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经济半小时》:储能 可再生能源,青海“绿电”有望点亮世界
相关推荐
-
青海清洁能源发电量相当于替代原煤3811万吨
记者采访了解到,2020年,青海省清洁能源发电量847亿千瓦时,相当于替代原煤3811万吨,促进减排二氧化碳6268万吨. 青海地处青藏高原腹地,被誉为"三江之源""中华 ...
-
人类驯化新能源记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使用清洁能源是绕不开的话题.但是风电.光伏发电的不稳定性对于需要稳定的电力系统是个难题. 五年前,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实践在青海开展,并给人类"驯化新能源"提供 ...
-
20GW“风光热储一体化”清洁能源基地拟落地青海
2月2日,甘肃光热发电有限公司.格尔木金钒光热发电有限公司与格尔木市政府签署格尔木市风.光.热.储一体化项目合作框架协议.项目拟建设100万千瓦光热.800万千瓦光伏.100万千瓦风电项目,其中一期项 ...
-
青海:“不毛之地”缘何成为新能源企业聚集地
阅读提示 风光天上来,电从空中走.曾经荆棘丛生.荒漠化严重的戈壁滩,变成了一片蔚蓝的光伏海洋.依托丰富的光热资源,青藏高原正孕育"绿能"无限的清洁能源产业. 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 ...
-
历史突破!青海成中国首个实现新能源是第一发电电源省份
"青海电网2月全月新能源发电量占比居第一,标志着青海新能源发展迈入了新的阶段.这也让青海成为中国首个实现新能源是第一发电电源的省份."1日,国网青海电力调度控制中心主任方保民表示. ...
-
首航高科---总体发电成本偏高,还需要加快技术创新降低成本。
全国工商联介绍,太阳能光热发电具有较多优点,包括: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光热电站每度电的碳排放远低于光伏,仅为光伏的1/6:与光伏和风电相比,光热发电是电网友好型的清洁电源,大规模并网不会增加整个电力系统 ...
-
中国电建集团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行业信息 三江源“绿电”赋能 助推绿色化转型
一块块浅蓝色的光伏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黄河之水推动水电机组将水流动能转化为电能,茫茫戈壁滩上叶片飞转日夜发电,来自三江源的"绿电",满足青海本地生产生活使用之余,正越过重峦叠嶂源源 ...
-
[首藏作品](6231)三江永续 “风光”无限 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
◎本报记者 张 蕴 通讯员 王国栋4月初,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塔拉滩,±800千伏青南换流站内,高效运转的电气设备正将来自大自然的馈赠--清洁能源"打包"外送:林立的铁塔犹如 ...
-
青海新能源单日发电量首次突破一亿千瓦时
2020-12-10来源:科技日报 记者从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获悉,12月2日,青海省单日新能源发电量首次突破一亿千瓦时大关,达到1.02亿千瓦时.其中,光伏发电量为0.53亿千瓦时,风电发电量为0.4 ...
-
央视《经济半小时》聚焦上海电气青海格尔木储能项目
央视《经济半小时》聚焦上海电气青海格尔木储能项目
-
央视《经济半小时》:草药配出致富方
内容来源:央视网 中医药是包括汉族和少数民族医药在内的我国各民族医药的统称,其中藏医药是我国医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青海省是藏医药重要的发源地和传播地之一,近年来,青海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先后出台了一 ...
-
央视《经济半小时》:中医药创新驶入快车道
点 标 题 下 蓝 字 关 注 中 医 馆 产 业 新 媒 体 ■ 来源 | 央视网 过去的五年内,中医药发展步入快车道,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统计:2019年末全国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的总数超过650 ...
-
[湖山作家群]柏才坚的短篇小说《经济半小时》
经济半小时 吃完中饭,厨房餐桌一片狼藉,学校唯一女老师天性勤劳,收拾碗筷,清理残羹.几个男教师趁午休时间在楷先老师的组织下又坐到了娱乐室,正在酝酿一局"五十K"扑克大战. 屈校 ...
-
潮汕手打牛肉丸:“千锤百炼”方出美味|经济半小时
潮汕手打牛肉丸:“千锤百炼”方出美味|经济半小时
-
《经济半小时》 20160709 金融合作不出村
在贵州的一些农村,有一种村民自己组织的金融合作社.不过,这些合作社与我们以前印象中的合作社却大不一样.它可以给村里人低息贷款,可以帮忙联系工作,甚至还给村里的老人发红包. 村民自己出钱办合作社,能贷款 ...
-
【先进绿色技术推荐榜】CCTV经济半小时报道—鱼菜共生系统
水资源正在变得愈加匮乏,创新粮食种植技术对未来的粮食安全至关重要.尤其对于一些原本就缺水的地区. 在近东及北非,一些地区的淡水资源处于世界最低水平,且以不可再生的地下水资源为主,现已面临枯竭.过去40 ...
-
纳米硅负极材料能量密度远高于石墨负极材料|经济半小时
纳米硅负极材料能量密度远高于石墨负极材料|经济半小时
-
新科技!超强韧的保护涂层让鸡蛋摔不碎|经济半小时
新科技!超强韧的保护涂层让鸡蛋摔不碎|经济半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