀铁拄杖者,禁之。”

又如《元史·刑法志》又一处规定:

“枪若刀若弩私有十件者,处死。”

尤其是这两条,第一条十分明确的提到了禁“刀”令。第二条,直接告诉违反标准规定的严重罪责后果。

这些历史记载的元朝文献,都十分明确地表明,元朝政府对民间“刀”具管制是异常严格的。

不管这个“刀”字具体所指的含义是指兵器中可以作战用的刀,还是老百姓家里生活用的切菜刀,至少可以说明,元朝在典章制度的规定上,确实就“刀”这一项作过多项规定。

所谓”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尽管“十户用一把菜刀”的事情在元朝大政方针里没有被精确提到,但当它下发到地方机构,由一些地方小吏去执行时,禁“刀”大令完全有可能被继续细化当作禁“菜刀”去胡乱执行。因为在元朝,本就是一个“民族等级歧视”严重的朝代,元朝百姓受统治者欺压之苦,我们不仅通过一些电视剧或历史书籍基本都是可以略窥一二的。尤其是当一个朝廷开始腐败时,下面助长的歪风邪气往往都是令人难以想象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