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才琎:除夕夜之思
相关推荐
-
谈谈我父亲的保健之道
我父亲今年87岁,面色光润,脸上没有老年斑和皱纹,声音宏亮,健步如风,胃口好,手不抖,眼不花,逢年过节还总是给全家人做上美味可口的四荤四素外加肉汤臊子面. 解放前我父亲由于家境贫寒未能上学,1949年 ...
-
悦读|《根》杨永
根 城郊一片土塬 融汇全家人的血汗 大家植树浇灌 建起来一块绿苑 绿苑是家族陵园 父亲在此长眠 二哥来这里陪伴 看日月轮转迎晨送晚 父亲是一个奇传 他出生在乱世之年 15岁小红军过草地爬雪山 掉队被国 ...
-
一节洪
建洪,一个像男生的名字,其实是个女生. 即使相见多次,但只要不对应起来,第一印象只能发生在见了千百次后的第一面. 那天照常去上学校安排来的课表,忽冷忽热气候的正是热的一天.风扇开的不得劲,外套也不敢当 ...
-
忆母亲 /刘云祥
忆母亲 刘云祥 我的母亲出生于清朝末年,淳化县官庄乡张村人.母亲一生的大部分时间,是生活在民国时期.在那个社会动荡.物资匮乏的年代,作为普通的农民家庭,生活的拮据和艰辛可想而知.要是再得个病,那就更是 ...
-
唐玄宗杖杀二子(资治通鉴卷二一四之四)
起初,殿中侍御史杨汪杀了张审素后,化名为杨万顷.当时,张审素的两个儿子张瑝和张琇的年纪都很小,他俩受到牵连被流放到岭南.不久,兄弟二人逃回中原,伺机为父报仇.开元二十三年三月丁卯(十一日),张氏兄弟亲 ...
-
杨才琎:悼念
悼 念 文/杨才琎 那个让我们吃饱饭的老人,去了. 我在贴吧上看人讲,五十年代以来,离世让全民哀痛的,有两个人:周总理,袁隆平. 周总理走了很久了,他的好,被人们口口传诵,将永久流传下去.而于我们这样 ...
-
中国乡土一日•20210614 | 杨才琎:端午
2021 · 中国乡土一日 · 杨才琎 认领6月14日 杨才琎,男,汉族,八零后,陕西安康人,务工农民,热爱文学,有四十万字的长篇小说<蜀河船帮>在知名平台推介,写散文随笔.为文之道:做人 ...
-
杨才琎:一路同行
凌晨四点起床,窗外传来淅淅沥沥雨声,两个孩子都在酣睡,晨曦又踢了被子,把两只胳膊露在外面,我扯了扯被角,她翻个身,又沉沉睡去.旭东卧室的窗帘没有拉严,对面高楼上广告牌的光亮从缝隙间溜进来,在他脸上抹了 ...
-
蝉鸣,蝉味,蝉之命运 / 杨才琎
蝉鸣,蝉味,蝉之命运 文/杨才琎 太阳才从山顶上露脸,知了已在洋槐林里嘶声嚎叫了两个钟头.如果不是我晓得这声音是从它腹腔下发出,一定会以为它有不可解的冤屈,非得这样呼号着求青天大老爷作主了.洋槐林包围 ...
-
在陈炉矿边 作者/杨才琎(陕西安康)
在陈炉矿边 作者/杨才琎(陕西安康) 路过槐林沟时,路边扭曲着一条蛇,正奋力往路沿深草里蜿蜒.这是今年见的头一条蛇,蛇尾在上,蛇头往下,不用说,今年的运势应该也好不到哪儿去.__都忘了这个说法是谁告我 ...
-
杨才琎:有滋味的生活
有滋味的生活 (陕西安康)杨才琎 吃饭时,常常为缺一口辣子发愁. 自小嗜辣,得的诨名叫"辣子虫",无论是青辣子红辣子,只要有它,一顿饭便算是吃成. 那些年,我家菜园子里,种得最多的 ...
-
西北作家 || 随笔 || 杨才琎:碎碎的念想
碎碎的念想 杨才琎 这天儿一日冷过一日,偶尔再飘点小雨,就更冷得厉害.早上起来,到处都是白花花的霜,太阳出来照一照,每个麦苗尖上都一顶一颗清冷的露珠. 我跟他们说,冬天最好的生活,就是出了太阳放牛羊. ...
-
【散文选刊】胶东散文年选·新媒体散文 杨正松|梨花思
杨正松,重慶市秀山縣溪口鎮芭蕉人,出生於1952年10月.1974年在秀山三中高中畢業.於1992年考入秀山師範學校,畢業後相繼在芭蕉·楓香小學任教.2004年評為重慶市小學高級教師.曾於1992年在 ...
-
杨国荣:再思儒学——回归“仁”与“礼”的统一
(2019年7月5日,杨国荣教授在瑞士当选国际中国哲学学会会长时发言) 杨国荣,1957年生,浙江诸暨人.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暨哲学系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2005),国际形而上学学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