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不难于用药而难于认病

(0)

相关推荐

  • 【中医体质研究】古医籍中辨体论治医案准入标准及体质类型特征研究

    摘要:在系统考察中医体质学及古代医案发展史基础上,针对古医籍医案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辨体用方医案的准入.排除标准,了解古人体质的分布特点与类型特征,旨在为进一步开展古医籍辨体论治医案中的体病相关.方 ...

  • 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六二)临证谈四君子汤

    前面我们讲四君子在临床上的一些医案运用,以及四君子汤的方解,还讨论了李东垣.王好古他们在临床上四君子汤的应用,还有四君子汤在外感病上的应用,下面我们来讨论四君子汤在脾阴虚上的应用. 四君子汤在脾阴虚上 ...

  • 分享医案:一身多病黑便发烧,仔细辨证用仲景方,精准用药有效果

    分享医案:一身多病黑便发烧,仔细辨证用仲景方,精准用药有效果

  • 医案分享:阴虚火旺口腔溃疡,滋阴清火兼以...

    医案分享:阴虚火旺口腔溃疡,滋阴清火兼以利咽 郑某,男,47岁,2016年3月23日就诊.病史:自诉口舌生疮1个月余,反复发作.曾服冰硼散.维生素.头孢等治疗,效不佳.症见:口腔.舌头布满白斑微点,其 ...

  • 基于《王仲奇医案》探析王仲奇辨治泄泻的处方用药规律

    目的:探究<王仲奇医案·泄泻>中治疗泄泻的用药配伍特色.方法:从<王仲奇医案>中选取泄泻病案,提取方药信息,用office 2010建立数据库整理归纳数据,进行频数分析,运用S ...

  • 医学一途、不难于用药、而难于识症,亦不难于识证、而难于识阴阳

    阴阳辨证用药总纲领 阴 阳辨证要仔细,有神阳证无神阴,二便反应真消息.元阴元阳藏肾中,肾司二便之开合,太阴虚寒大便溏,生姜干姜开太阴:少阴虚寒溲清长,四川附子配草姜:舌 边齿痕太阴湿,少阳枢机不流利, ...

  • 古医真传:认病捷法要诀

    发热类 发热而身疼者,外感也(自汗桂枝汤,无汗麻黄汤). 发热而身不疼,饱闷吞酸者,内伤于食也(平胃散加消食行气之药). 发热身疼,不恶寒,舌黄而饮冷者,热伤于里也(白虎汤加桂枝.干葛). 发热身疼, ...

  • 郑钦安核心:认病捷要、阴阳辨证、用药金针

    认病捷要诀 发热类 发热而身疼者,外感也(自汗桂枝汤,无汗麻黄汤). 发热而身不疼,饱闷吞酸者,内伤于食也(平胃散加消食行气之药). 发热身疼,不恶寒,舌黄而饮冷者,热伤于里也(白虎汤加桂枝.干葛). ...

  • 古医真传:认病捷法要诀!!!

    发热类 发热而身疼者,外感也(自汗桂枝汤,无汗麻黄汤). 发热而身不疼,饱闷吞酸者,内伤于食也(平胃散加消食行气之药). 发热身疼,不恶寒,舌黄而饮冷者,热伤于里也(白虎汤加桂枝.干葛). 发热身疼, ...

  • 男.科医.生自用药,6个“男人宝”,便宜...

    男.科医.生自用药,6个"男人宝",便宜且好用,收藏好,省挂号费! 1.壮腰健肾片:用于腰肌劳损--很多女性都爱以一个男生的腰力好不好来判断是否肾亏,腰酸软无力,又经常腰痛的,肾这 ...

  • 书法不难于谨严而难于烂漫!

    近代以来,西学东渐,中国文化遭遇前所未有之冲击,中国传统文化向何处去,成为当时国人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同时,一批学人开始借鉴西方研究方法重新审视中国古代的哲学和文学.其中,谢无量独树一帜. 谢无量先生 ...

  • 道医养生精髓:元气足,病自无!

    一.何为元气 通俗讲就是指人的精神.精气.睡眠好.吃好消化好,思维敏捷,不咳不喘,呼吸顺畅,心不慌,气色红润声音洪亮. 道医认为元气是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的源动力,元气充足则健康,元气受 ...

  • 跟师一日一得之医海点滴(193)百病皆生于气

    193.百病皆生于气 天底下最难治的病是什么? 老师说,是气病,怒则气上,思则气结,恐则气下.这三种情志之气是大部分气病之根. 怒则气上,当你摸到病人属于上越脉的,一般他心急易怒,说话快,耐性不足,容 ...

  • 道医秘传,摸脉辩邪病

    以以男左女右为准先查脉诀中寸关尺的尺脉,如尺脉闭合,定此人得邪病,此时需摸手心和中指,确定是惊吓还是冲撞. 1 摸手心,如果是手心在跳,那就是惊吓,以手心跳的快慢定时期,一般跳得急快为得病不久,手心跳 ...