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玺|清代碑学运动成因窥探——“士”文化建构的转型

(0)

相关推荐

  • 王连起|五代宋金书法史论纲要

    五代宋金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虽然承晋继唐,但风格面貌却大不相同,其审美旨趣也直接影响了以后的元明书法.这种时代风格的形成,既有书法艺术本身发展规律的制约,又受社会历史因素的影响. 中国书法作 ...

  • 当代新帖学与草书晋唐一体化现象的文化缺失

    吕金光 中国书协草书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艺术学院.四川大学教授.博导.多次担任中国书协主办的全国书法篆刻大展评委.全国艺术基金评审专家,全国人文社科项目评审专家. 当代新帖学与草书晋唐一体化 现象的文 ...

  • 吕文明|古法的复活:清代碑学运动的实质——兼论邓石如的碑学实践

    中国书法的发展自二王以后,一灯相传,直至清代中晚期,随着阮元.包世臣和康有为等一大批书法理论家的宣导和实践,碑学开始成为中国书法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虽然碑学在民国以后逐渐衰退,帖学重新振兴,到今天已 ...

  • 清代“碑学大师”阮元,冶碑帖于一炉,于厚重中透出灵动

    导语:真正确立清朝中期碑派书法与帖派书法相抗衡之地位的, 一般来说应归功于阮元在理论上的开创作用. 阮元是乾嘉学者中一位比较特殊的人物,他在经史.小学.天算.舆地.金石.校勘等方面造诣极高,可称得上& ...

  • 清代碑学兴起的原因

    无论是碑学还是帖学,都是从不同角度对书法艺术的优点进行了最大程度的挖掘. 1平尺粉彩团扇纸书李益<写情>:水纹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 帖学衰落 帖学的 ...

  • 陆明君:刀斧之下的“篆隶笔意”:清代碑学建构中的误读

    在清代碑学的建构中,从开始关注北碑到对北碑的渐次赏悦与推崇,在这一过程中最关键的是人们寻求到了北碑中所蕴涵着的"古法"或"篆隶笔意",从而确立了北碑的正统地位. ...

  • 陈根:用运动对冲久坐风险,现在即可开始

    文/陈根 近代科技进步,带来了舟车发达,不仅使得人走得路变少了,许多劳作也变得机械化了,如今,许多生产劳动都已经自动化,人们也从劳动力工作转向智力工作.坐,成了人们主要的生活姿势.更有部分人更是坐下去 ...

  • 《蛮苗图说》陈浩·清代

    陈浩(清嘉庆初年曾任八寨理苗同知)所著<八十二种苗图并说>.全书按条目研究并依托彩绘插图,系统地介绍了当时贵州各民族社会文化状况,是一部资料价值与艺术鉴赏价值均很高的历史民族志.

  • 【福建】陈泽文《运动让我愉悦》

    运动让我愉悦 泉港区二小集团和星校区 五年级 陈泽文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是我们生命中不可少的一部分.有一些人认为运动是一种折磨,刚开始我也是这样想的,直到那一天,我改变了这个想法. 那一天,蓝天上的白 ...

  • 【微信剧场】张克、卢松、陈玺强、马连生等主演的京剧《定军山》(像音像)

    京剧<定军山>剧情简介 <定军山>,也称<一战成功>,是京剧传统剧目,讲述:三国时魏蜀交战,曹操派大将张郃攻打葭萌关,被蜀汉老将军黄忠.严颜打败.张郃逃到定军山,投 ...

  • 陈平民 | 清代朴学家的摇蓝 —— 不疏园 (徽学研究)

    清代朴学家的摇蓝 -- 不疏园  文 / 陈平民 (安徽黄山) 2021.05.01 作者简介:陈平民(1948-),男,休宁县人,徽州文化研究资深学者.曾任黄山日报总编辑.黄山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黄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