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大夫之郤氏、中行氏、智氏
相关推荐
-
中行-中华姓氏文化
一.文字演变 中字: 行字: 二.姓氏读音 拼音: zhōng háng 注音: ㄓㄨㄥˉ ㄏㄤˊ 三.姓氏起源 中行(háng)姓,为中国复姓.中行姓源出于荀姓,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晋国一卿家- ...
-
8.1日行记
8.1日行记
-
三家分晋,赵、魏、韩三打一,老大智氏灭亡,姜还是老的辣
导言:三家分晋,赵.魏.韩.三打一,老大智氏灭亡,割袍断义,终不悔,从此兄弟是路人,姜还是老的辣 自古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但是天下从分到合,再从合到分的过程,势必是一个漫长而又艰难的过程 ...
-
赵魏韩三家分晋前夕,智氏什么反应?
春秋时期,晋国的韩.赵.魏三家已经坐大,侵犯了智氏的利益,但当时的智氏首领智瑶却每天都是一片阳光灿烂的好心情. 这天,他将韩康子和魏桓子叫到身边,又携着二人一起来到汾河,看着波涛滚滚的河水,智瑶心中大 ...
-
三家分晋时,智氏实力最为强大,为何反而身死族灭?
春秋未年,晋国公室内讧不断,大权旁落,势力衰微,智.赵.韩.魏.范.中行氏等六家上卿乘机崛起,他们牢牢地把持着晋国的军政大权,不时相互倾轧,擅自征伐,国君在他们眼里,只是可有可无的摆设. 如鱼得水,逐 ...
-
晋大夫之狐氏、先氏、胥氏、栾氏
狐氏 1.太伯[晋武公时] 2.狐突(伯行)[公元前?-公元前637年] 3.狐毛[公元前636-公元前629年] 4.狐溱[公元前628-公元前?年] 6.狐偃[公元前636-公元前629年] 7. ...
-
晋大夫之伯氏、张氏、祁氏、羊舌氏、
伯氏 1.公子敖[晋惠公.文公时] 2.不详[公元前?-公元前?年] 3.伯起(伯纠)[公元前?-公元前?年] 4.伯宗[公元前594-公元前576年] 5.伯州犁[公元前575-公元前541年] 6 ...
-
晋大夫之籍氏、董氏、女叔氏、步氏
籍氏 1.籍黡[文侯时] 2.司空籍颉[昭侯.孝侯时] 3.南里叔子[鄂侯.哀侯时] 4.叔正官伯[小子侯.缗侯时] 5司徒公[武公.献公时] 6正少襄[惠公.文公时] 7司功大伯[襄公.灵公.成公时 ...
-
晋大夫之范氏、士氏、程氏
范氏 1.士蒍[公元前?-公元前?年] 2.士缺(成伯)[公元前-公元前633年] 3.士会(武子)[公元前632-公元前591年] 4.范燮(文子)[公元前590-公元前574年] 5.范匄(宣子) ...
-
晋大夫之魏氏、韩氏、赵氏、邯郸氏
魏氏 1.毕万[公元前661-约公元前658年] 2.芒季[约公元前657-约公元前656年] 3.魏犨(武子)[公元前655-约公元前631年] 4.魏州(悼子)[约公元前630-约公元前579年] ...
-
三桓指什么?鲁国卿大夫孟孙氏、叔孙氏和季孙氏
三桓,即指鲁国卿大夫孟孙氏.叔孙氏和季孙氏.鲁国的三桓起于鲁庄公时代(前693年─前662年).鲁庄公父亲鲁桓公有四子,嫡长子鲁庄公继承鲁国国君;庶长子庆父(谥共,又称共仲,其后代称仲孙氏.庶子之长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