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衷中参西录》10.甘草解
相关推荐
-
『中国古代房中养生秘笈』上卷→养生四要
<养生四要>又名<万氏家传养生四要>五卷,明·万全撰(参见<万氏妇人科>题解).<养生四要>一书为万氏养生理论系统之作.卷一论"寡欲" ...
-
《脾胃论》:温胃汤 和中丸
温胃汤 专治服寒药多,致脾胃虚弱,胃脘痛. 人参 甘草 益智仁 缩砂仁 浓朴(以上各二分) 白豆蔻 干生姜 泽泻 姜黄(以上各三分) 黄 陈皮(以上各七分) 上件为极细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煎至半盏, ...
-
如何正确使用《伤寒论》经方——四逆汤(14),收藏点赞转发吧
治下利清谷,三阴厥逆,恶寒,脉沉而微者,此方主之.此乃温经救阳之峻剂也.甘草(二两,炙) 干姜(一两半)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切八片) 上三味,㕮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 ...
-
妇人呕吐方论第一
夫妇人呕吐者,由脾胃有邪冷,谷气不理所为也.胃为水谷之海,其气不调而有风冷乘之,冷搏于胃,胃气逆则令呕吐也.愚详曰∶夫呕吐之疾,非特脾胃虚冷而呕吐也.亦有胃热而呕者:亦有胃中冷.胃口热而吐者:亦有痰盛 ...
-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441至卷442 小儿食癖门)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四百四十一 小儿食癖门 小儿直诀 [宋 钱乙] 癖 若腹中有癖不食,但饮乳是也,当渐用白饼子下之.盖小儿病此,良由乳食不消,伏于腹中,乍冷乍热,饮水过多,即荡涤肠胃,亡失津液,脾 ...
-
《医学衷中参西录》10.来复汤
治寒温外感诸证,大病瘥后不能自复,寒热往来,虚汗淋漓:或但热不寒,汗出而热解,须臾又热又汗,目睛上窜,势危欲脱:或喘逆,或怔忡,或气虚不足以息,诸证若见一端,即宜急服. 萸肉(去净核,二两) 生龙骨( ...
-
《医学衷中参西录》10.安胃饮
治恶阻. 清半夏(一两,温水淘洗两次毫无矾味然后入煎) 净青黛(三钱) 赤石脂(一两) 用作饭小锅,煎取清汁一大碗,调入蜂蜜二两,徐徐温饮下.一次只饮一口,半日服尽.若服后吐仍未止或其大便燥结者,去石 ...
-
《医学衷中参西录》10.小儿痉病治法
小儿为少阳之体,是以或灼热作有惊骇,其身中之元阳,恒挟气血上冲以扰其脑部,致其脑筋妄行,失其所司而痉证作矣.痉者其颈项硬直也,而或角弓反张,或肢体抽掣,亦皆盖其中矣.此证治标之药中,莫如蜈蚣(宜用全的 ...
-
《医学衷中参西录》10.肺病咳嗽吐血
天津张××,年二十六岁,得肺病咳嗽吐血. 病因 经商劳心,又兼新婚,失于调摄,遂患劳嗽.继延推拿者为推拿两日,咳嗽分毫未减,转添吐血之证. 证候 连声咳嗽不已,即继以吐血.或痰中带血,或纯血无痰,或有 ...
-
《医学衷中参西录》10.大便下血(四)
阜城杜××,年四十五岁,得大便下血证. 病因 因劳心过度,每大便时下血,服药治愈.因有事还籍,值夏季暑热过甚,又复劳心过度,旧证复发,屡治不愈.遂来津入西医院治疗,西医为其血在便后,谓系内痔,服药血仍 ...
-
《医学衷中参西录》10.温病兼痧疹
天津舒××,年四十五岁,于仲夏得温病兼痧疹. 病因 舒××原精医术,当温疹流行之时,屡次出门为人诊病,受其传染因得斯病. 证候 其前数日皆系自治,屡次服表疹清热之药,疹已遍身出齐而热仍不退,因求愚为延 ...
-
《医学衷中参西录》10.流产后满闷
天津张姓妇年二十六岁,流产之后胃脘满闷,不能进食. 病因 孕已四月,自觉胃口满闷,倩人以手为之下推,因用力下推至脐,遂至流产. 证候 流产之后,忽觉气血上涌充塞胃口,三日之间分毫不能进食.动则作喘,头 ...
-
《医学衷中参西录》1.资生汤
治劳瘵羸弱已甚,饮食减少,喘促咳嗽,身热脉虚数者.亦治女子血枯不月. 生山药(一两) 玄参(五钱) 于术(三钱) 生鸡内金(二钱,捣碎) 牛蒡子(三钱,炒,捣) 热甚者,加生地黄五六钱.脾为后天之本, ...
-
《医学衷中参西录》2.十全育真汤
治虚劳,脉弦.数.细.微,肌肤甲错,形体羸瘦,饮食不壮筋力,或自汗,或咳逆,或喘促,或寒热不时,或多梦纷纭,精气不固. 野台参(四钱) 生黄 (四钱) 生山药(四钱) 知母(四钱) 玄参(四钱) 生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