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学堂】脏器下垂不容轻视,中医名方为...
相关推荐
-
郑邦本 补中益气方的临床应用
补中益气之概念,最早是金代李东垣提出来的,其创立的补中益气汤等方,被后世医家尊崇且广泛应用.如明代张介宾的举元煎,民国张锡纯的升陷汤,皆是在此基础上化裁而来.郑老对于东垣学术思想亦有较深入的研究,根据 ...
-
辩证论治笔记(十三)
心气虚,我们在临床上如何来判定? 1.心慌,胆小怕事,别人说话就吓一跳,这种,我们中医叫心悸怔仲,这是心气虚典型的症状. 2.有胸闷,胸里面感觉气不顺畅,走路,说话,都感觉到气不够用,上气不接下气,这 ...
-
方剂歌訣 | 补中益气汤
补中益气芪术陈,升柴参草当归身,虚劳内伤功独擅,亦治阳虚外感因. 组成及用法 组成:黄芪18g,甘草 9g,人参 6g, 当归 3g,陈皮 6g,升麻 6g,柴胡 6g,白术 9g 用法:水煎服. ...
-
补气养阴人参养荣粥
因为工作劳碌,生活操劳,或者有些妹子,素来体力就弱,加班多啦,熬夜多啦,渐渐地发现脸色萎黄,有气无力,没精打采的. 这可能是气虚了. 中医调理体质的原则是:虚则补之. 好吧,既然气虚了,那就补补吧. ...
-
再说经典成药之补中益气丸
解析:补中益气丸是四君子汤去掉茯苓作为基础方,即黄芪.人参.白术.炙甘草,现代方中的黄芪用量偏大,主要是增加其固摄作用.而陈皮理气又化湿.因为人气虚到一定程度,血肯定也会不足.就用当归,既能养血,又能 ...
-
【经方学堂】思考中的中医路
2015-01-04 一路走来感觉选择中医这条路很是幸运.大学五年,研究生三年,工作半年,对于中医学习有领悟也有纠结. 关于辨证论治的思考.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精华,是中医的特色.首次接触中医时发现有的老 ...
-
【经方学堂】西医对症治疗,中医辨证论治
[经方学堂]西医对症治疗,中医辨证论治 中医治病的特点我已经提了几次,就是四个字--辨证论治.中医要辨证论治,究竟怎么辨证论治?前面已经提过怎么辨证,怎么选方,就是讲中医的基本法则,就是一定要辨证,辨 ...
-
名老中医名方精选 – 经方派
一.治阳痿 方一(古康德拟方):麻雀12只,地龙40克,蜈蚣(干品,下同)20条,淫羊藿50克.分别研细末(麻雀去毛及内脏.焙干),混匀,分为40包,每次1包,每日2次,以米酒冲服.20天为1个疗程. ...
-
中医名方135个经典秘验方(4)
99.益 气 健 脑 汤 组成:潞党参.黄芪各30克,焦白术20克,炙升麻10克,竹柴胡10克,新会皮10克,岷归头10克,炙甘草9克,朱生地.朱麦冬.朱茯神各20克,怀山药.生龙骨.生牡蛎各20克, ...
-
中医名方135个经典秘验方(3)
67.扶 脾 消 渴 汤 组成:人参15克.白术15克.山药20.沙参20克.麦冬15克.百合15克.玉竹15克.焦山楂20克.鸡内金15克.陈皮15克.甘松15克.葛根15克. 功能:健脾益气,和胃 ...
-
19-几个祖传中医名方
19-几个祖传中医名方
-
健脾祛湿第一 l中医名方“苓桂术甘汤”头...
健脾祛湿第一 l中医名方"苓桂术甘汤" 头发爱出油.面部油亮?睡觉留口水.口臭.身体有异味?大便稀黏腥臭,粘稠(不易冲掉)?这些全是湿气的表现. 今天推荐大家一个健脾祛湿的方子,出 ...
-
〖中医名方〗《腰痛方》治疗各种腰痛
〖中医名方〗《腰痛方》治疗各种腰痛
-
《中医名方大全》治疗过敏性鼻炎药方偏方汇总
治疗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炎症,又称常年变态反应性鼻炎.血管舒缩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的临床表现是,阵发性鼻痒.喷嚏.急性发作时流出大量水样鼻涕,缓解时少而稠,并发感染者成粘脓性,间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