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哪怕你掌握了最先进的教育理念,你依然会教育不好孩子
有的网友可能会抬杠说,人家智商肯定是高,即使人家的方法你学了,你孩子也考不上清华北大。这一点我们当然承认,但是我们学了人家的方法,没考上清华北大,那考上个985、211也行啊?如果学了之后,你孩子真的能考个211,估计你做梦也会笑醒。所以,我们重点应该是借鉴别人的方法。事实上,人家分享的方法听起来也很简单,就是重视培养阅读习惯,很小的时候就给孩子讲故事,然后就是培养各种学习习惯。说实话,方法很平淡无奇,估计每个父母也都知道。但问题来了,即使我们知道方法,但我们却依然很难培养出爱学习的孩子。的孩子。其实类似的问题有很多,比如说你看了很多如何辅导孩子作业的文章视频,也学了很多辅导作业的技巧,但是你依然还是不能解决孩子的作业问题,每次还要监督催促孩子才写,并且经常是搞的家里鸡飞狗跳的。那问题来了:这到底是为什么?为什么我们学了很多看似很好的方法,也懂得如何做,但是最终取得的效果却并不好呢?
为什么明明知道如何做才对,但却依然教育不好孩子
之所以出现这种明知道如何做才对,却依然做不好的原因2个:虽然我们都知道要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但是如何培养,方法就有很多了。这就好比我们要到达一个目的地,虽然目的地很明确,但是到达目的地的道路却有很多条。具体要走哪条路,就看个人的选择了。而不幸的是,很多人就会选择比较困难的路,甚至会选择自己看着通畅,实则是无法到达的路。同样是培养孩子的阅读,有的人选择的方法是每天陪孩子读书,给孩子讲故事,而有的人则是买来书就扔给孩子,让孩子自己读,然后就不管了。显然有的方法就容易成功,有的方法虽然困难,但也会成功,而有的方法一开始就走上完全错误的道路,注定是无法成功。即使我们选择的道路是正确的,但是我们很可能还是依然实现不了我们的目标,因为每个人的具体操作能力是不一样的。龟兔赛跑的故事大家都听说过,它们两个的跑道是一样的,但是一个顺利的到达了终点,一个却是磨磨蹭蹭的,最终导致失败。这就是具体操作能力的不同。尽管很多人知道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最好方法就是陪伴,但是又有几个人能做到呢?有的人能每天坚持,而有的人则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那你说哪个会成功呢?这二者决定了,哪怕父母掌握了最先进的教育理念,也很难做到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时候我们明知道怎么做,但依然却做不好的原因。
但事实上,大多数父母并没有掌握最先进的教育理念。换句话说,在教育理念这一关就有很大的问题。我们在教育孩子中具体的操作思路来自哪里?来自于我们底层的教育理念。就比如说,如果我们认为孩子不打不骂是无法成才的话,那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就会采用打骂孩子的技巧。相反,如果我们认为应该尊重孩子、理解孩子,那我们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就不可能采用打骂孩子的操作技巧。底层教育理念决定了我们的教育方向,在选定了教育方向之后,我们才会确定具体的操作方法,而个人操作能力的不同,又决定了你的方法会起到多大的效果。而事实上,大多数父母在底层教育理念这第一步就错了,以至于后面所有的操作都有问题。
错误的底层教育理念
我说大多数父母采用的底层教育理念有问题,有的父母们可能不服。别急,看完下面,你就知道自己的教育方法是不是错了。对于大多数父母来说,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更多的是采用了一种“否定式教育”。什么是“否定式教育”呢?就是父母更多的在否定孩子,因为父母更多的是盯着孩子的缺点问题看。那父母看到孩子的缺点问题,当然就要纠正孩子。而纠正孩子,就是否定孩子,否定孩子的这些缺点问题。比如说父母看到孩子赖床,就会指责孩子赖床,要求孩子改正,每天早起;再比如说,父母看到孩子做作业很粗心,就会要求孩子改正,做作业时细心点……大多数父母是不是就是在这样教育孩子,这是不是在否定孩子?是不是属于“否定式教育”?
很简单,因为每个人都是自恋的,都觉得自己是正确的,因此人们都不喜欢别人否定自己。你喜欢别人说你这做的不好,那做的不行吗?肯定也不喜欢吧,对于孩子来说也同样如此。那孩子既然不喜欢,孩子又怎么会听父母的,配合父母呢?他们正常的反应应该是反驳父母,极力维护自己,要证明自己是正确的。这也是为什么孩子叛逆不听话的根本原因,他们在维护自己的自尊。换句话说,在“否定式教育”下,孩子叛逆不听话是一种必然。而孩子叛逆不听话,父母又想要孩子改正错误,于是父母就只能采取强硬的教育手段,批评打骂等教育方法就出现了。孩子小的时候,父母还可以依靠自己成年人的优势战胜孩子,但是随着孩子成长,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失败的就变成父母了。这也是为什么青春期父母在教育上感到束手无策的原因,因为小时候用武力压迫的方法不管用了,而父母的教育理念决定了,他们又不能采用别的方法。可以这么说,父母现在所面临的所有教育问题,都是由父母错误的“否定式教育”理念导致的。“否定式教育”理念就决定了孩子必然会叛逆,而父母就必然会采用批评打骂的教育方式。只要“否定式教育”这个底层教育理念不变,那父母在具体操作中如何调整自己的技巧都无用。这就好比你从济南去北京,但却是向西走,那你再调整工具也无用。要想赢得孩子配合,就必须放弃这种否定孩子的教育理念,而是改用赢得孩子的理念。当孩子觉得父母不是在否定他而是在帮助他,不是他的敌人而是他的战友时,孩子自然就不会叛逆,父母也就无需用批评打骂的方式控制孩子。那如何赢得孩子,让孩子视父母为战友呢?这就需要我们掌握习“肯定式教养”理念。
肯定式教养
正是在认识到“否定式教育”理念存在的问题后,我提出并创建了“肯定式教养”理念。相信很多网友学习过的《正面管教》、《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等书籍,其实这些书严格来说都是遵循了我们“肯定式教养”理念,都是在肯定孩子、支持孩子,而不是在否定孩子。只不这些书更多的是介绍技巧,并没有给出一个清晰的理念,也没有构建出一套详细的理论体系。因此很多网友会发现,感觉人家说得很对,但是自己就是操作不来,就是因为你根本没有了解这些书籍背后的理论,所以你就不能创造出适合自己孩子的方法,就只能生搬硬套,当然也就不管用了。如果你学习了我们“肯定式教养”理念,再阅读这些书籍,你就会感到豁然开朗了,甚至自己也可以针对问题提出自己的一套方法。与“否定式教育”不同,“肯定式教养”相信孩子,认为孩子具备积极向上的本能,父母需要做的就是引导释放这种本能,那孩子自然就会变得越来越优秀了。而不是像“否定式教育”那样不信任孩子,依靠监督控制来纠正孩子,让孩子变得优秀。在否定式教育看来,这是孩子有问题,无法控制自己,所以父母就应该监督控制孩子,就会批评责骂孩子。但在肯定式教养看来,这并不是孩子的问题,因为手机的机制就是让人沉迷,成人都控制不住,何况孩子。所以,肯定式教养并不会责骂指责孩子,而是训练孩子的自控力,或者是培养孩子新的兴趣爱好,从而解决孩子对手机的沉迷。对比这两种方法,你觉得哪种方法更容易受到孩子的欢迎?又哪种方法更容易成功呢?想要学习“肯定式教养”的朋友,可以关注我同名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